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藏在深山六百年的古村落

快乐人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久闻北京市房山区水峪村,是一个建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古韵古香、远近闻名的“四古”文化村,它因“水起千波动,峪深百鸟鸣”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五一”假期,我带着这份寻找,带着一份神秘去探究,走进被群山环抱、一个祖祖辈辈住着用石头叠起的墙、用石板当瓦盖的房,见证了一座古老沧桑历经岁月洗礼的小村庄。</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山里原生态的水峪古村落,曾获得“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北京最美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等众多荣誉,也曾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北京市传统村落名录”,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以及2009年建国6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曾凭借非遗项目——中幡代表房山登台表演,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厚重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踏上碎石板砌垒的甬道,通过村口的瓮门,满眼看去,仿佛走进了时光的遂道,古宅、古碾、古道、古中幡“四古文化”尽收眼底,一切是那样的陌生却又那样的似曾相识,一种沐浴在光阴深处的感觉氤氲、弥漫在心头,时光也仿佛凝固住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我置身在这个未经开发的、“与世隔绝”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古村落中,真的被它的古朴而震撼,内心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动和感慨……</p> 古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古宅是水峪村“四古”特色之一。古朴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S型的青石砌成的古道贯穿全村,村落成圆形,面南朝北,以太极八卦图案,形成独特而完整的北方山村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静静的屹立在甬道两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一座古宅的屋顶都是用石板铺盖,房前是小院,小院围着石片垒成的墙,至今还保存着100余套,600余间的原生态古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刹那间,我被震惊了:那些稀松斑驳的建筑墙体,尽管它历经几百年风雨的侵蚀、烟熏火燎,但依然能够看出往昔的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  沿街的老宅大都是简陋的石板房,墙皮剥落,露出里面垒墙的石块。有的石块已经风化,一层层破碎,犹如半开半合的手风琴,在过往的山风中演奏着人世沧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百年历史的房屋浸透着时间的磨砺,含蓄隽永,古朴从容,层层叠叠,一砖一瓦都充满着古韵味儿,承载着村民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村中最具代表性建筑主要有杨家大院、瓮门、娘娘庙、先生院、东西翁桥等等,保留了从明朝开始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村中保存的100多套古宅中,四进三十六间房的杨家大院(又名学坊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水峪村里最气派的宅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说这座院落的主人曾经营了八座煤矿,成为一方巨富;他雇佣了三十名匠人,用了三年时间建成了这座四套宅院、三十六间房的院落,可以想见主人当年的显赫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进入杨家宽大的院门,有石鼓把守,门上是三根分别刻有“福”“禄”“寿”的椽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座古宅主体建设以北方风格为基准,石砌而成;房子青石板顶,房间规整有致,精致的砖雕装饰其间,蟠龙门岭,檐下石雕花卉簇拥,院落门楼巍峨高耸,主体恢弘古朴,门楼两旁的抱鼓石已经陈旧风化,仍能让游人感受到当年的气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见到这木质的窗棂,白色的窗户纸,也唤起了我七十年代初当兵时,曾在山西灵丘陈家南见到的类似民居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据村里宣传栏介绍,水峪村现有村民650多户,村中众多石板做瓦、石块做墙的房屋院落,但大多古宅已破败不堪,并没有人居住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但是,村里不敢乱修,要等专家制定统一的修缮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令人称奇的是,别看好多古宅好像随时要坍塌的样子,听说去年7月21日,下了16个小时的暴雨之后,这些古宅依旧安然无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虽然地处大山深处,但古村里却十分干净,走在洁净的石板路上很是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沿着古商道徜徉在村中,可以看到沿街而建的街屋、瓮桥、娘娘庙、古槐树等历史遗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古瓮桥儿是道光年所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上雕有一块白石,石上有“宁水”二字,意在瓮桥有拂水安洪之用。</span>虽然今天已经破败不堪,却流传着远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穿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瓮桥儿,</span>在一所古宅墙上,有一幅宣传画,细看,才知道这里还是2017年拍摄《正阳门下小女人》采景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  在瓮桥西面有一户先生院。据古村指示牌介绍,先生院分大先生、二先生、三先生和四先生院。</p><p class="ql-block"> 大先生王淑民是个举人,曾经当过通州师范学校的校长,还指导过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呢。房山县志评价他为“清笔”——一支画笔春秋笔,从不用笔来害人。</p><p class="ql-block"> 二先生王治民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还是个自学成才的中医。</p><p class="ql-block"> 二先生院“三槐堂”,名字取自宋代苏轼《三槐堂铭》。“郁郁三槐,惟德之符”。二先生院现在已经很破败了,只有门前的石墩子还在忠心耿耿的守候。</p><p class="ql-block"> 三先生王溥民,他主要负责王家的农事和家务,为水峪村引进作物良种,还栽了不少树,三先生院门壁上有《兰亭集序》。</p><p class="ql-block"> 四先生是位私塾先生。四先生院曾被日军放火焚烧,已经面目全非了。</p> <p class="ql-block">  这座房子是村中唯一一座久违了的“合作社”,保留着当年的痕迹,又勾起了我小时候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石板人家”,摆放在小院道路两边的近几百块石板,引起了我的好奇,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板上面用粉笔字写着诗词,一块石板一首小诗,或写景,或状物,或写实,或抒情。每首诗似童谣,都很有意境,散发着山野间质朴而清新的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石板上的粉笔字清秀工整,一笔一画,诗词也写得实在,句句都是实话,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故弄玄虚。这里</span>我抄录了几首:</p><p class="ql-block">《山村》</p><p class="ql-block">山村晚风清,月出凉气生。</p><p class="ql-block">鹊儿报喜讯,杏花开三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泪》</p><p class="ql-block">梁上燕子呢喃,窗前十年针线。</p><p class="ql-block">小桌红烛烧尽,月色朦胧走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宅门上也用粉笔写了两首“顺口溜”:</p><p class="ql-block">掌中悬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时到白头。</p><p class="ql-block">一切均是身外物,只有健康属自己,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p> 千年古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过瓮楼不远处,有一棵千年老槐树,它是水峪村的老祖宗,这里有了人,就有了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古槐树也是进村里必经之地,是村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槐被视为全村的宝贝,它是山西的种和根,枝枝叶叶是对山西老土地的思念和记忆,见证了水峪村的兴衰。</p><p class="ql-block"> 这棵古槐树虽经雷劈、火烧、斧砍,但没有被锯倒,仅存一块树皮,身上凹凸不平,依然顽强地站在那里,发展到枝繁叶茂,与高耸入云的妙帽山遥相呼应,仿佛诉说着无数水峪村的历史上不为人知信息……</p><p class="ql-block"> </p> 鸳鸯井 <p class="ql-block">  村中有一鸳鸯井。</p><p class="ql-block"> 传说清雍正年大旱,滔滔东河水突然没了,山根石缝的溪水也断流了。村民来到一片空地上挖坑找水,挖到约五米深时,忽然有两股溪流从不同处的岩缝中涌出,还有鱼虾冒出来,村民乐翻了天,砌成鸳鸯井,开凿了雌雄石槽。</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前,水峪村民都来鸳鸯井打水,有的扛,有的挑,人来人往,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水峪村打了深井后,鸳鸯井也就干涸了。现在,鸳鸯井遗址和大小石槽还陈列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在鸳鸯古井边,还保存着一对石槽。</p> 古碾 <p class="ql-block">  古碾,是水峪村里最有代表性的,走进水峪村的街巷,几乎每户人家门口都能看到石碾,有些古老的石碾散落在各处,轮廓被岁月风蚀,变得圆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说村里搜集整理石碾有128盘古石碾,这些石碾大小不同、用途各异、全部由当地所产青石制作,很多石碾上都有当年工匠刻下的制作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光绪石碾”是道光18年(1838年)制造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村里找到了有石刻文字的5盘古碾,最重的一盘直径约1.8米,仅碾轱就重达300多斤。</p><p class="ql-block"> 石碾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多数还在使用。村里推玉米面、磨豆子至今还用它们呢。</p> <p class="ql-block">  2008年,水峪村石碾还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证书。</p> <p class="ql-block">  这些石碾记录着水峪人的饮食、生产、风俗,是一部厚重的史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散落在山边的石碾。</p> 古中幡 <p class="ql-block">  进入水峪村口,“水峪村大舞台”棚架戏台垛子凸现眼前。</p><p class="ql-block"> 戏台垛子面积100平方米,石头结构,用水泥封之,但封不住历史上的锣鼓声。</p><p class="ql-block"> 据一位90多岁老人陈天齐讲,也不知戏台垛子何年才有的,只知道自古以来,每年大年初一十五,就会有耍幡、唱戏的,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云集在这里看戏。</p><p class="ql-block"> 并流传民之桑,“铿锵嘁锵嘁,姥姥家唱大戏,初一十五水峪去”,至今还有八九十岁的老演员在世。</p> <p class="ql-block">  “水峪中幡”也是水峪村“四古”特色之一。它作为本地民众自娱自乐的传统文化形式,可以追溯到明洪武永乐年间,盛于清咸丰年间,至今也有60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中幡又分大幡小幡,大幡重50斤,小幡重40斤。起初是作为民间自发的堂会仅限于村民自娱自乐表演。每逢庙会、重大民间节日,村民有耍幡祈雨纳福的风俗习惯,也是当地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后来演化成集体型表演,代代相传至今。它是水峪村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传的活态传承,作为传统村落,凝聚了地方特色的人文风俗,无疑是最大财富。</p> <p class="ql-block">  古中幡如今成为周末和节假日招待游客的保留节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与众不同的是,水峪村最有特色的就是“京城唯一女子中幡队”。</span></p> <p class="ql-block">  原来村中是男子耍中幡,后因大多数青壮年男子外出工作,为了不让这门传统艺术失传,很多留守妇女就肩负起了传承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水峪女子中幡将传统武术和杂技的一些动作巧妙地结合,使表演的整套动作和谐完美地统一起来。</p> <p class="ql-block">  30余斤重、6米多高的幡杆在女耍幡演员身体各部位游走,“站肩乌龙绞柱”“左右大盘肘”“喜鹊登枝”等高难动作流畅利索,毫无拖沓和繁琐,让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目前“中幡”被列入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参加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国庆60周年演出等重大活动。成为水峪村的又一张“文化名片”。</p> 古商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水峪村曾是由山西通往北京的古商道驿站,从豹井沟爬小西岭,至茫茫的南大岭蜿蜒而奔长沟峪。在没修国道之前,这里是进城的必经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时山里的煤炭、毛皮、各种干鲜果品被骡马驼出,带回来的是粮盐、布匹、针线、糖和京城异闻。曾经客栈商铺众多,十分繁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站在古道上,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清脆的驼铃声、把式们的吆喝声,感受到人们带回货品的喜悦和满身的疲惫。</span></p> <p class="ql-block">  水峪古村的古宅也是有生命的。在这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农家人,在这里感受那些越来越远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它们尽管默默无语,却是一个时代的灵魂,没想到北京还保存着这么有历史感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古文化或古遗迹不仅是历史最好的见证,同时也是水峪村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给世界留下的宝贵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b>照片:</b>快乐人生拍摄</p><p class="ql-block"><b>图片:</b>文中“耍中幡”相关图片选自网络(鸣谢作者)</p><p class="ql-block"><b>文字:</b>快乐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