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闽南风情:土楼—东山岛—惠安渔女

铃响铛铛

<p class="ql-block">  提起福建,我们想到最多的城市便是厦门了。是的,那里有鼓浪屿,有厦门大学,还有记忆中的人山人海。这次,我不想再挤入人潮汹涌的厦门,而是直奔安静小众的华安土楼,登抵尚未完全开发的东山岛,邂逅传说中的惠安渔女,感受不一样的闽南。</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分为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两种。两者外形上相似,都是夯土式圆形建筑(也是少数方形建筑),可是内部结构却大不相同。客家圆楼为内通廊式布局,底层用作厨房,二层为谷仓,三层以上环楼几十个卧房连成一圈,对称设置两个或四个公共楼梯,每户按竖向分配使用,并无明确的分户标志。数年前去过的龙岩永定土楼便是客家土楼的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而闽南圆楼则为单元式布局,每户占一个开间,为一个独立的单元,都从内院一层入口,有各自的户门、户内小天井、厨房、厅堂,有独用的楼梯,户与户之间土墙相隔,数十户连成环楼,楼上互不相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内部布局,是由客家人和闽南人不同的文化决定的。</p> <p class="ql-block">  客家人为大家族聚居,分户概念模糊,反映其更强烈的公共性和群居性;闽南人严格的分户单元,表现出住户之间较多的独立性与私密性。</p> <p class="ql-block">  二宜楼为华安县大地村蒋氏所建,落成于1770年,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是福建省单体最大的双环圆形土楼。蒋家的媳妇小张为我们介绍了二宜土楼的前世今生。楼上留存有许多壁画和木雕,可是禁止游客上楼参观。我们走进一个开着门的住户家里看了看天井、厨房,和通往楼上卧室的楼梯,果然是一个独立的住户空间。</p> <p class="ql-block">  除了土楼,华安县还有一大特产——铁观音。我们熟知的是安溪的铁观音,殊不知蒋家媳妇小张告诉我们,华安也是铁观音的知名产地,好多安溪的茶商也从华安进货。小张领着我和朋友进了她的茶室,从铁观音到小青柑,到各种养心养肝的茶通通品了一遍。喝了这么多茶,突然很想看看制茶的过程。小张说铁观音的制作要经过采茶、晒青、晾青、摇青、炒青、包揉和烘培等工序,第二天下午她要去给茶叶摇青,邀请我和朋友参观。可是我们等不到那个时候就要离开华安了,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茶尽杯空,宾客尽欢。天色渐暗,我们在离二宜楼数百余米远的五凤楼民宿安歇下来。伫立二楼眺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远山如黛。四周茶园的清香沁人心脾,微风轻抚,蛙虫争鸣,好一个宁静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  一夜无话,睡了个好觉。清晨时分,我们补充游览了昨天没去的南阳楼和东阳楼,正赶上东阳楼蒋氏一年一度的祭祖,也让我们一同见证了蒋氏家族的智慧和兴旺。</p> <p class="ql-block">  看完土楼,想去海边吹吹风了。从华安到东山岛,驱车三小时。本想去东山最南端的鱼骨沙洲岛看日落,可被告知正在涨潮,上不了岛。也罢,一路北上,走哪算哪。</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依次经过了金銮湾,马銮湾,南门湾,又舍弃了可以临海听潮的木屋别墅,找寻一个叫蓝染石居的民宿。那是一座建在海边山坡上的房子。我和朋友拖着行李箱,走了约莫二十分钟七弯八拐的上山路,终于见到了眼前这座被鲜花环绕的石头房子。</p> <p class="ql-block">涨潮了,海风掀起门帘,摇摆着树叶,撩动了风铃。绿植在白墙上追逐自己的影子,花儿对暂住的客人迎来送往,殷勤备至。</p> <p class="ql-block">  走进房间,一览无余的蔚蓝尽收眼底,几乎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海洋。疲惫一扫而空。</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去民宿后面的文公祠看日落,听说是电影左耳的一个拍摄地。地点不远,但是爬坡上高的颇有些费劲。说实话,这个拍摄地并不美,站在制高点,眼里充斥着杂乱无章、残垣断壁的建筑物,以及数不清的建筑垃圾。<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对新人正爬上长长的梯子到对面的屋顶拍婚纱照,我相信,</span>经过摄影师的构图、修复、滤镜,一张张摄人心魄的美图就会活色生香地呈现在你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  太阳很快藏到了远处的山头背后,“左耳拍摄地”的标牌也逐渐暗淡,模糊。赶紧借着路旁的灯光,坐在乱石堆上来张海边女神(经)照。</p> <p class="ql-block">  “蓝染石居不仅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能足不出户地欣赏到绝美的海上日出。”民宿老板踩着人字拖,挑着眉毛,眼睛弯弯地告诉我们。</p> <p class="ql-block">  早上五点,天空就泛起了鱼肚白。来不及揉搓惺忪的睡眼,我和室友就开始手忙脚乱地洗漱,唯恐错过这次唯美的日出。转眼间,海天相接的地方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个橙红的小球慢慢露出了脸,跃过了海平线。紧接着,天边的晨曦像是走秀似的,努力地装扮自己,橘黄、绯红,红彤彤、金灿灿,轮番登场。远处的小岛静默不语,与我们一同欣赏这场绚烂的表演。秀场结束后,我们趁势在露台凹造型拍美照,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赶海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会不会碰上惠安渔女赶海呢?带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我们踏上了寻找惠安渔女的路途。By the way,之前去的华安土楼和东山岛均属于林语堂的故乡漳州的范围,现在要去泉州的惠安县了。我们这一路,无论到漳州还是泉州,都离厦门不远,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任意两点之间车程均为一至三小时。</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惠安县小岞镇,来到风车景区的海边。几乎没人!偌大的海滩,只听见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一艘船寂寞地搁浅在沙滩上。远处几个小黑点样的人儿在不停地走动,不像是游客。是渔女吗?我们一边拾着贝壳,一边走近她们。</p> <p class="ql-block">  渐渐地,看清了,是几个女人拿着耙子样的工具在海滩上找寻着什么。螃蟹还是牡蛎呢?她们的头部被色彩艳丽的头笠或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是惠安渔女无疑了!有个好性子的渔女给我看她今天在海边的收获,一小篓,全是蛤蜊。她们今天的晚餐,会不会有蛤蜊紫菜汤呢?哈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想到吃的就觉得饿了。面煎粿,四果汤,莲子圆……似乎都在向我招手。我去也……关于漳州和泉州的人间烟火篇,请听下回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