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归 认祖归宗

玉兰花儿开

<p class="ql-block"> 首集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寻踪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中会有各种旅行,但对这样的旅行,我确信,在我的人生中只会有一次,而且仅仅这一次。 </p><p class="ql-block"> 这个少年姓氏名谁,曰:李世枭,一位来自吉林省双辽市兴隆镇常熟村的十五岁少年。他的父亲叫李建才,他的爷爷叫李学民,他的太爷爷叫李英权,他爷爷的爷爷叫李桂林……</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寻根之源就是为了李世枭下一代的家谱取“字”,圆几代李氏家族们的一个不了心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依然是那个美丽的渤海之滨,依然是那条熟悉的新城大道,但这个清晨之旅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次的目的地是距天津滨海新城170余公里以外的山东省无棣县车王镇李家什坊店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2021年5月2日,揣着满满的家族期待和疑惑,三辆车载着10个人,走过四段沿海高速路,导航的尽头就是那个李氏家族跨越四个多世纪的山东老家。</p> <p class="ql-block">  老家什么样?还有哪些人?当真能寻到梦寐以求中的老祖宗吗?断了将近200年的家族血脉,真的能被我们这10个人改写吗?</p><p class="ql-block"> 仅凭之前收集到的一张小纸片儿,果真能找到山东老家吗?</p><p class="ql-block"> 但为了老祖宗的遗愿,为了李氏家族的后世千年,我们当义无反顾。</p> <p class="ql-block">  车子才刚刚停好,大家纷纷下车,逢人便寻,一路刨根问底。</p> <p class="ql-block">  热心的村民,把我们一路送到了一家李姓的院子。</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间老屋,老门匾、老柜子、老物件儿、老照片儿……踏进这黄泥土的老屋,似乎让我又回了一次童年。我想,在这个老屋的每个角落,一定写满了李氏家族的至少一个分支的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沧桑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刻意拍下了不知姓氏名谁却让我颇有几分感动的老照片墙和另一间屋子一面墙上贴着大大的“寿”字。</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想聆听这里的故事,但因为这里不是我们的目的地,仅停留了几分钟,便被热情地指引着送到了西南院。</p> <p class="ql-block">  穿行在村庄狭窄的胡同里,两面尽是被三米左右高大院墙包裹起来的屋社。每个院子的大门称的得上高大气派,门楼上赫然跳入眼帘的诸如,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的对联,让我感受到“家和”“家兴”为大的祖训、家风,让我又找到了童年时老屋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家人真的是热情,人还未进屋,茶水已经端上了桌。每位家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慈祥。人也还没有坐定,老屋子的主人__一位70多岁的老者就极其真诚仔细端详着那张小纸片儿上每个人的名字,去搜索一宗一代一世的根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张发红的老家谱,被仔仔细细地比对过,思量过,但就是不能确认。<span style="font-size:18px;">热烈的推敲了好一阵子,确实无果而终!</span></p><p class="ql-block"> 几番的仔细推敲后,不得不失望告辞,那一刻,百味杂陈。本是来时预判的必然结果,却不能平复那颗被火烤的心脏。<span style="font-size:18px;">兴奋点就在那一刻直线下降,就在大家跨出屋门的那一刻,之前的所有热切几乎变成了难以名状的失落。</span></p><p class="ql-block"> 那一时刻我甚至怀疑我们此举的冒失,想想近200年,几代人的失联,又如何在轻而易举间就能找得回来?不消说,此举就是一场空灵的白日梦。不可能是必然,而可能确是等奇迹发生。</p> <p class="ql-block">  但事情的发展就是让人难以置信。当路已经在尽头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p><p class="ql-block"> 这上天的神助就来自于他__ 一个身着迷彩服,面容瘦削,留着齐短胡须,一脸憨直的中年男人,李家宗族的后代,他叫李明瑞。</p> <p class="ql-block">  他的到来如上天使臣,虽未腾云驾雾,却是带来一片吉祥。</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族谱,李家什坊店村村长,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大人物隆重登场,就是这一个个关键元素的最后关联,一场近两百年的闯关东史被揭秘,隔断了两百年的亲情被历史性的链接起来,李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被再次开篇。</p> <p class="ql-block">  最初是五本族谱被迫不及待的翻开又合上。</p><p class="ql-block"> 各宗元素似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似乎都指向李家西南院,但几番梳理仍无法理出个头绪来。</p><p class="ql-block"> 但终归是让大家看到了一缕曙光,所以每个人的兴致陡然升起。</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转机就在关键人物的出场,他就是根在什坊店村北院,在吉林省双辽市王奔乡生活了47年,从村长退下来,在北京儿子处养老,又回山东老家建房子的李洪洲,这一年,他67岁,没有老去的迹象,却是头脑灵活,很是健谈。</p><p class="ql-block"> 看得出来,他是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李家后人。最为幸运的是,他曾专注地研究过北院、西南院、东院、中院各院的家谱,他甚至知晓李家一些分支的去向,主要家族人物的姓名,以及历世家族同族排行和范“字”所属。</p><p class="ql-block"> 一段段家族故事被他娓娓道来,一段段历史被生动还原,激动、兴奋、强抑住内心汩汩的热情………小小的老屋热血沸腾,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通透、亲切。</p> <p class="ql-block">  几页家谱,串联起四百余年的李氏家族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亲情割不断,理得清;这亲情历久弥新,因历史更迭世代传承而越加厚重。</p><p class="ql-block"> 当我问起李世枭下一代的范“字”,他解释道:基本无法考证了,因为现在大多是电脑起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他还告诉我们,近几年来老家认祖归宗的已经有几波人了,有来自岗岗庙的,有黑林子的,有田家嘴的,只要回老家,都会享受老家亲人的盛情招待。但不是每波人来都能认回祖宗。</p><p class="ql-block"> 我们真的是幸运之幸运!</p> <p class="ql-block">  我有些好奇,为什么这里家家户户都没有蔬菜园子,且每个院子几乎都有一两颗冬枣树? 就在大家屋中热议时,我得空闲走出院门,发现一道之隔的一块块绿色的麦地里,赫然立着几处高大的坟墓,这是为什么?我急于找到答案,就回身询问老人家的儿子,他告诉我,在这里有个讲究,叫“自家风水自家留,”那院中的枣树呢?“就是自家人留着吃的。”我的直觉告诉我,意义应不仅于此吧。</p> <p class="ql-block">  无意间,我发现西南院跨越四百年后的两个异地李家小姑娘,头紧紧的挤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老屋园中的四只小花猫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的任性玩耍,为这次寻根之旅助兴。一切都变得快活而感动。我也终于止不住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说不清这感动究竟来自何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寻根之旅被族书记李德松极为丰盛的家宴推向高潮。席间,了解到这个李家什坊店村有两千余人口,而李姓之外的只有不到十户的人家,同族宗亲是绝不允许通婚的。我想,李氏家族的繁衍生息其智慧的底蕴皆来自于宗族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这家宴竟是喜上加喜,这一天竟是西南院的爷爷_李福国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我们由衷地祝福李家爷爷生日快乐,祝福李氏家族兴旺发达,万世流芳。</p> <p class="ql-block">  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生日礼物奉上!这一天,天地吉祥,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不是故事,也不是事情的结局。过晌午午宴结束,当大家依依告别时,41岁的族书记李德松从吧台上取来六七盒的礼物,竟是当地特产__炸酱、酱驴肉、鲜大虾。</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们尤为感动。热情地邀请他们为代表的老家人到东北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次的寻根之旅暂做话别,但这足迹远远没有结束,一场续编族谱的责任才刚刚启动,但无论如何在李氏家族的功劳簿上,应重重地刻上这些人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  这真是“千帆竞发几经风雨几经浪,万马奔腾一路凯歌一路春”。才刚刚返程,来自李氏家族的各路信息“云集”而至,其中,最为耀眼的是《族谱续编》已于2019年由李氏家族的后人启动,因我们的举动,我的祖爷公公__李桂林(支)将隆重地汇入这本族谱,作为李氏家族十七世学良之妻,我见证了认祖归宗的整个过程,我钦佩家族的勇士们,我更愿意记录、整理这一路的家族故事,赏“风景这边独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续集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祭祖盛会 </span></p> <p class="ql-block">  跨越近200年,聚集28支,近200人,来自多个省市的李氏家族龙年(首届)清明祭祖大会暨家族认亲大盛会,于2024年4月4日在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子镇拉开了大幕!</p> <p class="ql-block">  精心的准备,周密的策划,家族盛会隆重祥和。</p> <p class="ql-block">  来自山东老家--山东省无棣县李家什坊店各院代表;来自老祖宗当年闯关东的落脚地--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子镇吴家坨子村西六合屯(原大树林子屯);来自吉林省双辽市、四平市、临江市、吉林市,辽宁省沈阳市、锦州市,鞍山市、大石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内蒙古赤峰市、海拉尔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北京市、天津市……各家族代表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p> <p class="ql-block">  没有尽头的“刨根问底”,聊不完的世纪亲情,抹不去的激动兴奋,亲不够的几代宗亲……</p> <p class="ql-block">  宏大的工程,家族的伟业,亲情的聚力……在亲情隔断了180余年后的新家谱隆重问世。家谱的主笔和作序作者乃是李氏家族十八世优秀代表李建阳和李建伟。</p> <p class="ql-block">  家谱中理清北迁祖李振基后的十四支!</p> <p class="ql-block">  为已故宗亲作序160余篇。</p> <p class="ql-block">  家谱中还记录了这次寻亲过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所发生的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  为完成这次寻亲之旅,家族组织者还惊动了吉林省双辽市那木乡派出所、吉林省双辽市那木乡村支部、内蒙古呼伦贝尔五九煤矿派出所、黑龙江省肇东市委党校及市档案馆、江苏省南京大学图书档案馆、河北省卢龙县文化馆、武汉聚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工程之浩大,步履之艰难,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八十几岁依然精神矍铄的家族长辈。</p> <p class="ql-block">  亲师生关系的家族兄弟。</p> <p class="ql-block">  家族中的同名同姓兄弟。</p> <p class="ql-block">  与老家亲人的再聚首。</p> <p class="ql-block">  “ 学”字辈的亲兄弟,“健”字辈的亲叔伯兄弟!</p> <p class="ql-block">  来自同一个太爷的堂兄弟姊妹。</p> <p class="ql-block">  来自同一个支的两代人……</p><p class="ql-block"> 世纪的盛会,亲情的奔赴,永远的家族烟火灿烂!</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准备都为了4月4日清晨那一声隆重的炮响。</p> <p class="ql-block">  早晨七点,几十辆汽车浩浩荡荡从刘家馆子镇向大杨树林子出发。</p> <p class="ql-block">  祭祖大会隆重!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宗亲的认亲大会,在最后一刻震响。</p> <p class="ql-block">  会场上人头攒动,时而侧耳倾听,时而掌声雷动,时而热情火爆,时而倾情告白……</p> <p class="ql-block">  五百年的李氏家族史,被李建阳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听得大家心潮澎湃,听的得大家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改变家族历史的一代人,烟火兴旺的李氏家族,谁能说这不是一场世纪盛会?谁能说这不是一次创举!谁能说这不是老祖宗的厚生之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