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五十六年再相聚

xiongxundo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p><p class="ql-block"> 芳菲四月,春光明媚。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聂桥中学第三届(1965)毕业班同学期待已久的相聚。大家离开母校已有56年了。每逢提及"母"这个熟悉的字眼,我就会很自然地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母校,是一个使人倍感亲切的地方。在那里,曾有我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留有我们课余追逐嬉戏的足迹,刻有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录有我们一段青涩年少的人生历程。在我们的成长中,母校给予我们的一切是无价的。母校用她那宽阔的胸怀,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其中有我,有你,还有他。我们都是母校这棵大树结出的果实,或大或小,或甜或酸,无论如何,都是一道别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至关重要的引路人。无论文化知识还是思想品质,我们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得益于老师们不计名利、忠诚坚韧的职业操守和率先垂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老师们的这种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永恒的人生座标,同时,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使我们能够直面人生,勇敢前行。师恩似海,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一朝相识,三载同窗。忘不了彭山脚下、博阳河边,我和同学们相伴的日子:一群初离家门的懵懂少年,因求知而走到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一起流泪,一起欢歌。三轮寒暑,我们结下了亲如手足的情谊。"同学"的称谓,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互识的标记。一竹筒由家中带来的咸菜,见证了我们甘苦共尝的曾经。尽管而今我们的脸上已经写满了沧桑,但当年我们一同在河中戏水、在山上拾柴、在水库工地挑土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今天,当我们以同学的名义重逢,自然倍感珍贵。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愉悦之情却难以言表。让我们以炽热的情怀期待再一次的相拥。</p><p class="ql-block"> 愿亲爱的母校秀拔一邑,雄风永驻;愿亲爱的老师神清体健,家庭幸福;愿亲爱的同学们青春不谢,友谊长存。仅将以上美好的祝福,献给聂桥中学六五届毕业班2021年春季的同学聚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1年4月28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律:辛丑春杪聂桥中学同学聚会赋感二首</p><p class="ql-block"> 朱德群</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携将懵懂与天真,来做离家负笈人。</p><p class="ql-block">百里博河初试水,千寻彭岳喜为邻。</p><p class="ql-block">师恩但向心头记,友谊还当别后珍。</p><p class="ql-block">白首相逢须共贺,临歧不必泪沾巾。</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驹光莫道总难追,把臂今朝未觉迟。</p><p class="ql-block">曾就街头匆问讯,或居海角久无辞。</p><p class="ql-block">朋于始见千般好,酒向重逢一醉宜。</p><p class="ql-block">百劫生涯人易老,几人到老是相知?</p> <p class="ql-block">走进校园,新的教学楼、新的运动场……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母校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其中有我,有你,还有……我们都是母校这棵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或许大,或许小,或许甜,或许酸,但无论如何,那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回忆,在这里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宝贵的少年时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在这里我们祝母校事业顺利,越办越好。</p> <p class="ql-block">五十六年前的那一天,我们毕业了,和老师同学分别时,是多么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五十六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到母校,重叙往日的友情,互道别后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五十六年,是一种生活,更是一个缘分,正是这綠分,促成了我们今日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蔡孝木、张利云与泽恩、传勤、治荣三位同学的夫人,在母校大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蔡孝木、张利云与泽恩夫人,在母校大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蔡孝木与张利云,在母校大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65届初中毕业班同学代表,前往九江看望郑远兰老师。</p> <p class="ql-block">65届初中毕业班同学代表,前往九江看望黄河清老师。</p> <p class="ql-block">聂桥学校校长,在学校会议室接待回母校参观的老师及65届初中毕业班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母校座谈会上,老师、同学们静静地在听聂桥学校校长介绍母校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回母校参观的师生,祝母校争创一流学校,让莘莘学子,感受明天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聂桥学校校长,在座谈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为庆贺母校建校60周年,朱德群同学代表回母校参观的老师、同学,向母校敬献一幅对联。</p> <p class="ql-block">聂桥学校校长代表母校,接受朱德群同学敬献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聂桥中学65届初中毕业班,“毕业五十六年聚会"筹备组成员,讨论聚会有关事项。</p> <p class="ql-block">“聂桥中学65届毕业班师生座谈会",2021年4月28日,在德安河东心全生态园(葡萄园)召开。</p> <p class="ql-block">"聂桥中学65届毕业班师生座谈会",由筹备组组长熊泽恩同学主持。</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熊文辉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五十六年后的相聚,时光短暂而又宝贵。不论是身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论是富甲一方,还是清贫如水,但是,师生情永在,同学谊永存!</p> <p class="ql-block">师生座谈会上,往事如烟,温馨如昨,相聚使我们重温起那一同走过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陈传勤同学,在座谈会上代表筹备组致辞,他说:我们有割不断的情,分不开的缘。我们的友情来自心灵,无论时间与空间如何变化,那份纯真的感情永远都在。</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有聊不完的前尘往事,有说不尽的离情别绪,更有道不完的喜悦与之沧桑。</p> <p class="ql-block">感谢恩师,感谢母校,感谢同窗,感谢生活,座谈会是叙旧,也是感恩。</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熊文辉老师与顾传高老师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回忆起那段燃烧的岁月!历久弥新,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熊文辉老师与师母。</p> <p class="ql-block">朱德群同学,在自著的"贮晴楼诗词选"上签名,并将诗词选赠送给参加聚会的老师、同学。</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熊老师、顾老师开怀大笑,心情无拘无束。</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顾传高老师与陈传勤同学。</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陈传勤同学与夫人。</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孙传义同学热情洋溢的发言。</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张利云同学与聂和铭夫人。</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熊泽恩同学与夏治荣同学,</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聂和铭同学与夫人。</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蔡孝木同学、张利云同学与泽恩夫人。</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聂和铭同学与周祖荣同学。</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夏治荣同学与夫人。</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蔡孝木同学与张利云同学。</p> <p class="ql-block">聚餐时,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我们举杯同庆,放歌舒怀,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p> <p class="ql-block">聚餐时,师生是那样的开心,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真切、那么自然……</p> <p class="ql-block">漫嗟岁月催人老,长叹同窗聚首迟,频念师恩学友谊,今朝别后更相思。</p> <p class="ql-block">聚餐时,同学们祝所有辛勤培育过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幸福。</p> <p class="ql-block">愿这分纯真美好的师生情谊,会随着这次聚会更深、更远、更久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天时人事日相摧,冬至阳生春又来”,相信老师、同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p> <p class="ql-block">聚餐时,老师、同学们不放过每一分难得的团聚时光,谈笑风生,问寒嘘暖。</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熊文辉老师与师母。</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朱德群同学与孙传义同学。</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孙传义同学与熊泽恩同学。</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陈传勤同学与夫人。</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孙传义、熊泽恩、夏治荣在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在举杯一碰的愉悦中,五十六年聚会,是一个句号,也是一种新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聂和铭同学与夫人。</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陈传勤同学与夫人。</p> <p class="ql-block">聚餐中,朱德群同学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体现。这种无私、伟大的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追求,到达理想的彼岸。老师我们永远记住您!伟大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感恩的心,感谢有您,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对啊!是老师从我们走进校园开始传授我们知识,从我们无知开始,老师就一天一天不停的教我们做人。</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的爱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p> <p class="ql-block">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教我们做事,教我们做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当我们遇挫折,老师帮我们撑起前进的风帆;当我们遇到困惑与迷茫时,老师是为我们指点迷津;当我们因取得成绩而骄傲时,老师的及时点拨让我们清醒。</p> <p class="ql-block">蔡孝木,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女之一,毕业后就读于德安一中。后从事于教育事业,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退休后居住于九江市。</p> <p class="ql-block">张利云,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女之一,毕业后就读于德安一中。后从事于教育事业,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退休后居住于德安县城。</p> <p class="ql-block">余林英,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女之一,毕业后回乡务农。后从事于教育事业,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退休后居住于德安县城。</p> <p class="ql-block">熊训栋,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毕业后就读于德安一中。1968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上山下乡",成为一名"插队知青"。1971年应征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履行一个公民保家卫国的责任。</span>退伍后从事于国防军工事业,至今仍在为国防军工事业默默地奉献余热。现居住于德安县城。</p> <p class="ql-block">聂和铭,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子之一,毕业后就读于德安一中。曾从事于教育事业。后成为一位廉洁奉公、秉公办事、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政府官员。退休后居住于德安县城。</p> <p class="ql-block">陈传勤,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子之一,毕业后就读于九江一中。曾从事于教育事业。现仍在为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而努力辛勤地工作,是一位<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律师。现居住于河南信阳。</span></p> <p class="ql-block">孙传义,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子之一,毕业后就读于九江一中。后从事于教育事业,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退休后居住于九江市。</span></p> <p class="ql-block">熊泽恩,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子之一,毕业后就读于德安一中。曾从事于教育事业。后成为一位廉洁奉公、秉公办事、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政府官员。退休后居住于德安县城。</p> <p class="ql-block">朱德群,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中的才子之一,毕业后就读于九江一中。60年代末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后从事于交通事业。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江西省诗词学会、江西省楹联学会、鸿雪诗社会员和鹰潭市诗词楹联学会顾问。曾任德安县诗词联学会副会长兼会刊《敷阳诗词》主编、德安县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现居住于江西鹰潭。</p> <p class="ql-block">夏治荣,聂桥中学65届毕业生,毕业后回乡务农。是一个守纪、肯学、求上进的学生,为人心性坦荡,宽厚仁道,不激进,不与人争锋,同学乐意亲近。</p> <p class="ql-block">周祖荣,聂桥中学62级同学,初二期间回乡务农。是一个守纪、肯学、求上进的学生,为人心性坦荡,宽厚仁道,不激进,不与人争锋,同学乐意亲近。</p> <p class="ql-block">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