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狂草技法再看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怀素自叙帖真伪

海风大哥

<p class="ql-block">5月5日,下午3:00,陈书国怀素狂草书法专题讲座在淮安市文化馆二楼音乐厅举办。</p><p class="ql-block"> 怀素自叙帖真伪长期以来一直是书法理论和艺术收藏界的一桩争执不下的学术争论。启功先生、傅申先生、林霄先生等两岸三地的书法界收藏界大家都持伪作论点。而且是业界权威性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陈书国先生是一位创作和理论双修的学者型书家,现供职于淮安市文化馆美术部,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得主,淮安市清江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专注于唐代书法理论特别是怀素草书研究,颇有见地,且屡屡出新。早在南京艺术学院就读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其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即以双优的成绩深得导师金丹教授的器重。近年来,陈书国多篇书法理论文章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荣宝斋》等刊物,其书法理论研究和怀素草书自叙帖研究成果在当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的认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怀素自叙帖是伪作的观点中,基本的论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版本问题。二是技法问题。三是字法问题。陈书国经过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从自叙帖技法层面和文字学角度,辗转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深入图书馆查阅大量古籍文献,对自叙帖中异体字进行归纳梳理,将学界原先认为“有误”的部分文字从草法技法和字法角度进行论证,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他在长期的草书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深入原帖,爬罗剔抉,总结出怀素狂草巅峰之作自叙帖的创作技法,比如贴靠,聚线,碰撞,灭圈,散峰,等等。这些技法在自叙帖中甚至在王羲之草书作品中都有大量存在,为研究藏本真伪打开了一扇窗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界和有力的论据。应该说,在传统书画真伪鉴定依托的图章、纸张、风格、款识等途径之外,其又从学术角度提供了技法层面的具体论证。其中,陈书国先生最新发现并通过对台北本中提手旁“增”字的考据分析,为研究藏本真伪提供了最可依靠的新证。提手旁的“增”字在契兰堂本中被人为改为提土旁,这也是两个版本藏品最大的差别所在。如果说,之前从技法层面考察真伪还有因为刻本制作因素导致笔法技法差异性的话,那么,这一个增字,从文字学角度一下子让藏本研究变得豁然开朗了。契兰堂本的提土旁这是刻本制作者对文字字法不熟悉造成的误改,提手旁的增与提土旁的增字意相通,字形各异,可以通用。古籍文献中已有存在。这可以说是陈书国对藏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也是辨别藏本真伪的字法密码。当然,这还是初步判断,是孤证,还需要从唐人的墨迹中加以深入论证。但是,仅以此一增字,可以说已经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怀素草书自叙帖真伪之辨再添一个有力的论据。</p><p class="ql-block"> 可喜的是,陈书国先生潜心问学,倾力钻研,其书学理论专著《中国狂草书法史》历时五载,寒暑无间,终成其稿。即将于今年七月正式出版。从这个意义上说,陈书国先生的学术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长期坚持和坚守的基础之上,建立于对学问学业的执着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之上,建立于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可贵实践之上的。</p><p class="ql-block"> 此次怀素专题学术讲座其意义有三,一是其新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淮安对于怀素自叙帖真伪研究方面的空白。这是陈书国先生怀素草书专题系列论文的延续、深入和拓展,不仅完善和丰富了前期论点论据论证的完备性,而且提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证体系。二是作为创作和研究型学者,为书法同仁也为淮安书法理论研究和书学交流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提供了有益的探讨。作为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教学三重身份的集合体,本次书法理论讲座避免了就理论而理论的不足,而是言之有据,教学相长,百家争鸣,学风浓厚。并且能够融入时代的命题,为时代立传,应该说,陈书国先生有着为文化和艺术繁荣发展的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三是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并举,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创新。陈书国先生用最新发现的书学研究成果打开了书法理论研究的新视界。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单纯地理论研究和单纯的艺术创作都有可能失之偏颇,能在长期学习创作中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这对于今天我们的书法界、理论界、收藏界而言,无疑都是一个可资借鉴和可供交流的的可贵模式,也因此而具有深远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术主持胥广福先生主持讲座</p> <p class="ql-block">高超先生现场古琴演奏迎宾曲</p> <p class="ql-block">王慧琴女士全文背诵怀素《自叙帖》</p> <p class="ql-block">陈书国先生现场创作狂草作品~唐杜甫《饮中八仙歌》</p> <p class="ql-block">主讲老师陈书国先生简介</p> <p class="ql-block">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怀素自叙帖</p> <p class="ql-block">陈书国专题书法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荣宝斋》</p> <p class="ql-block">自叙帖草书技法讲解对于藏本真伪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草书作品中运用贴靠技法的例证</p> <p class="ql-block">三个藏本对于草书技法的对比高下立判</p> <p class="ql-block">草书技法讲解之直接碰撞以强烈的对比提升作品艺术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对自叙帖作品中“远鹤无前侣”句之鹤字的考据</p> <p class="ql-block">学术论辩建立于严谨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这不仅对于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对经典著作、艺术、学术的高度尊重。</p> <p class="ql-block">草书既是最具性情的书体,同时也是最讲究草法的书体,草法之妙全在精微之处,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p> <p class="ql-block">为论证一个鹤字,通过对经典作品中同类型偏旁部首的对比研究,可以为藏本之争提供有力论据</p> <p class="ql-block">狂草技法特别是自叙帖中怀素对草法的简省是有出处和渊源的。因此,怀素狂草狂而守法,狂而有据!</p> <p class="ql-block">异体字研究是书学理论研究特别是狂草作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有时当我们看到作品中同一个字出现两个字法不同的写法时可不必急于下结论,心里得思考一下异体字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自叙帖中异体字通览</p> <p class="ql-block">最新的重大论据增加的增字可以写成提手旁的增字,而且早在古代文献中即已存在</p> <p class="ql-block">契兰堂本增字人为改为提手旁,且草法不够精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形成巨大反差,而这正是自叙帖真伪研究中首次提出的千年密码!</p> <p class="ql-block">讲座盛况</p> <p class="ql-block">作品近照,学员们如同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临河书院师生留影</p> <p class="ql-block">理论研究既要为创作实践服务,为艺术创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而实践活动反过来也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p> <p class="ql-block">狂草作品创作现场</p> <p class="ql-block">听众书友纷纷走上讲台,在狂草作品长卷前留影见证淮安书法界的盛事。</p> <p class="ql-block">林霄先生学术论文引用</p> <p class="ql-block">怀素自叙帖研究吸引了大批铁粉!</p> <p class="ql-block">现场图片持续更新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