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早期阶段需要氧含量1%~3%的低氧环境,出生后体内的大部分细胞仍然生活在低氧环境中(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在体内经历的氧分压相当于1%~6%),因此演化塑造了包括人在内的现代脊椎动物自带的、针对一定范围内高氧的防御机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25%~30%的氧浓度下,人体不会受到什么直接损伤,基本上不会出现“老化得更快”的问题,但生活中要小心火灾与爆炸。如果你的“长期”是指一生,随着年龄增长,此人防御氧气的能力会徐徐下降,其衰老过程可能比常人快,最终缩短他的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高氧环境中,人体内的抗氧化酶水平会被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上调。实验证明,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和肉瘤激酶可以调节暴露在高浓度氧气中的内皮细胞的NADP氧化酶活化。</p><p class="ql-block">一些转录因子也被证明可以激活细胞产生具有抗氧化保护功能的分子。</p><p class="ql-block">这个人的呼吸频率可以比生活在21%大气氧含量的时候缓慢一些,进行体育运动时的呼吸频率也会慢一些。他体内各种细胞的化学反应会针对这氧含量出现少许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用在这里列举并不会在该浓度下发生的氧中毒之类问题。</p><p class="ql-block">25%~30%是石炭纪到二叠纪中期曾经出现过的大气氧含量,石炭纪到二叠纪还可能一度出现32%~35%的大气氧含量。30%以上的大气氧含量氧气水平可能允许动物在地球上的任何高山顶部轻松地呼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