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龙:大漠生暖风

大土

<p class="ql-block">  读完了谭泽所写的《兵团岁月》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虽说这些年来兵团战友陆陆续续写了不少有关兵团的回忆,作为曾任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总编辑一职的谭泽在《兵团岁月》中从自己审视的眼光和角度写出来当年在连队的所见所闻,很多事情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的,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资深报人的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 认识谭泽是在团部一次组织阶级教育的展览筹备活动时到团部宣传股画插图期间,那时谭泽是宣传股的干事,展览结束后谭泽问我愿意不愿意留在那里,我说还是愿意回连队吧。十几年过去了,调回青岛后在筹备1992年糖球会时,有一个活动的广告急需登报,那时《青岛晚报》在岛城的发行量最大,因此刊登企业广告一版难求,广告版要排队等半个月,我听战友们说现在晚报的总编是咱们的战友谭泽,于是我就直奔主题敲了总编辑的大门。敲门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不知道现在身居高位的谭总编能不能给我吃“闭门羹”,但还是壮了壮胆子敲开了门。</p><p class="ql-block"> 进门后,谭泽见到我立即站了起来和我热情的握手,我刚才紧张的感觉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落座后我们别的没谈立即说起了当年青海那些事说起连队里的那些战友。这让我想起有的战友回来后当上了一官半职就再也不提当年在青海的事情,仿佛去青海是一件丢人的事,见到战友更是眼皮不抬就像是不认识一样。那天我第一次进报社,借助战友兼总编的面子所要办的事情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 1994 年底我策划了一个迎猪年漫画大赛,文化部的李洁主任让我找谭总定稿,谭泽仔细询问了比赛的方案后就批示让晚报文化部具体操办,这是《青岛晚报》创刊以来第一次和地方文化部门联合举办的漫画大赛,活动见报后稿件纷至沓来,社会反响热烈。活动结束后谭泽亲自率队和文化部的编辑们以及活动的获奖者一起到活动的赞助单位即墨老酒厂举行了颁奖仪式,第二天又到鹤山风景区游览。期间晚报的记者告诉我,他们的谭总就是这样毫无官架子和他们随和相处,常常和他们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青海兵团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从那次漫画大赛以后,我和晚报的联系就多了起来,到我退休时由青岛晚报、四方区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全国少儿自绘文化衫大赛”、“新年生肖画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年,刊登获奖作品数以百幅,成为了四方乃至青岛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仅这两个活动我写了两个长篇的报道都在晚报整版刊登。至今很多家长都怀念这些活动让他们的孩子的作品能有机会登报亮相,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回想起来这都是因为谭泽总编辑最初的“恩准”给予了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一片热土,深仁厚泽,惠及岛城少儿二十年,这在全国报纸上绝无仅有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些年来我也跟着晚报蹭了不少流量,也在晚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一幅漫画。有一次几个战友一起说起此事,他们说你真应该好好谢谢谭总。谭泽听了淡淡的说这些事还真与他无关,那都是苏大龙自己忙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战友,能做到这一点的有,身为老总,能说出这句话的唯有谭泽。</p><p class="ql-block"> 苏大龙写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