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之古都大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选择五一出行大同,是许诺父母许久。他们已经十多年没再去过,尤其近几年大同修复古城后,新城区和古城内都变化非常之大。</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在大同古城的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等。处处有北魏、辽、金、元、明、清历代的重要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大同3.2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开始大刀阔斧的改建,给大同带来了新的生机,也重塑了往日风采。</p><p class="ql-block"> 2021的五一小长假,在大疫之后注定是处处爆棚。兼之大同近些年广泛宣传和这次五一重金打造的灯会,堪比大唐不夜城,让山西这座最北的古城突然热闹起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开喧嚣熙攘的人流,我们随着尤喜历史地理文化的父亲,从古城北门登上了高大坚固、建筑精美的古城墙。原以为这座城墙与其他城墙相似,并无特别之处,上来之后才发现与我之前去过的许多古城大有不同,完全可以用三个“又”来简略形容:又高、又宽、又长。</p><p class="ql-block">(一查资料,果然如此:该城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元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全国颇有名气。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方形城池。墙体“三合土”夯填,墙表包砖,高约14米,比西安古城墙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南京古城墙最宽处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楼、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杰,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在距墙约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四门外有瓮城,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这样,出入大同城须经三道门卡。各门上还建“箭楼”或二层“匾楼”。)</p><p class="ql-block"> 我对古建筑并无研究,只是觉得这座城墙上的门楼之多,数不胜数,果然如资料中所述。</p><p class="ql-block"> 山西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只有煤和醋,但古时中原用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绝对是个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地方,一点都不缺乏旅游资源。山西大同的美不同于寻常,它拥有着北方古城浩气磅礴之雄风,也蕴含塞上名都之古韵,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历经千年的风霜印记,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p><p class="ql-block"> 正值五月花季,朔北的风还是强劲了些,站在城楼上,且不去想北魏古都曾有的风骨气韵,明洪武年间的繁华恢宏,单是眼前往城下望去,桃花正红,绿柳荡漾,青波悠悠的护城河畔,长廊里弦乐丝丝,歌声嘹亮,恍惚间有种置身苏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感。塞上江南此刻果不虚言。</p> <p class="ql-block">  年近八旬的父亲兴致盎然。晚上,我们又登上南城墙,夜晚的风很大,黑幽幽的城墙上每处垛口装饰着深红色灯带,给沉寂的古城平添了些许悠远而神秘的色彩。南城墙更为复杂,前前后后雄峙有无数大小门楼,使庞大的南城看起来错综复杂,互为表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次日,我们去了刚修复不久的代王府(九龙壁对面,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镇守大同时的王府),里面三进院落并不是我想象的像恭王府之类的王府一样,既不像府苑,也不像庙堂,是另一种很少见的以靛蓝色主基调装饰的宏大楼宇殿堂。院落里空空荡荡暂无他物,因自己对古建知识甚少,在此不好品评。</p> <p class="ql-block">  鲜亮中折射出过往的繁华与消沉,熙攘中喧哗着历史的征战与嘶鸣,我顿时感觉到一种古老的沉重,还是去天高地阔大自然拥抱下的文瀛湖森林公园轻松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的文瀛湖真是一颗塞上璀璨的明珠,时而大风劲吹,时而和风丽日,使波澜拍岸的湖水别有一番意境。</p> <p class="ql-block">  大同,作为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近些年发展变化之快,让去过若干次的我还是每次都惊喜她的变化,只是这次人声鼎沸,竟有些疲乏,但古城墙上的凝固楼宇、清扬风铃、猎猎西风与城下的桃花绿水、管弦丝竹形成的独特对比还是让我感慨了许久。</p><p class="ql-block"> 大同,在耿公的古城复兴中,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化的复兴,而当下正是需要这种复兴。这使我想起余秋雨先生在为耿公颁奖时说的话:复兴大同古城,对中华文化,甚至于对世界文化都非常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