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了五一放假时间,同窗好友们还是不想让来之不易的假期虚度,早早招兵买马安排行程,最后五人能够成行。本来要去的船船因为儿子和媳妇回来缺席,本来学校补课的郭果因为学校通知休假补了这个缺。</p><p class="ql-block"> 一车五人,紫瞳夫妇开车,石榴夫妇、郭果,五月二日早上七点半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顺畅,传说中的堵车之类跟我们没有关系,中午11:30,我们就到了平利县城,石榴夫妇曾经来过,对海辣百川食府念念不忘,油焖笋、小野鱼都没有的,上来的几个菜,笋不够新鲜,酸菜鱼没有几片鱼,这个饭店从此拉入黑名单了。 </p> <p class="ql-block"> 最美乡村龙头村,蓬蓬勃勃绿色吸引着我们久经折磨的眼睛,四个小时的车程的疲累一扫而光,稍事休息,赶紧去转转!</p> <p class="ql-block"> 这个桃花山庄的饭很好吃,没有预定是吃不到的,3号中午我们是再三恳求人家才答应我们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入住的农耕园酒店,标准间150元,多亏石榴提前给我们定了房间,当晚爆满!</p> <p class="ql-block"> 晚饭,在网上搜索了排行在前的合顺园农家乐,虽然远了一些,但味道不错,坐在山间吃饭,有大自然的护佑,四大盘菜光盘。何况还有流星石在四川带来好的好酒下菜!</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我们在黄昏中走在静寂的小路上,听着昆虫的鸣叫,小溪的流水也是慵懒的潺潺着,我们五个肆无忌惮的谈笑是山间和谐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回到住处,意犹未尽的我们,开始品茶了。听说西安此时电闪雷鸣,我们有些压抑不住的开心。坐在月光下,品着明前茶,吃着水晶饼,吹着凉爽的风,聊着以前的现在的以后的事情,轻松惬意!</p> <p class="ql-block"> 昨夜一夜细雨,感觉要被困在平利龙头村了。一大早,晓燕来敲门,说雨停了,外面茶园的云海漂亮极了,赶紧收拾好出门,果然,空山新雨后,云雾缭绕,绿色的山笼罩在变幻多姿的云雾中,娟然如拭的万物仿佛换了一副容颜,巧笑嫣然,美好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饭,今天的景点是桃花溪,四十远门票。平利桃花溪景区,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在这里有观赏花海、桃源人家、桃花溪、桃花源景观。景区里植被茂盛,飞瀑隆隆,怪石嶙峋,两侧山峰刀削斧劈,山、水、林、石,互相交融,风光秀丽而独特,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今天这里翠雀、杜鹃、蝴蝶戏珠花竞相开放,流水潺潺,空气清新,慢慢走在其中,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又去古长城遗址。不太了解这里,百度了资料存在下面。我和紫瞳两口子登山到顶,累但开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关垭楚长城遗址是我国现存比较完整的长城遗址之一,位于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的交界处。这段长城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大国楚国以此抵御北方诸侯的侵略。但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城墙早已塌陷而不复存在了,只在附近留下了一小段遗迹。遥想两千多年前,车辚鳞,马萧萧,“庸首”率庸国大军为先锋前导,其跟随着七国盟军的浩荡军旅,兴正义师,穿越关垭,出兵中原,参入到“汤武革命”中,助周灭纣,显现了鄂西北先人“善兵振武”的英勇强悍。关垭有幸,参入并见证了这一中国历史和鄂西北历史的重大嬗变。进入新时代,关垭成为湖北省东进西出的重要门户。在曾经血雨腥风的地方,如今伴随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的隆隆战鼓,关垭两边的人民在古长城脚下又燃起滚滚“烽烟”,演绎着新的传奇。被誉为“长城之母”沿汉白公路一路前行,来到鄂陕省界时,赫然被一段不算高大的城墙挡住。汽车穿越城门洞而过,城门洞上方是两个苍劲的魏碑体大字——“关垭”,当地称之为“楚长城”。漫步在水泥制成的长城上,走完很短的现代仿作,两边便是连绵的大土墙,青苔斑驳,残墙依稀,已经爬满老树。极目四顾,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有好几道,呈一座城的形状,依稀可见有类似古城池的“瓮城”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 竹溪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曰:“秦楚边际山脉绵延陡峭,此地隘口成要塞,两山对峙,一道中通,称关垭。春秋战国,楚于四百六十余年间修建疆防长城三千余华里,宜石则垒,宜土则筑,宜水则堤,要塞必修城堡。关垭城堡为竹溪县周边六处楚长城城堡遗址之一,系石灰拌粘土夯筑而成……”从远处看,关垭城楼形如马鞍,横搁山垭当中,南面即马首,连接着山宝寨;北面即马尾巴处,连接着播鼓台。登上关垭城楼,犹如坐在马鞍上,东眺荆楚,西望长安,左手一指即湖北竹溪县城,右手一指则是陕西平利县城。2010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万里长城时,曾问陪同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董耀会回答说:“这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据考证,楚长城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北长城要早300多年。专家考证,关垭古长城以河南鲁阳关为中心,东止于河南泌阳县,西抵重庆奉节县,形成沿楚地境呈东北走向,经豫、鄂、陕、渝边境,绵延两千余公里。有专家研究认为,关垭作为古长城的一处重要关隘,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距今约两千七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因此,又被专家誉为“长城之母”。曾是“朝秦暮楚”之地关垭城楼上的碑文显示,城墙是用石灰、黄泥、猕猴桃树汁液混合而成,堪称世界最早的混凝土。</p> <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九三七年,国民党为战备需要,将经过关垭的秦楚古道修筑成汉白公路,拆毁了关垭船形古城堡以及中间的关楼,如同将船体腰斩,仅存船首船尾的断壁残垣。古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如磐石。汉白公路穿关越垭,通秦达楚,更加彰显关垭独特的地理优势,发挥交通物流商贸的重要作用,演绎了一幕幕新的更加动人的历史话剧。有诗云:“巍巍伏牛,沐雄风,冷眼阅尽沧桑。石砌故垒,人道是,春秋楚国长城。黑石苍苔,环纵为屏,透通卧巨龙。江山胜迹,无觅楚雄问鼎。遥想当年诸侯,五霸递主盟,秦穆桓文,旌旄数更,冲天鸣!”</p> <p class="ql-block"> 回来走到了长安女娲茶园,层层茶田依山而上,无奈他们都累了,都不想走了,我一个人爬到山顶,俯视下面,阳光下的茶山绿绿葱葱,很是茁壮。</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县城吃了鱼火锅,鲜美无比,回到龙头村,坐在外面品茶聊天,看着天上的星星,这样的日子应该不是很容易享受的,唯有珍惜。</p> <p class="ql-block"> 还在留恋这份静谧和恬静,就该说再见了。</p><p class="ql-block"> 归途中,到了平利琵琶岛,她就是这样的寂寥!感觉是一个没有成型又被放弃了的景区,偶然的红火没有敌过岁月。</p> <p class="ql-block"> 回程中,高速转换稍有拥堵,以后一路顺畅,只是离开了船船的我们决断力都欠缺,吃饭总是在不断的否定中游弋;缺了青龙两人,没有人给我们讲有颜色的笑话;DH家庭的缺席,没人出书和钢管舞助兴了,遗憾多多,看来必须罚款制度出台了。但,平利龙头村的静谧和惬意,这笼罩着的绿色,洗去了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疲累,给我们很充足的力量和动力,平利就是栖息地就是加油站,恰逢五四青年节,归来我们依然是那个能量满满的中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