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江苏)

赵文鹏

<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大地复苏万物欣。踏青赏景何处去,吾心放飞已江南。</p><p class="ql-block"> 在这烟雨蒙蒙、生机无限的日子里,我携老伴又开始了2021年江南春季游。本想清明过后就走,但因琐事耽搁,巧逢谷雨季节出行,却别有洞天,正所谓“人人都说江南好,我看大美烟雨中”。经过了一冬的休眠,首次出游我们的心绪也如同这盎然的大自然,满眼春色关不住,心花怒放悄枝头。</p><p class="ql-block"> 其实江南美景我们都已游览多次,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她总能带给你别样的新奇,酷似一幅水墨丹青,神秘而深邃;又像一本流传已久的名著,博大而精深。也许这就是江南美的真谛吧,她美的是那样的深奥、那样的惊艳、那样的厚重、又那样的久远……</p><p class="ql-block"> 那么就让我们按思绪,重走江南路,尽情的享受江南之美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我们首选的是南京。30年前我曾先后来过南京,记忆深刻,但今天再看南京除了那永远抹不去的历史痕迹,简直是换了人间。完全复古的街巷彰显了这座六朝古都的文化厚重;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现代化的城市群则展示了这座古老城市的勃勃生机。南京不仅是国家确定的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亚洲百强城市排行榜中的第十一位。从南京的发展,让我看到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强劲,也进一步体会到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让我感受到能够赶上这样一个时代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始建于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在反元称帝后的30年多里,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严惩贪官腐败;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兴修水利、丈量土地、减少税负、清查户口;文化上紧抓教育、实施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外交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史称“洪武之治”。</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6年奠基,1929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位于钟山南麓,依山而长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为警钟型,寓意着唤起民众。</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他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旗帜,为推翻统治两千多的封建帝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他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不够准确,革命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理想化,因此造成了革命权力不能掌握在革命者手里,最终也未能将革命进行到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p><p class="ql-block"> 以毛泽东 •七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篇为标志,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37年历史的彻底结束。这座伪总统府因此也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成为了中国历史反对黑暗统治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夫子庙位于南京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也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和四大文庙之一。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文人荟萃之地,他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畔闻弱柳,美景饱览度年华。 </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依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被誉为“金陵明珠”。</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是南京明代内城城门中规模较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数一数二的瓮城。“瓮中捉鳖”原理、27藏兵洞等军事防御设施及装备,充分展示了600多年前古人的聪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  “孙权文化纪念馆”记录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兴衰历史。孙权执掌吴国27年,虽有“赔了夫人又折兵”笑谈,也有安邦治国平天下、富庶江东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山陵风景区的音乐台,是由美国旧金山华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合资捐建的,它出自多名建筑大师之手,于1933年落成。扇面形的平面造型舞台为国内首见,后台具有照壁汇音功能。扇面广场一次可容纳3000名听众。这样的规模和华美程度在当时可见一般。</p> <p class="ql-block">  南京梧桐树最早是由一名法国传教士引进的。由于梧桐树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坚贞的爱情、孤独的忧愁和离别的情绪,而被南京人民所热爱,因此有了梧桐树在南京大街小巷的落户。行走在梧桐大道上的确感觉到了别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秦淮河畔有人家,夫子新城傍晚霞。 </p><p class="ql-block">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她是长江下游右岸的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时名为淮水,唐朝后期改为秦淮。在中国历史上极富盛名,多少文人墨客围绕她留下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优美的诗篇。 </p><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河两岸灯火璀璨,游人如织。站在桥头一眼望去,河水荡漾、小船穿梭,伴随着时远时近的评弹声,让人感觉进入到了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p class="ql-block"> 乌衣巷位于南京南侧,相传三国时期吴国镇守官兵都身着黑色布衣,因此而得名。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脍炙人口的名诗描绘出了乌衣巷从六朝到中唐时期的沧桑变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烟花三月下扬州,四月到此正当时。 </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扬州。扬州是江苏省管辖的地级市,古称广陵,建市距今已有2500余年。是世界遗产城市、美食之都、运河之都,还是东亚文化之都,被国家首批命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 了解扬州必然知晓瘦西湖,它不仅是扬州的靓丽名片,也是国家级著名的旅游景点。早在清朝康乾时期已经形成规模,享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美誉。总占地面积2000亩,水面积700亩,旅游面积100公顷,整个景区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14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它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整体造型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它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不仅原于建筑基础牢固,更在于建筑风格独特。它既有南方之秀、又有北方之雄,突出了阴柔阳刚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看琼花是我们已久的愿望了。琼花是扬州的独有花木,相传当年隋炀帝为赏琼花,横征暴敛,大征民工开凿大运河,怎奈得坐上龙船尚未抵达扬州,琼花就被冰雹摧毁。接着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隋炀帝死于扬州,隋朝灭亡。后来有了“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流传。</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琼花真的是很美!</p> <p class="ql-block">  东关街位于扬州古城核心区域,区域内人文资源丰厚,文物古迹众多,有以江泽民旧居、朱自清故居、吴道台宅第为代表的一批名人名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何园为代表的古典园林,还有以富春茶社、谢馥春为代表的百年老字号。</p><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特点是将中国传统古典风格与徽派建筑特色相融合,而形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  个园是清代盐商黄至筠的私家园林。园内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竹区,是国内少有的以竹子为主要看点的古典园林,被称为全国四大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  露涤铅粉节,风揺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p><p class="ql-block"> 做个竹子一样的人,活的挺拔、清高、自立,怎奈得风吹雨打都不怕,昂首坚挺不低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花香鸟语春光好,心情愉悦笑开颜。</p><p class="ql-block"> 我们活的就要像花儿一样灿烂枝头、随风摇曳、无忧潇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富春楼茶社始建于1885年,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花、茶、点、菜相结合,色、香、味聚佳的淮杨正宗菜代表。巴金、朱自清、冰心、梅兰芳、赵丹等都在此就餐并留有墨宝。经历了百年风雨,富春楼依然名声大噪,它不仅是当地人就餐休闲的首选,同时也吸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造访,每天排队就餐的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也加入到了排队当中,来感受一下文化早茶的特殊味道,以不虚此行。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扬州最具特色的老街丁家湾,是晚清时期保留最完整的民宅聚集区。巷内曲折狭小,古宅青砖黛瓦,现依然原汁原味的保留着古朴风格。</p> <p class="ql-block">  街巷狭窄而悠长,三街九巷曲径通幽,给人以神秘之感。</p> <p class="ql-block">  何园坐落于扬州徐凝门街,始建于清朝中期,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建造。整个建筑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并采纳了西方建筑元素,可谓是中西合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扬州园林甲天下”,作为扬州大型私家园林压轴之作的何园,在造园技法上全方位的突破了前人的理念。当你步入何园,信步所至,耳目所及,总会感到玄妙、隽永,令人充满微妙的体验,却又难以言传,可能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吧!</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处小品都有别样的风情,定会让你赞叹不已,更会使你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是一处不被外地人所知晓的景区,它集生态、运动、休闲、观光于一体。该城具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虽经战乱等因素影响,但城池依稀可见,后经大力修复,今天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p> <p class="ql-block">  南宋时期的扬州是宋金双方的战略要地,金兵数次南下虏掠扬州。南宋政府为加强扬州的防御,于春熙年间建筑了一处屯兵之城,由于其位置处于宋宝祐城与宋大城之间,故名“夹城”。直至南宋末年,宋夹城在抗击元人入侵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修旧如旧的古城池,在树木成林、绿草成荫的衬托下,大气磅礴、尽显雄姿,极具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  在即将离开扬州时,一定要品尝一顿地道的淮扬菜。据当地人介绍“狮子楼”是最正宗的。要上几道主打特色菜,再小酌一杯佳酿,简直是十足的扬州味道,扬州真的是我不愿离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镇江。镇江在我的印象中是,小城不大脏乱差,婆娘乞讨夫为家。历史典故杜十娘,香醋肴肉锅盖面。</p><p class="ql-block"> 今日映入我眼帘的是,天虽蓝了、地虽绿了、楼虽高了、路也虽宽了,但土著人的习俗并没有变,政府部门综合治理能力也没有很好的得以体现。这不能不令人叹息!</p><p class="ql-block">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那中山靖王的后,景帝玄孙一脉留……这是京剧“甘露寺”唱词中的片段。当我登上北固山仰望甘露寺时,父亲模仿马连良那字正腔圆的曲调忽觉在不远处飘来。父亲是个地道的京剧票友,不仅爱唱,而且还颇有研究,特别是对马连良先生的“甘露寺”更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世传甘露寺创建于东吴初年,周瑜设计以孙权之妹为饵诱刘备到东吴成亲,趁机幽囚他以换取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促使吴国太到甘露寺相婿,结果孙刘联姻弄巧成真。</p> <p class="ql-block"> 北固山是镇江的三大名山之 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北固山。毛主席所提“北固楼”三个大字挥洒俊逸,气势雄奇。</p> <p class="ql-block">  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山高70.7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壁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符江。并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也有“江中浮玉”之美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曲曲焦山路,款款雨中行;雾里观美景,此处最深情。</p> <p class="ql-block">  焦山万佛塔是明清式具有江南风格的古塔。七级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塔内供奉佛菩萨像一万余尊,各层洁白的缅甸玉佛和光彩夺目的金佛庄严慈祥,美奂美轮,使人如临西天佛国。</p> <p class="ql-block">  古刹梵音,古碑荟萃,古刻纷呈,古树葱茏,都给这座历史名山增添无穷的雅趣,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使我们今天生活的更加灿烂!</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始建于三国时期,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从脚下流过,历代都是南北水上交通漕运的枢纽。这里曾驻守东吴水师,唐代时更是派有兵丁守卫。它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渡口。</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曾有象山为屏障,挡住汹涌的海水,北面与古邗沟相对应,临江断矶绝壁,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元朝时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来镇江就是在西津渡登岸的。</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老街全长1000多米,始创于六朝时期,经过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设,留下了现今的规模。整条街巷保存着完整的古建踪迹。如今,老街在传承原古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注入着现代生活气息,让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了,真心的希望镇江城市管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辱使命不负前人。</p> <p class="ql-block">  太湖美,美在太湖的水……无锡一别32年,今日重旅感慨几多。印象中的街巷已面目全非,这里不仅体现着江南水乡的传统特点,更展示着现代城市的生动气息,无不令人欣喜!</p><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故地重游,无锡。无锡是国家历史名城,北椅长江、南滨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被誉为“太湖明珠”。古有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p><p class="ql-block"> 无锡城市名字原于,锡山藏有大量的锡,古城因此被叫作“有锡”。附近居民竞相开采,后来锡矿被采掘挖殆尽,又被命名为“无锡”。近年来无锡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明城市、创新力最强城市、旅游最佳目的地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锡山与惠山东北坡麓,以地理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为特色,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p> <p class="ql-block"> 街区文化以孝道为主题,“长存仁孝心”、“百善孝为先”的古训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惠山古镇厚重的道教文化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河水波光粼粼,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它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无锡锡山山无锡”。</p> <p class="ql-block">  “吟苑公园”,无锡人自己的公园。公园坐落在锡山桥下,面临新运河,背靠锡山,园内布局典雅、景物灵秀,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当我们走进园中映入眼帘的是一桌桌喝茶聊天的老人,从他们幸福的笑容,足以看出无锡老年人懂生活、会生活、尽享生活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  南长街位于京杭大运河无锡段与伯渎港交汇处,以古运河为中轴、清名桥为轴心,北起跨塘桥,南到水仙庙。街内由南长街、南下街、阳春巷、大窑路等区域组成。街区小桥流水人家,古巷幽深,水城特点突出,存有古建筑上百处及九古桥。历史的底蕴加上现代人的独具匠心,将南长古街每一处街面都打磨的精美别致,让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名桥始建于16世纪万历年间,它横跨古运河与伯渎港,飞架运河两岸,桥体为单孔拱桥,全桥由花岗岩砌成,整体造型匀称、气势雄伟,是无锡古运河最著名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古城街巷华灯四起,一艘艘小小游船轻浮在波光粼粼的江水水面上,宛如一幅精美的江南水乡画卷,真是美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古称震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湖巷纵横、河口重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共有岛屿50余个,其中住人岛屿就有18个,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延长公里。</p><p class="ql-block">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p> <p class="ql-block">  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p><p class="ql-block"> 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它是观赏太湖风光的最佳地方,更是无锡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早上散步,在一处繁华路段看到三名年轻女性上身着淡绿色马甲,背部印有“梁溪护学”四个字,忙碌着从公交车和私家车上接护着下车的小学生。这一现象不由让我驻足观看。她们认真负责的将下车的每一位小学生接送到人行道上,再目送着他(她)们走向学校位置。我和老伴抬头看去,发现前方醒目处矗立着一块“护学岗”的牌子,上面赫然标有责任人、护学时间、监督电话,落款为无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p><p class="ql-block"> 这不由让我陷入沉思。有些城市社会秩序混乱、有些地方黑道横行、有些地区制假售假泛滥、还有的肆意妄为践踏法律,凡此种种,无不与社会治理有关。公检法是国家治理机关,工商、税务、城管等是社会治理部门,这些构成了社会治理体系。然而,前些年由于受腐败问题影响,治理者和被治理者沆瀣一气。反腐败后,又出现了懒政、不作为现象。社会治理始终没有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无锡这一社会治理现象,不能不让我们眼前一亮。社会治理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靠道德精念出来的。一个真正文明进步的社会必须要靠强有力的国家治理体系来实现。愿无锡的做法能够在全社会得以推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无锡地处江南腹地人杰地灵,自古至今养育了一大批名人志士。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系钱钟书父亲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是典型的江南特点。主体为平房两进,每进面阔七间,东有备弄、中有天井,建筑别致典雅,结构紧凑。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从童年到青年时代。</p> <p class="ql-block"> 受疫情影响人们久居家中,今年5.1终于等来了解封期,便像洪水一样的涌出家门。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我们第五站选择了苏州所属县级城市常熟,来沙家浜深度了解军民团结抗日的那些事,接受一次党史教育。</p><p class="ql-block"> “沙家浜”的由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36位伤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党员阿庆嫂依靠沙奶奶等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伤员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伤病员中的刘飞后来写有回忆录《火种》,作家崔左夫据此写出了报告文学《血染的名字》,后来剧作家文牧执笔创作了沪剧“芦苇火种”,后又改编成为京剧,最后由毛主席改名为“沙家浜”。</p> <p class="ql-block">  ……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祥不周祥。这就是阿庆嫂的经商哲学。</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镇共有茶馆34个之多,当时新四军利用茶馆作掩护,联络接头,传递情报。许多茶馆是党的地下交通站,春来茶馆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芦苇荡里浩无边,湖水交错行无间;小船穿梭神莫测,军民同仇把敌歼。这就是当年沙家浜军民抗日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尽享湖光芦林之美。沙家浜真是个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来到位于常熟市区的虞山风景区。这里西南与尚湖相依,湖光山色、相映生辉,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园区内早已是歌声阵阵、清茶飘香了。来这里的人大多是本地的老者。看着她们五音不全的在放声高歌,瞧着他们悠闲自得的在品茶,好不羡慕。禁不住诱惑,也来上两杯明前碧螺春感受一下。也许这就是江南人习惯了的恬静而悠哉的日常生活吧。</p> <p class="ql-block">  尚湖,北依十里虞山,东邻古城常熟,山清水秀,与古城浑然一体,是国家级太湖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相传姜尚(姜太公)因避商纣王施行暴政,而远离商都隐居到虞山的石室里,他常常到尚湖边钓鱼,他钓鱼不用鱼饵,仅用一线一杆一竹丝,以“愿者上钩”为目的,后来被人们相传,尚湖因此而名声大振。</p> <p class="ql-block">  尚湖水上森林占地300余亩,水中生长着大片珍贵的水杉树种,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生态湿地,这是一片树在水中生的奇特之地,享有江南亚马逊之称。</p><p class="ql-block"> 当你撑着竹筏漂行于林间,聆听空灵鸟鸣,感受丛林湖光,宛如进入了仙境,好似一幅精美的大师级油画展现在你面前。</p> <p class="ql-block">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伴歌声到客船。 第六站我们来到了富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早已成为了历史,只能留给后人鉴赏。</p><p class="ql-block"> 苏州是我们江南游江苏段的最后一站。虽然5.1小长假将尽,但大街小巷仍然是人声鼎沸,人们游性丝毫未减,我们也被夹在了人流中。冒着濛濛细雨彳亍而行,来欣赏姑苏城所特有的江南风情和厚重的文化魅力。苏州是国家首批命名的24座国家级历史名城之一,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为清代四聚之一。它的园林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81年苏州被国家命名为地级最佳城市第一名,创新能力最强30座城市第三名,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三名。</p><p class="ql-block"> 作为苏州园林之首的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园内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上塘街是苏州城西北处的一条古街道。江南水乡街镇,人们习惯将河道两岸街巷称为上塘、下塘,上塘为商业街区,下塘为居住区。上塘街依傍古运河南岸,明清时期这里便是一片商铺林立、商业繁荣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纪念苑位于苏州上塘街口18号。</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最擅长通俗笔法写诗,且每首都美的心醉,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他留下的《长恨歌》、《琵笆行》、《卖炭翁》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至今广为流传,其中《忆江南》表达了他对苏州的一片深情。</p> <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人家,延续了世代苏州人家的生活习俗,也不断讲述着姑苏城悠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半个月的江南(江苏)游,六座城市,虽不是全部,但它足以能代表整体。千年古运河、万里长江水,成就了物华天宝、塑造了人杰地灵。小桥流水人家、千年古刹名篇、精巧古典园林、烟波浩渺山湖、宏大帝王陵寝、雄伟壮观都城,无不展示出江苏之美、江苏之厚、江苏之强、江苏之悠。我们赞美江苏并不仅仅是他所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江苏人那种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执着精神,从而使其这里的经济不断强劲、人民更加富足、地域栩栩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