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遗忘的中亭街(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只是一叶红(拒私聊)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小时候,家离中亭街很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条街道。我熟悉它的每个角落,喜欢它特有的平民气息,甚至和许多“老福州”一样,可以絮絮叨叨地历数它的许多往事,美好的、沧桑的往事。历史可以过去,但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因为它毕竟真真实实地存在过。</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亭街南起福州解放大桥的十字路口,北至小桥头,长400余米,宽12米,是福州市区南北走向的主要街道之一,自宋代以来就形成集市。南来北往的车辆日夜通过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昔时,这里金店林立、鱼芽相连、棉苎夏布比比皆是,苏广百货,绸缎布匹、南北京果、书纸文具、钱庄当铺、中西药品、化工颜料、香烛纸箔、糖果蜜饯、罐头水酒、烟酒商店、陶瓷孩器、菜馆饭店……,三十六行应有尽有。这里随意列举几个行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当时,以装潢讲究、经营苏杭上等绸缎布匹的同春绸布店,黄恒盛绸布店尤为著名,店中货源相当充足,再加上花色品种多,深受客户的青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营各省茶叶的“一枝春”茶叶店,店中茶叶品种不下上百种,有散装的、盒装的、罐装的、瓶装的。顾客来到这里可以挑选自己满意的产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恒生当店是福州当店行业的“大哥大”之一,店中业务繁忙,收入颇丰。投资额有二万八千五百银元的瑞成当店规模也不算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设钱庄的店号有福余、恒泰、公裕等九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营笔庄的店号有王大美笔店、张文祥笔庄分号、中国毛笔社。由于昔时钢笔很少,人们写字居多使用毛笔,再加上制作成本低,因而笔店生意也很兴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设书纸行业的店号有咏南堂、芸成堂、中心书纸店,各店经营业务各有千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设中药行业的店号有四省中药店、同仁中药店、恒济中药店等七家,其中开业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四省中药店,店堂宽大,五十多年店址店号都不变,它经营着数以千计的川、藏、陕、滇的四省正宗药材,故以四个省地名为店号,药店招牌由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佑任亲自书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营颜料行业的店号有隆丰、昌隆等六家,颜料店中经营着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各种颜料,业务大小不分上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设陶瓷行业的店号有东成、敦记、德成等六家,其中仙游人开设的东成碗店店堂为最大,业务范围最广,生意最兴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设雨伞行业的店号有杨常利、卓常和、潘福利等五家,其中杨常利号雨伞选料最讲究,工序严格把关,加工细致,刷油光滑,该店创设于1925年、1931年、1933年、1935年曾三次参加巴拿马,莱比锡、芝加哥国际雨伞博览会并获得奖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设棉兰夏布的店号有仁和、泰丰、乾丰等十九家,其中仁和棉苎店历史最悠久,业务范围最广,是全市棉苎店最大的店堂之一,由于仁和店号的出名,故旁边的小弄也取名叫做仁和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业于清朝末年的德馀南北京果行(店),这家店历传四代,店址和招牌都不曾变,由于该店老板熟悉南北货,再加上经营有方,故店中生意特别兴隆,该店货源充足,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开业于清朝初年的大同烛店,创始人翁学钦,浙江平阳金乡人。该店所制北烛,色泽兼优,选用上等洁白的皮油、川蜡,皮面颜色均用优质草红,烛心用隔年特制的灯芯,并以金箔在烛面粘贴成龙凤等图案。各道操作工序严谨细致,制成后还要陈贮于地洞内,使质地难溶,色泽鲜艳,久存不变形,深得顾客信任。过去鼓山涌泉寺,传统习惯每年都要向大同烛行定制一合二十斤重的大北烛于正月初一这天,燃供在大雄宝殿之上。福州及近县的男女结婚,必用大同的龙凤烛,老年人过生日必用大同的红寿烛,尤其沿海渔民更喜购用,因大同北烛不漏油,大同北烛享誉三百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亭街还曾是全省金银首饰最集中的地方,这条街中金店的店号有48家之多,其中祥慎、久祥、老凤祥、老天宝称为中亭街金店中的四大金刚,在金店林立的中亭街,黄金的成色一家更比一家好,竞争能力非常激烈。消费者有云:“走东街,闯西街,买金要去中亭街”的顺口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亭街还有好几条弄是以工种和职业而命名的,诸如麻油弄,这里因专业开小磨麻油作坊兼营麻油而得名的,又如灯笼弄,也是专门制作各种灯笼、高照等营业而得名的。铁线弄因专制铁丝、铁线、鸟笼、兔笼而得名的。1956年公私合营后这里的私人商店有的联合经营,有的归口生产,有的迁移地址,有的关闭转并,所剩无几。上世纪九十代,又经历了一次大的道路扩建拆迁,一些百年老店纷纷撤出了中亭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中亭街,已今非昔比。那些名为“百龄”、“德徐”、“四省”、“天一”等一些老字号的百年老店已难觅踪影,而代之以“麦当劳”、“肯德基”等一些舶来品,售卖各种品牌手机、电子产品的商家还有服装店充斥其中。时代进步了,而我们的记忆却留在了老地方。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还是不幸?</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