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池州齐山图及齐山山名源考

池阳隐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齐山山名源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山山名称谓,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说法。其主要有“山势相齐说”、有“齐映山名说”、有“齐山改池山说”。到底“齐山”何故称齐山,现求证如下,供读者思之,以解其疑,定其山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山势相齐说。清《齐山岩洞志》载:“齐山,在池州府城南三里许,高四十寻,周围十里,三面临湖,有十峰十馀,其高相等,故名曰‘齐’”。查阅历代池州《府志》、《贵池县志》及《舆图志》、《一统志》,凡山川“齐山”条目下,均有此说。明黄文焕游齐山,认为:“旧称齐山相齐,故名‘齐’,而其义未详,予为阐之,凡有五义:“山南、北胜虽连,成峦实各起枝分十二、三,宜从峦分名,而往还细睨,体名卑伏,无一特耸者,一齐也;巅形皆圆如覆釜,无一斜者,二齐也;势之大亦相等,无一尤大者,作兄弟观,不作主辅观,三齐也;峦各逞石,不持土,四齐也;俱实其外,虚其腹,无处非洞,或未经辟,或辟而复塞,五齐也。”黄游齐山有《齐山小九华》诗和《齐山游记》传世。此说应当可信。“山势相齐”之说,传之甚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齐映山名说,山以齐映姓氏命名,此说始于宋。据史载:宋王哲嘉祐中以学士出知池州,著《齐山记》。《记》中有“唐刺史齐映有善政,尝好游,因其姓名齐山。”可惜王哲所著《齐山志》早佚,今所见上述文字乃清嘉庆(1805)年间刊印的《齐山岩洞志》所记。未见王哲《齐山志》全文,对于考评齐山名源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在王哲任知州期间,曾任宰相的司马光造访池州,游齐山,有《齐山呈学士》诗:“昔闻齐刺史,置酒升绝献。其人有惠政,嘉名自兹远。”宋有“铁御史”之称的吴中复,至和年间六月至九月出知池州,因钟爱齐山,尝游之,并留《齐山》诗于上清岩:“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南宋曾任宰辅的周必大在《游山录》中称:“齐山得名,映罢相,历江西观察使,地(池州)旧隶江西,以映得名。”明代,著名理学家,兵部尚书王守仁游齐山作《齐山赋》,序中云:“唐刺史齐映尝刺池,亟游其间,后人因以映名之。”……正是宋明时期名贤名宦持齐山为“齐映山名说”,其流传影响后世。清乾隆年间编纂的,集中国文献之大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也将“齐山因齐映而得名”而留成于书中。使其后数百年所著之书,凡有池州“齐山”名目者,均以“齐山因齐映而得名”冠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齐映山名说”历来遭到学者质疑。因为此说的关键:齐映是否任过池州刺史。据史载:齐映并未任过池州刺史。宋代著名学者欧阳修所纂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中有齐映传:齐映是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人。进士出身,一生仕途复杂,任过河南参军、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御史中丞,中书舍人,拜平章事,进阶为宰相。后贬蘷州刺史,又转衡州、洪州刺史、桂管观察史、江西观察史,贞元十一年卒。观其一生履历,恰恰没有任过“池州刺史”。那齐映任池州刺史之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据安徽省博物馆馆长,文史专家李晖先生考证:此说最早出于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碑记目》第一卷池州碑记里的“大厅壁记”中。“记”中有:“元和八年齐映为(郡)守日建”字样。对于碑记中的这一错误,同是宋人的李璧就指出,这是误记。他纠正说:“池州郡牧题名有齐照,当是以此得名也。”齐照何许人也?《新唐书》的“宰相世系表”中有:“齐照,池州刺史。”再查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有:“齐照,仓部郎中、池州刺史”的记述。在《池州郡牧题名》碑刻里,也有“齐照”的任职题名。齐映与齐照,同属高阳齐氏,论辈分,是一对族兄弟;论排行,齐映是兄,齐照是弟,对于“池州刺史”,人们一直错将弟“冠”兄“戴”了。清词赋家吴国铎在《齐山奇石铭》中就直陈:“夫人标地异,山自齐照以锡嘉名”的结论。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齐映从未任过“池州刺史”,史据确凿,明白无误。按理讲,早就应当将齐山得名由“齐映山名说”改为“齐照山名说”。然而从古至今而未改,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原因有四,其一,迷信“名贤名宦”和“文献”的权威思想,根深蒂固,久之成习。即使“传错”,也是古来如此,无需更改。其二,齐映官至宰相,其名显赫,中国从“官”心理甚重所致。为此,宋以后池州历代《志》书将齐映齐照任池州刺史职并列《志》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处置办法。不管齐映还是齐照,齐山姓齐不会错。其三,《乾隆池州府志》秩官表语:山以齐映名,其说始于宋……是齐山漫岩南崖有石刻“齐山”二字,传系齐映所书。想必宋时石上衔名未其剥蚀,故见之题咏,未可遽以非。这是说:齐映曾为齐山首书“齐山”两字,故“齐山因齐映而得名”。其四,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理由当为清代诗人曹有为语:“问名何义,乃肇于唐,有刺史曰齐映,其政治则流光,人之云远,民不能忘,名其山以姓名,示所劝于官方。或云弟照曾守池疆。苟无忝于片石,又何分乎棣棠?”其义不言自明。这就是未改“齐山因齐映而得名”的真正原因,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齐山为“池山”说。始于明黄道周,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左右,到池州,游齐山。改齐山为池山,赋诗数首。据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吴非在所著《齐山歌》中称:过去丁煜公曾见过黄道周改齐山为“池山”的诗文,现已失佚。其文字仅存《阻雨泛舸池山》数绝句中。但墨迹仍在。齐映未任过池州刺史,又没有到过齐山;齐山十余峰相齐,又不能括全山之胜。黄道周改“齐”从“池”,意义更清楚。改“齐山”为“池山”。吴非云:“‘池’,沱之俗书。江水出岷山,东别为沱,于它之声与意兼焉。故《诗》曰‘江有沱’,又穿地钟水之弥,故‘池沼’之‘池’从‘沱’。池州频江水所钟,知称贵池,而后秋浦,而后池州,‘浦’亦‘池’意也。齐山周十里环以湖,如处池中,夏秋浸溢,仅山南半里不受水,犹池之水周府城二十馀里,惟西南二里许少间耳。齐山之名池山,义胜也。”接着吴非一发不可收,其歌曰:“齐山立名说既久,何人探奇辩今古?几十百年但相沿,漳浦先生义别取。即以池称有妙理,推原所自毋忘水。以水名山山益奇,不历四面谁则知?赏心赋诗诗已逸,遂与此翁将终辞。我更作歌胡为也?以告将来游山者。”黄道周、吴非所得“齐山”为“池山”之说少为人知。一是齐山之名相因成习,二是齐山水势渐枯,“登泰山而望海,登齐山而望江,天下江海胜景尽矣!”的风光,早已不再现。改“池山”之说,早以弹出游山者的视野。故传之者甚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齐山山考一云:“齐山,高四十寻,周围十里,有峰十馀,其高相等,故名曰‘齐山’;一云唐齐映刺池州,有善政,因以姓名其山。二说并存,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来源中安在线</p>

齐山

池州

齐映

刺史

齐照

任过

山名

得名

相齐

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