老猫的美篇

老猫

<h3> 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1724——1805)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亦道人。河北献县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曾任《四库全书》总篡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著有《阅徵草堂》笔记。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岁。 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虎坊桥路东约150米路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晓岚故居是一所两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200m2。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东琪住宅。纪晓岚在此住了两阶段,分别是11岁至39岁,和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纪晓岚于1805年去世后,此地多次易主。1958年,晋阳饭庄在此开业,后饭庄搬出,2003年重修后改为纪晓岚纪念馆,对外开放。<br><br></h3> <h3>院内的紫藤萝,也有二百多年历史。</h3> <p class="ql-block"> 纪晓岚的三大嗜好 一、爱好旱烟,大家都知道,纪晓岚也叫“纪大烟袋”,装烟丝的烟锅是特制的,一次能装四、五两烟丝。据说当时朝鲜人给皇上进贡,也少不了给纪捎带烟丝。有一次皇上驾到视察四库全书编篡进展情况,纪晓岚正握着大烟袋,喷云吐雾抽着烟丝,闻知皇上驾到,赶忙把烟袋熄灭,匆匆塞进靴中,谁知烟没完全熄灭,在靴中复燃,把个老纪烧的难忍,忙说′皇上,着火了′,这一烧,把老纪拄了几天拐杖。二、只吃肉,不食粮。纪晓岚每天三顿只吃肉食,不吃五谷杂粮,天天如此,有人问及吃饭之事,他竟说饭是何物。他每餐能吃三斤多猪肉,无肉不进餐,特偏爱吃猪肉。皇上给他每月银子180两,当时一两银子能买150斤大米,一般的人每月只能赚2两银子,可想,当时纪昀的工资是很富足的。三、风流成性:纪昀有一妻六妾,每天房事必在五次以上,而且到了那个时辰,必要操作。在编“四库全书”中,有一次乾隆到场视察,见纪晓岚面红耳赤,眼睛暴红,问及如何如此这样,他实话实说,已熬几天没近女色,皇帝一听哈哈大笑,当即赐二宮女陪纪侍寝。在他79岁时,还纳了一个十二岁的妾,而且对她恩爱有加。当坊间说及此事,纪却说“女人,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者无不可”。其实这是《资治通鉴》里的记载,说是楊广所说的,纪搬来己用。</p> <h3>这是纪晓岚亲手种下的海棠树,至今有三百一十多年了。</h3> <h3>纪昀的仕宦生涯和学术活动在十八世纪中后期,正处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时期,这时,纪晓岚一直是官方学术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修书等重要文化活动,他必在其间。他一生参与和领导了很多重要的典籍编修。最重要的是《四库全书》、《阅微草堂》和《纪文达公遗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开“四库馆”,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关闭“四库馆”,共经历14个年头,纪晓岚始终担任总纂一职,最终由于文字狱,所有参加编辑的人员,除纪昀一人外,全部打入牢狱。《四库全书》共200卷,收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19种,93500余卷。《阅微草堂》《阅微草堂》共38万余字,二十四卷,分五大类。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折射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纪文达公遗集》《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昀的一部诗文总集,以经、史、子、诗集为包括山海经、史记、诸子百家诗文等为总集的书目。</h3> <h3>这里也曾是刘少白住所,说起刘少白,大家也许不知其名,其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伟人毛主席都为其题名,可见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人物,如果不知道,可以百度一下。</h3> <h3>在纪晓岚故居之邻的西面,是京剧的发源地。当时那些流派唱家经常出没于此。</h3> <h3>现在的北京京剧院,在洋桥桥南的马家堡路东口。</h3> <h3>在天坛公园的西北边,离公园围墙约5~60米之处,那里叫“金鱼池”,是署名作家老舍先生描写《龙须沟》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