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昌胭脂路是南起民主路、北至花园山的一条小街,全长280米、宽度不足10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路旁年久失修的老墙裸露着残砖陋瓦,凋敝的老宅稀稀拉拉的扒着干枯的爬墙虎。窄窄的街巷两旁服装店、小百货店、小吃店、早餐店、菜场、肉铺挤挤擦擦、一家挨着一家。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武昌城区操着汉腔的老街坊。</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晨是这条街最忙碌的时候。当第一道霞光驱散胭脂山上的晨雾,胭脂路便伴着袅袅的炊烟醒来了!满街是脚步匆匆的上班族、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上街买菜买早点的老人…… 汽车的喇叭声、店铺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藏匿于武汉三镇的这种市井小街至少也有百十条,可却只它,有着一个美丽而别致的名字:胭脂路。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最近,我因病在湖北中医院(花园山院区)住院,才有暇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据清朝同治年间的《江夏县志》记载,“县城东北,山脊皆石,色赤如胭脂。” 民间传说,这山之所以成赤红色,是因观音菩萨赴蟠桃会路经此处,见湖光山色甚美,遂停下梳妆,不料打翻胭脂盒,山石尽染,才有此景象。后人有诗云:“传说仙人到此游,湖山如画醉凝眸。岂料翻倒胭脂盒,尽染层岩佳话留。”这段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胭脂山由来的一个最美诠释。</p> <p class="ql-block">1936年,为了出行方便,当地从胭脂山中间炸开一条路。随着一声巨响,两边胭脂色山石顿现,在阳光下分外夺目。这便是今天的胭脂路。</p> <p class="ql-block">胭脂路真是一条不寻常的路。</p><p class="ql-block">从历史上讲,这里是有名的高尚住宅区,胭脂坪曾达官贵人云集。据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视察湖北曾在此下榻;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被禁足于此;国民党第一笔杆陈步雷曾在此为蒋介石起草过数篇重要文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家军事家伍修权也曾在此伴母居住。辛亥革命三位名人徐源泉、夏斗寅、石瑛的旧公馆更为胭脂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p> <p class="ql-block">从人文上讲,这里是东西文化交融,教会文化广泛传播的街区,可以说是武汉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堂最密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民主路步入胭脂路,步行约五分钟,就是目前武昌最负盛名的基督教堂——感恩堂。</p> <p class="ql-block">沿路再向前走,有花园山天主教堂、省中医院圣诞堂、嘉诺撒善功修女会礼拜堂、基督教崇真堂等等。这些教堂多建于十八世纪,高高的十字架、凸凹的青石板路以及巷子深处的青苔都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教堂的庄严与时代的久远。如果把这些教堂连成一条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胭脂路为轴心特色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往事已矣 今昔可待。不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某种巧合,如今以胭脂路为轴心又形成了文化教育密集区。胭脂路方圆一公里内,竟然集中了武汉中学、文华中学、粮道街中学、武汉第十四中学、武昌实验中学、湖北省立第一中学等六所中学;还有一所大学,即湖北省中医药大学。这在武汉市的各区可算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然而胭脂路所呈现给我们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它还有充满烟火气和市井气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胭脂路分为前中后三段。</p><p class="ql-block">前段是布料服装步行街。从三十多年前开始,这里便成为武汉时尚潮流的风标。从选料到制样,再到量身定做,巧手的裁缝们一定会使你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自动化生产的冲击,这里的兴盛与繁荣已不复存在,当下只剩数家专做旗袍和唐装的特色店铺还在苦心经营着。</p> <p class="ql-block">胭脂路的中段可以说是市井美食街。</p><p class="ql-block">从胭脂路和粮道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往北,路两边超市、菜场、卤味店、食品店、小餐馆比比皆是,而且物美价廉、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商贩的叫卖声与人来去往交织在一起,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鲜鱼糊汤粉是武汉街头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胭脂路的“斌斌鲜鱼糊汤粉”在武汉小有名气,配上刚炸出的油条,浓稠鲜香。</p> <p class="ql-block">隔壁的“陈记馄饨馆” 已经在这里开了二十多年,以真材实料赢得街坊们信任。</p> <p class="ql-block">曾麻子热干面”得益于蔡林记的真传,每天门庭若市,还时常有慕名而来者。</p> <p class="ql-block">“云汉鸭”卤味虽然价格有点高,但却不乏美食的追求者。</p> <p class="ql-block">周边还有很多网红打卡店,如“汪师傅牛肉面”、“油饼包烧麦”等等。武汉的特色早点:面窝、油饼、油糍、炸饺、豆皮、烧麦、热干面、小笼包、豆腐脑……更是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武汉的市俗文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胭脂路的后段靠近花园山,直通昙华林。这段应该是文化区。湖北省中医院就坐落在右侧绿树掩映的花园山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一处希腊风格的老建筑——仁济医院旧址。这所医院建于1895年,包括主楼和四栋附楼。整座建筑为英国基督教伦敦教会慈善机构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最完好的医院之一。 </p> <p class="ql-block">扩建后的中医院不但承袭了老仁济医院的圣诞堂等老建筑,而且新修葺的门诊主楼也很贴近教堂的风格,与老建筑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左侧山边有一块突兀的巨石,上面镌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昙华林”。</p> <p class="ql-block">巨石背后的一幢北欧风格的古建筑是十八世纪神父们的府邸,被称为“牧师楼”。如今它变身为咖啡馆,取名“融园”。</p> <p class="ql-block">驻足在胭脂路尽头的花园山,右边随风飘来的是中草药的缕缕清香;左边微风吹来的是融园咖啡的阵阵香浓。</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走,便进入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了。</p> <p class="ql-block">胭脂路,即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沉淀,又有俚俗市井文化的传承;即有教堂内圣洁空灵的天籁之音,又有集市街巷中的喧嚣与鼓噪。真可谓是中西文化交融、雅俗文化杂糅、古典与现代文化共享的奇特街区。 </p> <p class="ql-block">朋友,如果你有了闲暇,不妨到胭脂路走走。</p> <p class="ql-block"> 马文 摄影撰文于202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