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又起会了

风云渐起

<p class="ql-block">  刚刚下过一天的雨,今年的这个清明节,感觉春天回去了,寒冷的风又杀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牵着女儿的小手,贴着岱庙的城墙,一步一步地往北走。一阵阵风吹过,女儿额前的刘海儿,登时四散的舞动起来,像是八爪鱼被抓住时的触手,又像是一根根看不见风筝的线。“冷不冷啊?”边问,我边将她外套上的帽子罩在头上,只露出胖嘟嘟的两个脸蛋。“我不冷。爸爸,你今天不上班,在家陪我玩呀!”她的小手软软的,握起来也暖暖的,她的声音也是这样的,让你感觉舒舒服服的,像极了午后南墙根下的阳光。“爸爸不上班,在家陪你玩呀,一会儿我们去岱北广场玩好不好?”“好,我要骑旋转木马。”“旋转木马”是在泰山广场上玩过的,她印象很深,经常挂在嘴边。这次我说的,则就在岱北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到了岱北广场上锣鼓喧天,走到路北头,满眼的人山人海。从上周开始,有关部门就大造舆论,又是派劵又是抽奖的,在岱北广场上组织民俗文化节,也叫作庙会。货车、吊车、运输车,搭架、摆台、装设备,车进车出,人来人往,忙忙碌碌,有个两三天的功夫,就把一个灰灰绿绿色的广场,打扮成了“九儿”的嫁衣,不知道是绿色中点缀了桃红,还是红袄上浸染进了荷绿,又或是从女儿早教课上用的七色板中获得了灵感,各种颜色都涂抹了一些上去。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泰山庙会吗,快去看看!”一帮刚从旅游大巴上下来的善男信女们,争先恐后的往广场上走去。</p> <p class="ql-block">  “爸爸,我想看看。”女儿左手拽着我的胳膊,使劲的翘起脚尖,右手伸开,想够我的脖子。我连忙弯下腰去,将她抱了起来。“来,爸爸抱着你看。”岱庙北门人太多,我们爷俩儿绕到了广场北侧,正对着“厚载门”的一处小广场,人群早已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了。大家围着一个圆形的铁笼,一人骑着一辆摩托车,正在铁笼内搞特技表演,只见摩托车上下翻飞,轻松自如,人群中时而发出啧啧赞叹声,时而为摩托车手揪心捏汗。</p> <p class="ql-block">  “我不想看这个,爸爸,我想玩旋转木马。”我的眼睛正盯着铁笼看,女儿的身体却早就扭向了一边。看来,女孩子天生不喜欢刺激的运动。这个小广场到厚载门之间,是一条十余米宽的石头铺就的步行道,设计者的初衷是还原从泰安门、遥参亭、正阳门、厚载门、岱宗坊一路向上的封禅之路,但是许多人看了后却说这条道像是“墓道”,理由是整个氛围有些阴沉,路两边的灯柱像是一个个的“石像生”,岱庙北门的门楼像是“享殿”!我倒觉得,说是“神道”更为合适,岱庙本来就是配祈祭祀东岳大帝泰山神的处所,神秘、肃杀一些并不违和。</p> <p class="ql-block">  石道东西两侧,整齐的摆满了摊位,有卖姜糖的、卖粽子的、卖葡萄干的,有卖玉的、卖化妆品的、兜售小饰品的,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吹糖人、捏面人、做棉花糖的,等等。我感觉套圈的、扎(打)气球的摊位占的地方更大,数量更多一些。尽管在各个景点、集市,都有这些项目,但每个摊位前还是不乏兴致高昂的人群。商贩们的吆喝声,夹杂着讨价还价声,还有中奖人的呐喊声,失败者的懊恼声,孩子的哭闹声,就像是一锅煮沸的开水,纵是你如何瞪大眼睛,也无法看清那壶底。一位已经逛过的朋友说,感觉现在的庙会,白天像个集市,晚上像个夜市。你看看,到处都是套圈的、扎(打)气球的、弹棉花糖的,早知道这样,就不来了。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尽然。九十年前,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时,曾记录下当时泰山庙会的样子:“赶庙会,开市场,各种货物来四方。有洋货,有土产,还有大喝小吃馆。这一边,摆面摊,台櫈板桌都齐全。爹揉面,娘烧炉,生意买卖儿照顾。那一边,更热闹,汉子张口大声叫。酸梅汤,荷兰水,价格便宜味鲜美,有老少,有男女,杂乱拥挤来复去。”庙会也与时俱进,这么多年过去了,肯定有许多新节目,但也有许多老传统,只不过,有的人追求时尚,有的人则乐意活在过去。 </p><p class="ql-block"> “你吃不吃棉花糖?”我脱口问了下女儿,话一说出口,又有些后悔了。与小时候逛庙会时吃到的不同,现在的棉花糖,加了许多红的蓝的绿的色彩,确实很诱人。“我不要,妈妈说不卫生,吃了拉肚肚。”没想到,这个小家伙的理念比我的还健康。</p> <p class="ql-block">  我的庙会记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时,市里为了发展旅游、搞活经济,对传统的泰山庙会进行了一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改造,于1986年恢复了泰山庙会。当时泰山庙会的会场设在红门路北头、岱岳观旧址一带。那时我还在农村,父母是没有功夫带我来玩的。我是假期里来城里的一位伯伯家小住时,由他领着来逛的。那次,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真是不够使的,数不尽的大小摊点,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百货及地方土特产,官方或民间的文艺表演团体纷至沓来,逛会的游山的人流熙熙攘攘。伯伯看到我身上的衣服旧了,指着摊位上一套蓝色的运动服,问我喜欢不喜欢,说要给我买一身。我不敢说“喜欢”,因为我怕让他破费后,回家爸妈批评我。于是,我违心的说了句“不喜欢”,可心底里到现在还藏着一份遗憾。随后的泰山庙会,越办越有经验,越办越红火。1991年、1992年,又扩大了规模,延长了会期,“以红门路为中轴线,南起白鹤泉,北到关帝庙,西临普照寺,东至王母池,占地一平方公里,会期长达10天。最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度的泰山庙会,规模更大。庙会在林校操场和红门路、虎山公园分为南北两个大区。那时我正在读初中,与几位同学一起逛的。在一小摊点前,有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她们看中了古色古香的瓷瓶,把玩良久,决定买两只,连张嘴带比划的说“Two ,two.”摊点老板听不懂,连忙拿过抹布使劲地擦瓷瓶,并答道:“没土,没土,干干净净的。”我听出了老外的意思,赶紧跟摊位老板解释说,“人家讲的是英语的‘two’,是想买你‘两只’瓷瓶,不是嫌你的瓷瓶有“土”!大家听后哈哈大笑。近几年,市里也断断续续搞过几次东岳庙会,可能是人们的休闲选择更多了,标准要求也更高了,影响没那么大,印象也就没有原来那么深了。</p> <p class="ql-block">  “爸爸,我想要发卡!”是女儿的声音,我刚才有些走神。她的头上出汗了,头发服服帖帖地“画”到了额头上。我连忙把帽子给她褪了下去。“爸爸,我想买个发卡!”此刻,女儿的目光落在了一处卖头饰的摊位上。我把她从左胳膊换到右胳膊一边,甩了甩上臂,有些发麻,然后拿起四五个发卡给她看,“你喜欢哪一个?”“我喜欢小猫咪的这一个”,女儿把一只并排坐着五只粉红色小猫咪的发卡紧紧地攥在了手里,再也不给我。“老板,多少钱?”我抬头问,一位打扮入时的中年大姐正在忙着应酬询价的顾客,“这发卡是南方做工,不贵,15,我看小妹妹喜欢,给我12吧!”“小妹妹?”我心里直犯嘀咕,那我岂不成她叔了?“10块钱吧,孩子家里还有一大盒呢,这孩子,见什么要什么——”按照惯例,我还了个价。“好吧,看在小美女真心喜欢的份上,姐姐我今天破例,赔钱卖给她一个吧!”好吗,绕来绕去,我还是她叔!我赶忙扫码付了钱走开了,好像生怕她跟着我这个“叔叔”回家吃饭去似的——</p> <p class="ql-block">石道走到南头,与厚载门之间,是一个东西方向的长方形的大广场,如果说刚才的石道两侧是百货零售区,这里则是特产小吃区和游戏区。特产小吃区在西侧,什么羊肉串、臭豆腐、烤肠、烤面筋,游戏区在东侧和南侧,有网红大秋千、滑草坪、愤怒的公牛、魔鬼翻滚,等等。 </p><p class="ql-block"> “爸爸,你看,旋转木马,我要玩旋转木马!”顺着孩子的眼光,在广场东侧,先是动力火车,还有愤怒的公牛,最东边才是旋转木马,看来“旋转木马”才是这孩子的真爱啊! </p><p class="ql-block"> “你喜欢骑木马,还是骑长颈鹿?”我让她选择。“我要骑木马!”“好吧。”我把她抱到木马背上,“记得,两只手要抓紧这个把柄吆,两只腿也要加紧马肚子奥!”“嗯!”她一动不动,看得出来,她已经进入状态了。“需要爸爸在旁边陪你吗?”我还是有一点不放心。“不用!”“好吧!”我退了一步下来,走到旋转木马南边的一排路沿石上坐下来。 </p><p class="ql-block"> 时间已是正午,感觉温度上来了,有些热了,我把外套脱下来,搭在右手臂上。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女儿会不会想起,在某年某月某日,她的爸爸曾经带着她逛过一次庙会?</p> <p class="ql-block">  一位老人也在旁边看着,她浑身蜷缩在轮椅里,眼睛看着木马,或者说整个广场庙会,谁知道呢,我只是瞎猜。一旁有一位六七十岁的大叔拿着个马扎坐着,一只手放在轮椅上,生怕它滑走了。“爷们,这是,您的病号?”我判断他可能是位护工,而轮椅上这位,则是他照顾的病号。“这是我家老太太!”大叔转过身,有些无可奈何的回答道。“奥,那她老人家高寿啊?”“九十六了,民国十三年生人。”“那可真是老寿星了,您推她到这里来,她嫌不嫌乱啊?”“哎,可别提了,昨天就听说岱庙起了庙会,非要来赶会不可。又不是小年纪了,不带她来还生气,人们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还真是这样!这不,我推着她在外边看还不行,非要进来看,都出来二个时辰了!”“她老人家怎么对庙会这么感兴趣啊?”“我们家就住在岱庙南边,原来老太太唱过曲儿的,大小也是个角儿,平常就到岳阳街戏台上表演,挣点辛苦钱;哪里起会,她就往哪里跑,整天不是赶会就是赶集……”</p> <p class="ql-block">  是的,岱庙前面正阳门与遥参亭之间,原来叫“岳阳街”,是泰城一个非常繁华热闹的集市大广场。从宋代就已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泰山庙会”,还有后来兴起的泰山“长春会”,使得这片区域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氛围越来越浓。那时岱庙里面分布着各种商铺饭馆、茶楼戏园子,说书的算卦的、玩杂耍打渔鼓的、挑皮影的等等。岳阳街中间的广场里,有戏台四五座,还有斗鸡、蹴鞠、说书、相扑等杂艺。数千人如蜂如蚁,各占一方,锣鼓笙歌,热闹非凡。在这个地方,居民们即可选购需要的物品,又可观赏杂耍、说唱、戏剧。随之而引来的是众多的商人、手工业者,供其吃住生活的设施也相继而建,从而形成了客商旅居的街市。 </p><p class="ql-block"> 《水浒传》“燕青打擂”一节中描述当时的庙会盛况,“三更前后,听得一派鼓乐响,乃是庙上众香官,与圣帝上寿。”来到岱庙,只见“御香不断,天神飞马报丹书。祭祀依时,老幼望风皆获福。嘉宁殿祥云杳霭,正阳门瑞气盘旋。万民朝拜碧霞君,四远归依仁圣帝。”</p> <p class="ql-block">  “叮铃铃——”手机响了,是妻的来电,我连忙接起来。“在哪儿呢?找了你们爷俩儿一圈了!”“在东边玩旋转木马呢——”我边接电话,边站了起来,往四周张望,看到妻正往这儿走来。 </p><p class="ql-block"> 挂掉电话的当儿,妻就来到了跟前。“孩子呢?”“在那儿玩呢”,我转身指给她看,可顿时傻眼了,旋转木马已转完一遭,停了下来,孩子却不见了!我赶忙到跟前寻找——“爸爸,我在这儿呢”,孩子的笑脸突然从木马后面露了出来。我连忙过去把她提溜了出来,郑重地将她放到妻的面前。 </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你,她爸爸,你就狠惯着她吧,天天到这种地方来,玩野了心,以后就静不下心来,学不下习去了——”说完,她一把拾起女儿就往回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