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蒙古语“站赤”

辽宁建平 刘志军

建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 刘志军 前一阵网上传得很火的一段视频,有位专家说,汉语的“站”(车站之站,非站立之站)来源于蒙古语的“站赤(Jamči)”。<div><br></div><div> 这两天放假得闲,查了一下,看到很多关于站赤的专业论述,多认为:<div> 汉语的“站”源于蒙古语 "Jam"的音译,蒙古语“Jam”源于突厥语“Yam”,而突厥语“Yam”源于汉语的“驿”。</div><div><br></div><div> 哈哈,“驿”这孩子,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变成了“站”,就连他妈都不认得他了!</div><div><br></div><div> </div><div> 可是现代蒙古语中的 ĵam 却已经没有了“驿站”的意思,而转为道路、途径之意,“邮递”则改用 örtege。而 jam的本意,就连好多蒙古族人都不知道了!<br></div><div><br></div><div> 跟“站”类似的的,还有 “福晋、章京、台吉”,本来是汉语的“夫人、将军、太子”;“武将”变成了“伟正、卫征”;“宰相”变成了“宰桑”;汉语被蒙古语或满语引用,又被翻译回汉语,搞得好多蒙古族人、满族人、汉族人都不知其意。</div><div><br></div><div> 出口转内销,蒙了多少人!</div><div><div> </div></div></div> 上面截图源自陈高华的文章,如下: <h1><font color="#ed2308"><b><i style="">转一篇网上的帖子:</i></b></font></h1> 《说文•马部》:“驿,置骑也。”“驿”字本义驿马,后意义衍生为置骑之所——“驿站”。但单称“驿”称或“邮驿”(李白《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今大举天兵,扫除戎羯,所在邮驿,征发交驰。”),现在日语里“駅(えき)”仍有车站的意思。 图上文字:葉柏壽驛(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拍摄的叶柏寿车站) <div><br></div><div><br></div><div>“站”出自蒙古语ĵam/djam,这也是古史上的常识之一。不过这个词最早很可能是蒙古人从突厥人那里借来的,突厥语中读yam——而突厥人的yam最初却很可能是从汉语“驿”移植过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日语中“駅”东京音读作eki,但其东北方言读作jegi。一般认为,蒙古语的j和突厥语y,在读音上经常可以互相转换,故此造成ĵam和yam的差别。<br></div><div><br></div><div> 不过或许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因为“驿”在古汉语中本来就是复辅音(王力拟音ʎyak)而东亚的驿站系统,毫无疑问最早是由汉人的中原王朝创立的,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战国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景公游少海,传驿从中来谒。”漠北各族借用此字也并不奇怪。</div><div><br>伯希和在1930年曾写道,北魏拓拔氏很可能是突厥族属。他的证据之一是《南齐书•魏虏传》里记载的,拓拔鲜卑的语言中,谓“诸州乘驿人为咸真”。伯希和把“咸真”还原为Yam-Tchin(今吴语、闽语、粤语中仍读咸为Ham),并认为这与突厥语中把驿马/驿金称Yam,驿夫称Yamdji是有同源关系的,并且与蒙古语的“站赤”显然有密切关系。俄语称驿村为Ям(Yam),驿夫为Ямщик(Yamčik)极可能也是蒙古征服时代突厥语的影响。</div><div><br>《鲁布鲁克东行记》第15章:“后者让我们走远道去见一名叫做驿站的官员,这样称呼是因为他负责接待使臣。”何高济注:“驿站(Jamian),在另一处正确拼作Iam,即Jam,马可波罗写作Yamb,实际是汉语的‘站’,不是人名。”何氏在这里的解释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似乎蒙古语的Jam倒是从“站”而来的。马可波罗写作Iamb,而非Yamb(参见《马可波罗行纪》卷二,第97章)。冯承钧注:“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现代蒙古语尚名驿传之所曰djam或dzam。意大利语iam可读作djam,则与汉语‘站’之对音合矣。”冯注在此有小失误,盖现代蒙古语中jam已无“驿站”之意(现代蒙古语中,ĵam却已经没有了“驿站”的意思,而转为道路、途径之意,表现“邮递”意的则改用örtege),倒是在突厥方言中yam仍保留这一意义。</div><div><br>翁独健在格鲁塞《蒙古帝国史》第一章注释中加按语云:“蒙古语谓驿站为Jam则是出于中国的站字,突厥语以Y代J,因此伯希和举出此字以为拓拔是源出突厥的佐证。”这句话的前半段是错误的,倒果为因;后半段其实也可以商榷,盖此并非最强有力的证据。如亦邻真根据同样的证据,认为鲜卑语后缀-čin是对表现族属有决定关系,据此推断拓拔鲜卑语理应与蒙古语更接近(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div><div><br>正因作为“车站”意的“站”是一个外来语,故此在一些保留古音比较多的方言里,其读音和“站立”意的“站”,是读音不同的。大致“车站”之“站”,各地都读与zhan或jam近似的音(福州话读yam),但后者,上海话一般不说“站”,而说“立”,崇明话读gei,福州话/闽南语读khiā,广府话读kei(本字当作“企”或“徛”,《广韵:“徛,立也。”)。</div><div><br>汉语的“站”,现在是一个常用字,但它和“做”一样,是一个相当后起的字,不见于唐代以前的文献(因此日文也更不可能引进这个外来语了)。较早见于宋朝丁度的《集韵》,但意思却是“坐立不动貌”,并无现代汉语最常见的“站立”或“车站”的意思。如秦少游《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宋时显然不可能用“站”来替代上述的“驿”字。</div><div><br>元代以“站”来翻译,或许也是因为这个俗字当时还比较冷僻,不致使人误解。《元史》志表总序:“元制站赤(ĵamči)者,驿传之译名也。”但正因此字是蒙古语读音,到明初朱元璋恢复汉人衣冠,矢志去除北虏风习,洪武元年又将通用的“站”字改称“驿”。但沿用成习,“驿站”连称也已成为常用短语,百姓口语中仍称“站”,甚至明末奏章中也有用“站”。如《水浒传•楔子》:“ 洪太尉 次日早朝,见了天子,奏説:‘ 天师乘鹤驾云,先到京师,臣等驿站而来,才得到此。’”“清代在各省腹地所设称“驿”,而军报所设称“站”;但一般通称“站”(参见《词源》“站”条)。满语“驿站”也一样自蒙古语借入,今黑龙江佳木斯,即满语驿站而来。1931年后,日本在东北也改站称驿,但行政措施始终行不通。</div><div><br>综上“站”很可能是“出口转内销”的词汇,类似满语的“福晋”、“章京”、“台吉”等词汇。<br></div> <h1><font color="#ed2308"><b><i>再转一篇网上的帖子:</i></b></font></h1><div><br></div>方龄贵《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对“站”字有详细考证,认为来自蒙古语。<div><br>方龄贵指出,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写成“蘸”:“置蘸之法,则听诸酋头项自定差使之久近。”</div><div><br>宋末元初方回《姑苏驿记》写成“站”:“旧姑苏馆今改为驿。若姑苏郡、姑苏台皆一新之。新之者谁?嘉议大夫、平江路总管、真定董侯也……大徳五年辛丑七月朔,淮浙闽海溢动百里,潮高数十丈,为患巳甚,而苏之飓风尤恶……首新郡治,继及姑苏驲。曰馆,曰驲,曰站,名虽三而义一,新三站而其地一。马站曰光远,傍为思政亭,水站曰宾贤,傍为通波亭,以至递运站,鞍韂舳舻,仆从烝徒之需,无一不饬。”此处之“驲”指驿站。大德五年是1301年。</div><div><br>《汉语方音字汇》苏州“站”(车站)zE阳去,温州dza阳去,声母犹是浊音,与“蘸”或“站”(站立)有别。其他南方方言“车站”的“站”声调大多来自阳去,也与“蘸”有别。如广州“蘸”tsam阴去,“站”(车站)tsam阳去。梅县“站”(车站)tsham去声,当地只有一个去声,但“站”(车站)声母送气,可见来自阳去,附近的河源“站”(车站)就是tsham阳去。</div><div><br>“站立”的“站”比“车站”的“站”出现时间要早,见于唐代。北宋《广韵》陷韵陟陷切收“站”字:“站,俗言独立。”时间在《广韵》之前的蒋斧藏本《唐韵》陷韵都陷反也有“站”字:“站,俗言独立。”蒋斧本《唐韵》是个残卷,仅存去、入二卷,且去声不全,属于唐代天宝本系统。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裴务齐刊谬补缺切韵》陷韵未收“站”字。依蒋斧本《唐韵》体例,若是新加字,会在每纽第一字之下标明几加几,而蒋斧本《唐韵》都陷反小韵下径标“二”,可见“站”不是蒋斧本《唐韵》所加,而是依据其他底本而来,时间更在天宝之前。</div><div><br></div><div>楼上提到蒙古语的“站”来自“驿”,方龄贵《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也提到类似观点:“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突厥语之yam,乃源于汉语的‘驿’字。”方龄贵只是提了一下,而无具体论证。“驿”中古收-k尾,变成双唇韵尾比较奇怪,虽然南方有的汉语方言确实存在少数收-k尾的字现在改收-p尾的现象。如福建宁德“脊”tsep阴入。</div><div><br>《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元年九月,“甲寅,诏改各站为驿”。朱元璋的命令没有成功推行,老百姓习惯了用“站”,后来大臣的奏章中还是出现“站”字。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癸丑,户部言运解州池盐,计其路程,自河口杨壶站至淮安白萍站共二十七站,每站一百里,当用船二百七十艘,次第接运至京仓收贮,宜令工部造船,刑部都察院发囚夫往运。从之。”<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