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蓝天

<p class="ql-block">  常晓飞: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高级技师 </p><p class="ql-block"> 睁大眼!这是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的“航天精度”!</p><p class="ql-block"> 要想将产品加工到极致,材料本身的特性、选择刀具的强度、大小,以及机床本身的特性,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些因素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这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蚂蚁腿缝合,字体内容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这样的超高技艺,是常晓飞运用数控加工技术所完成。而目前,国内能达到如此精度的工匠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我们所加工的这些零件,是用在我们武器装备上的。如果哪个精度它超差了之后,它有可能带来是整个产品发射的失利或者是导致我们部队士兵的人身安全,所以说我必须要把这个零件做到最好,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国家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数控微雕”是加工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如果把数控加工的工作比作爬山,那么常晓飞则是在夜里攀登悬崖峭壁,必须谨小慎微、摸索前行。这些年来,常晓飞参与了国家导弹和宇航产品的复杂关键零部件,以及新型卫星零部件的制造任务。这些零件关系着导弹能否精准制导、增加目标的命中概率,对于产品的最终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练就炉火纯青的数控加工技术,常晓飞不断挑战技艺的极限。</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我们现在在里面做的是,将在这个直径只有一毛钱硬币大小的,这样一个金属片上打孔,这个孔的直径是咱们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咱们用的那个刀具直径只有0.03毫米。</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在这个上面它还有一个,咱们用肉眼其实看不见的一个刀头,它细到我们用手一碰,甚至吹口气它都会断掉。</p><p class="ql-block"> 一块硬币大小的金属板,高速旋转的极细刀头,一个多小时之后,182个直径比头发丝还细的小孔神奇地精确成型。只有通过强光,才能看到182个小孔所呈现出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我们内行人都知道,尤其是深孔加工领域就是,刀具和打孔深度它的比值大于5倍径就属于难加工孔了,我们现在打的孔它的厚度和我们所用的刀具它的长径比,达到了18倍的一个水平,所以说它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p><p class="ql-block"> 1988年出生的常晓飞,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老成持重,做事严谨、一丝不苟,这让他刚一踏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83厂,就成为了大国工匠曹彦生的徒弟。</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的师傅 曹彦生:虽然说他是1988年,但是我觉得他这种心态的稳定,就比我还要稳,进厂不到一个多月,他基本上就可以独立完成生产任务了。</p><p class="ql-block"> 做事沉稳、追求极致,凭借着这股子韧劲,常晓飞的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他带头攻关了很多技术难题,成为那批新人里最早能独挑大梁的工匠,单位也总是把最复杂、要求最高的任务交给他。</p><p class="ql-block"> 一次,常晓飞接到了一项新型复合材料的加工任务,这是一种极难加工的硬脆材料,不仅精度要求高,加工过程中装夹定位困难、细深小孔的加工难度极高。</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这个材料我们是没有接触过的,它的加工工艺方法我们也是不了解的,因为它比较硬、比较脆,压板一装卡之后它直接就崩掉了。</p><p class="ql-block">常晓飞生产的零件将用于新型武器装备的关键部位,如果零件报废,将会直接导致武器试验失败,严重影响导弹研制进展。</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我觉得压力还是非常大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常晓飞满脑子都是这个任务,不断的尝试、摸索,无数次修改编程,调整刀具,变换走刀轨迹和装夹方式。</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给人打电话向人学习,打得人都烦了,不想搭理我那种感觉。</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的师傅 曹彦生:可能我更多是想,有没有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他观察得比较细,回来就跟我商量是不是因为装卡方案上面,比如说下面不平,导致的器械不稳定,我就说那你按你的方法试一试,结果还真是管用了,就是下面差那么零点零几的小缝隙,他观察到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最后常晓飞终于找到了一种最优方式,将这种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品率从30%提高到了80%,最终提高到100%。这次的成功给了常晓飞莫大的激励。这之后,他总是想尽办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对于我来说我干每一件产品我都追求要把它达到一个极致的状态,因为这种事情我觉得是在为国家做,并不是为我个人而做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凭借着一身真本领,常晓飞获得了无数荣誉。然而,比起这些耀眼的荣誉,常晓飞最自豪的还是能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参与到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中,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常晓飞:我觉得这个工匠精神,其实它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和沉淀下来的追求那种极致的一种状态,自己作为国家年轻一代的工匠有责任把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凤林:</p><p class="ql-block">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p><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p><p class="ql-block">高凤林参与过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最美职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万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焊工</span></p><p class="ql-block">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他指尖的温度,他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李万君。</p><p class="ql-block">李万君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吉林省特等劳模。</p> <p class="ql-block">夏 立</p><p class="ql-block">技艺吹影镂尘,擦亮中华“翔龙”之目;组装妙至毫巅,铺就嫦娥奔月星途。当“天马”凝望远方,那一份份捷报,蔓延着他的幸福,他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钳工夏立。</p><p class="ql-block">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高级技师夏立</p><p class="ql-block">作为通信天线装配责任人,夏立先后承担了“天马”射电望远镜、远望号、索马里护航军舰、“9·3”阅兵参阅方阵上通信设施等的卫星天线预研与装配、校准任务,装配的齿轮间隙仅有0.004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粗细。在生产、组装工艺方面,夏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河北省军工大工匠。</p> <p class="ql-block">  王进</p><p class="ql-block">平步百米铁塔,横穿超、特高压。在“刀锋”上起舞,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万家,他就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副班长王进。</p><p class="ql-block">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带电作业工王进</p><p class="ql-block">王进是电网系统特高压检修工,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参与执行抗冰抢险、奥运会和全运会保电、线路防舞动治理等重大任务,带电检修300余次实现“零失误”,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度,避免经济损失数以亿计。</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最美职工。</p> <p class="ql-block">朱恒银</p><p class="ql-block">从地表向地心,他让探宝“银针”不断挺进。一腔热血,融进千米厚土;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他让钻头行走的深度,矗立为行业的高度,他就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p><p class="ql-block">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朱恒银</p><p class="ql-block">朱恒银从一名钻探工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和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深部岩心钻探的领跑者,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p> <p class="ql-block">朱恒银</p><p class="ql-block">从地表向地心,他让探宝“银针”不断挺进。一腔热血,融进千米厚土;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他让钻头行走的深度,矗立为行业的高度,他就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p><p class="ql-block">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朱恒银</p><p class="ql-block">朱恒银从一名钻探工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和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深部岩心钻探的领跑者,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p><p class="ql-block">乔素凯</p><p class="ql-block">4米长杆,26年,56000步的零失误令人惊叹。是责任,是经验,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他的守护,正如那池清水,平静蔚蓝,他就是——中国广核集团运营公司大修中心核燃料服务分部工程师、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p><p class="ql-block">中国广核集团核燃料操作师乔素凯</p><p class="ql-block">乔素凯是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他与核燃料打了26年交道,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他和他的团队来操作,他的团队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团队。26年来,乔素凯核燃料操作保持“零失误”。这些年,他主持参与的项目获得了十九项国家发明专利。</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陈行行</p><p class="ql-block">青涩年华化为多彩绽放,精益求精铸就青春信仰。大国重器的加工平台上,他用极致书写精密人生。胸有凌云志,浓浓报国情,他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工人陈行行。</p><p class="ql-block">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高级技师陈行行</p><p class="ql-block">陈行行从事保卫祖国的核事业,是操作着价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数控加工设备的新一代技能人员,优化了国家重大专项分子泵项目核心零部件动叶轮叶片的高速铣削工艺。他精通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和参数化自动编程技术,尤其擅长薄壁类、弱刚性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与技术,是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p> <p class="ql-block">王树军</p><p class="ql-block">他是维修工,也是设计师,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临危请命,只为国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他展示出中国工匠的风骨,在尽头处超越,在平凡中非凡,他就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号工厂机修钳工王树军。</p><p class="ql-block">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树军</p><p class="ql-block">王树军致力于中国高端装备研制,不被外界高薪诱惑,坚守打造重型发动机“中国心”。他攻克的进口高精加工中心光栅尺气密保护设计缺陷,填补国内空白,成为中国工匠勇于挑战进口设备的经典案例。他独创的“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解决了进口加工中心定位精度为千分之一度的NC转台锁紧故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山东省十大“齐鲁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省管企业道德模范。</p> <p class="ql-block">谭文波</p><p class="ql-block">听诊大地弹指可定;相隔厚土锁缚“气海油龙”。宝藏在黑暗中沉睡,他以无声的温柔唤醒。他用黑色的眼睛,闪亮试油的“中国路径”,他就是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试油工谭文波。</p><p class="ql-block">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公司高级技师谭文波</p><p class="ql-block">谭文波坚守大漠戈壁20多年,是油田里的“土发明家”。他领衔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桥塞坐封工具,投入使用上千井次。他解决一线生产疑难问题30多项,技术转化革新成果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他还培养出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为企业创收近亿元。</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职工。</p> <p class="ql-block">李云鹤</p><p class="ql-block">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以心为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他就是——敦煌研究院原副所长李云鹤。</p><p class="ql-block">敦煌研究院修复师李云鹤</p><p class="ql-block">倾心一件事,干了一辈子。已经80余岁(2018年)高龄的李云鹤,仍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他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塑像500余身,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筛选壁画修复材料工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莫高窟161窟起甲壁画修复”荣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甘肃省“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