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闺的千年古镇

王耀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年前的的一次洪江古城探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洪江古城有如"村里的小芳"眺望于沅水之滨,因不为外人熟知而尤显淳朴、静逸。正是由于初探之美好,促使了假期的"再探"。结果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洪江古城已被破坏得乱七八糟,景中景另收费、随处乱摆卖、人工建筑物离古建筑近在咫尺⋯⋯邻家少女变成了油头粉面俗人,真是痛心疾首。但惊喜的是因看中一间民宿,不看地址就直接订好了酒店,及至连夜驱车赶到时才发现,民宿在另一个古城里边,而我一直对它未有所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这样拉着行李,伴着暖心的街灯,穿过古老的城门,走在泛光的青石板路上,一下子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唐宋诗篇里。</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坚强存活下来并依旧炊烟袅袅有着超过二千年历史的小镇,比云南丽江早了一千四百年,比湖南凤凰早了九百年。曾经因水路而兴盛的繁华最终在铁路的强势打压下,被怀化取而代之,变得默默无闻而不足为外人道,但也因祸得福而有幸被原样保存了下来:木房子、青石板、红砖墙,沅河浣洗、街边膜拜、灶边煎炒,最最地道的人间烟火生活如帧帧画卷般真实展现在眼前,那些书中所描绘的"从前车马邮件慢、日子很悠长"真的就是那么的触手可及。这里没有霓虹酒吧,没有便捷商业,没有喧嚣夜市,这里只有简单的生活,简单到哪怕是身为一名游客,也可以走进他们家里聊个天,说个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住在古扑的镇子里,感受着千百年来生活的烟火气、还有那慢悠悠的岁月。当看到小朋友欢快地在石板路上奔跑的瞬间,忽然有一种感动,因为那一刻间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黔阳是一座城,是一座可以守护简单美好生活的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窨子屋是侗族创造的民居建筑,为湘黔赣地区的特色传统建筑,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为两进两层,也有两进三层或三进三层的,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连通。它的总体结构是外面高墙环绕,里面木质房舍,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黔阳古城里遍布的窨子屋成了古城的一大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看中古城的偏安一隅,当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专门在此开设了军统培训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古城的一角,发现一个大跃进时代大炼钢跌的小高炉车间,车间至今还在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早在唐朝时期,著名诗人王昌龄就在黔阳古城的芙蓉楼前留下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经典诗词。芙蓉楼藏身在黔阳古城内一个面积不大但是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的江南园林里。这座园林的园门是一座高达5米以上的八字形粉壁牌楼建筑,在门联的位置上还写着“龙标胜迹”四个大字,旁边的壁画虽然看上去有些斑驳,但是在沧桑中依然透漏出旧时的繁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