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亲爱的郑导演:</p><p> 见字如晤。近日,听闻您欲宣传潘教授的事迹,却收到潘教授的婉拒,作为潘教授的弟子,我谨代表其向您表达诚挚的歉意,同时也恳请您理解这婉拒背后的意味深长。</p><p><br></p><p><br></p> <p> “平沙茫茫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请您理解,隐姓埋名、宁静淡泊的心态是格物致知的绝佳境界。这边厢,居里夫妇不在实验室放置椅凳,以谢绝来访者,于宁静处发现第一束镭射线。那边厢,当罗布泊升腾起胜利的蘑菇云,钱学森却拒绝了一切来访,全心全意扎根实验,欣赏原子碰撞、创造强国“焰火”。英雄从不鹜于虚声,而只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把标榜自我的精力奉献给科研,于无声处孕育更大的成功。</p> <p>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请您明白,宣传带来的赞誉与利禄非其所愿,成功的果实便是对其最好的嘉奖。屠呦呦在荣获诺奖后,曾直言疲于纷至沓来的记者,钱钟书曾笑谓其海外粉丝“鸡蛋好吃,但何必追寻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英雄无意汲汲于名利,过多地关注反倒使其迷失方向、失去初心。曾一度被追捧,却因此而忘形,造成醉酒上课、演讲忘词等各种丑态的于教授便是最好的反面教材。科学家们无意争春,只在隐秘的角落悄然怒放;离开他们的净土,为他们创造出朴素纯净的研究空间则是我们应承担的责任。</p> <p> 英雄无言,精神有声。诚哉斯言,流芳百世的精神从不需多费口舌,他们悄然来到千家万户,涤荡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我们浸润在《诗经》的馥郁芬芳里,可无人知晓千百年前,是谁第一次哼唱着这些灵动歌谣;《九章》问世、“奋斗者”号入海、“嫦娥四号”探月取壤,我们惊异于科技的发展、感慨于科学家的拼搏,却并未见过他们背后的坚毅面庞。郑导演,希望您能认识到伟大的事迹、若干的英雄无需过多的华饰与宣传,他们的成功之花是其最好的勋章,他们不朽的精神在市井苍陌的口耳传诵中得以永生。</p> <p> 亲爱的郑导演,再次恳请您谅解潘教授的抉择,也请您相信会有更多的英雄从沉默中来,会有更多声惊雷,于无声处起。“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的精神不会消逝,中国科技定会大步向前!</p><p> 愿您身体健康,万事胜意。</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月*日</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