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小长假如期而至,内心原本就是需要一方净土,身体需要片刻的恬息。但因种种因素,还是踏上啦人海的征途!看世界在疫情的笼罩下,风景这边独好,一路内心的深吟,一路感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日三十多万人的感染,和人头攒动的各大景区,国体制度的先进性,当家做主的绝对领导,全民族大团结,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按计划到达首站圆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已有1714年的历史,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珍贵的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p><p class="ql-block"> 殿堂依山势而建,气度恢弘,高墙环绕,别具一格,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来此的目的一鉴赏“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相传,早年间在北京、天津地区有一条恶龙,这恶龙一摆尾永定河(原名无定河)就发大水,一吐火这地方就得三年大旱,旱涝频发,民不聊生。当时明朝的开国宰相刘伯温奉旨修建北京城,决定除掉这恶龙。刘伯温活捉了恶龙之后,镇压在了‘北新桥’下,并且用一支箭作房屋的大梁修建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以此镇住它。这样,海水退去,人们安心在此繁衍生息,后来就成了城郭。据说,在北京城里修建皇宫时,都必须得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皇宫阻挡了箭可以直接射到北新桥。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北京有句民谚:“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传说中的解释,是一种神话。过去,北京城里这句话广为流传,把它看作玄不可测的天机;如果潭柘寺被烧了,北京城必定被水淹。因为北京城原是个海眼,潭柘寺修起来后,水妖被镇服了,海水也就退了。</p> <p class="ql-block">在天王殿东侧有一个长方形院落,这是寺内的大伙房。据资料记载,过去最大的铜锅灶门的正上方有一石匾,石匾上刻有“潭柘寺”三个字,据说这是寺中老方丈怕潭柘寺失火,所以刻块石匾放在灶门每日焚烧,以避邪灾。弟子不解其意, 老方丈回答说“不焚则焚,,焚则不焚”。又曰“火烧潭柘寺,日日绕火龙,水火一相济,市岁保太平”。据说该寺从此以后就杜绝了火患再说个“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p><p class="ql-block"> 这个得接着第一个传说。话说这恶龙被刘伯温活捉,镇压在了北新桥下。恶龙问刘伯温:“什么时候放了我?”刘伯温回答:“等此桥旧了。”恶龙答应,刘伯温赶忙提笔在桥上写了“北新桥”三个字,并告诉众人,此桥不能改名。恶龙一看,这桥永远是“新的”,自己永世不得翻身了,便扬言道:“你是个人,能活多少年?待你死后,我一定要‘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刘伯温一听赶快在潭柘寺里建了个大烟筒,亲手在上面刻着‘潭柘寺’三个字。又在“北新桥”下面刻了“北京城”仨字。若干年后刘伯温死了,恶龙等到了时机,果然“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可它哪有刘伯温聪明,恶龙“火烧潭柘寺”时烧在了潭柘寺的大烟筒里;“水淹北京城”时洪水只淹到“北新桥”桥下面刻着的“北京城”三字</p> <p class="ql-block">传说清朝的皇帝在登基即位的时候,树的根部会长出新枝,并很快与主干合拢;如果皇帝驾崩的话,银杏树一根巨大枝条会自然的折枝。有趣的是,一般银杏树都是一雌一雄两棵生长在一起,才能结果。这棵“帝王树”比较无语,估计种树的人当时蒙了,旁边也种了一棵雄性树,两棵树都结不了果了,那棵树称之为‘配王树’。</p> <p class="ql-block">心旷神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古人的智慧,养生圣地,老有居一所,度日如神仙</p> <p class="ql-block">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龙王殿前廊上的一条石鱼,玉帝又将这条石鱼派到凡间来解救灾民,为民消灾祛病。据说只要摸一下这条石鱼,便可以祛病祈福</p> <p class="ql-block">这口大锅找了一大圈,游玩出来时才找到,没有白来差一点失之交臂。大铜锅。关于这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镇寺庙宝贝,就是位于天王殿前的一口铜锅,该宝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寺院和尚们的炒菜锅。据了解,潭柘寺原本有3口大锅,一口熬粥,一口做饭,一口炒菜,其中,熬粥的锅最大,直径4米、深2米,壁厚20厘米,一次能放米10石,需要16个小时才能煮熟,其熬出的粥又粘又香。这里还供奉着大青爷和二青爷,不要错过啊。</p> <p class="ql-block">自强不息,生命不止。</p><p class="ql-block">墙角数枝梅,</p><p class="ql-block">不是为出墙,</p><p class="ql-block">只是为自己,</p><p class="ql-block">活的更潇洒!</p> <p class="ql-block">我与古人的对话:他日一别,广孝无恙呼,今日来此,天神共见,此道竹为证,现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天佑大德,唯我中华!</p><p class="ql-block">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据说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拜砖在殿内左,因守规矩,没有照相,已亲自面临。</p><p class="ql-block">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睐,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p> <p class="ql-block">西观音洞入门处有一尊无身观音头像,至今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半价票25需到窗口购买,要求现金支付,全价票网上购买。</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徒步游。前门大街较比三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定位还不是太精准,但至少多了点土乡土色,少了杂乱无章的不该有,清理的还不是太彻底,但我相信前门大街会有一天回归本色。</p> <p class="ql-block">一下子给我拉回童年时代,深深的感受到儿时我的生活对比北京的同龄人少了太多的糖豆。</p> <p class="ql-block">攒钱山楂片,过年牛扎糖,羡慕人家口中的泡泡糖。</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香味,蚊子的克星。</p> <p class="ql-block">找回儿时的味道,吃的不是糖,吃的是美好回忆!儿时除了山楂片,果丹皮,没有一次买过这么多零食,不知当时的价格,需要多少钢镚,只知道当下扫走了我现在一日工资,庆幸还好我挣得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深感物价上涨的不是10倍。</span></p> <p class="ql-block">就好这一口,嘴馋没办法。排队就餐有一大好处,饿的贼死,吃的贼香。</p> <p class="ql-block">繁花似锦🌸繁华世界。</p> <p class="ql-block">再次聆听王府井大街上整点钟声</p> <p class="ql-block">前两日的游玩,腰酸背痛腿抽筋。放弃原计划的景点,改小区周边怀旧漫步游。</p> <p class="ql-block">南苑机场人去楼空,道路畅通不在拥挤,原址都圈起来。只留下空军部队和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中国印刷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在喧闹的人海中这里绝对的安静,每日五百人的接待,停车免费,太人性化啦。</p> <p class="ql-block">中国印刷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馆内设有中国古代印刷展厅、世界近现代印刷展厅、印刷设备馆、数字展厅及临时展厅等。博物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印刷展厅位于中国印刷博物馆一楼,以图片、文字说明和实物展示了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清代,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发展、传承及传播的历史过程。古代印刷术发展部分为博物馆陈列重点部分之一,还展示了从8000年前的刻划符号到魏晋南北朝时拓印、捺印技术。观众可以鉴赏到闻名于世的唐代卷轴装《金刚经》;镇馆之宝《春秋经传》、《安民告示》;复原的宋代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元代王祯发明的活字转轮排字盘。</p> <p class="ql-block">印刷设备馆:位于中国印刷博物馆地下一层,面积约2200平方米,于2001年4月建成。馆内展出了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其中包括早期的手扳式铁制印刷机、铅字铸排机、手动照排机、世界仅存的一台由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重达45吨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1892年奥地利生产的石版印刷机等</p> <p class="ql-block">择日不如撞日,有缘必能相见。</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于古人的智慧,工匠的灵巧,珍惜书籍,珍惜劳动成果。</p> <p class="ql-block">蓝色大风预警,放弃房山周口店一日游,在小区休息体会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我这九级骑士教儿子象棋,把人给讲解跑了</p> <p class="ql-block">伟大理想长大开吊车,挖勾机,推土机还有铲车。我感觉蓝翔技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p> <p class="ql-block">期待再一次的征途,永远在路上,踏遍千山万水,圆梦之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夏虫不可以语冰,遇事</span>不要拖,有梦想,假若真的老了,一切也就过去啦,想到就做到,敢于行走,敢于探索,敢于追求,时光无限,生命有限……珍惜每一次的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