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福建旅行记</p><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八闽行,疫情阻我难启程。</p><p class="ql-block">遥望彩云南来飞,了却心愿脚步声。</p><p class="ql-block">丹山碧水育红袍,岩韵芝兰幽味好。</p><p class="ql-block">松竹相伴茶垄秀,大地指纹冠名巧。</p><p class="ql-block">官帽威威一座峰,为官不易知头重。</p><p class="ql-block">玉女峰婀伴君室,家国两肩勤与慎。</p><p class="ql-block">朝圣朱子五夫镇,犹听古韵读书声。</p><p class="ql-block">东岳泰山登高极,五夷山麓新学生。</p><p class="ql-block">汉唐古镇宋易名,金溪江流湾泰宁。</p><p class="ql-block">尚书豪第五福堂,书香门第入翰林。</p><p class="ql-block">泰宁古城雕塑群,青铜幽幽二千年。</p><p class="ql-block">孝悌忠信有传统,农桑嫁娶鼓乐鸣。</p><p class="ql-block">丹山碧水上清溪,竹筏悠悠三十里。</p><p class="ql-block">筏进峰挡疑无路,峡廻水转景更丽。</p><p class="ql-block">沙县小吃响九州,风味独特做功优。</p><p class="ql-block">小吃城内坐无虚,香飘四溢人声稠。</p><p class="ql-block">红军之乡誉长汀,献身报国不畏殇。</p><p class="ql-block">开国将军一千六,长汀籍士一十三。</p><p class="ql-block">汀江流翠绕古城,堞楼危危迎署晨。</p><p class="ql-block">古巷拥仄石板幽,对街开窗手相逢。</p><p class="ql-block">浴血奋战松毛岭,五次围剿终失利。</p><p class="ql-block">十送红军二万五,中夏军民心交切。</p><p class="ql-block">古田决议党管枪,有别军阀组织新。</p><p class="ql-block">主席擎起工农旗,不忘初心永向前。</p><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有老街,仿建古风且不赖。</p><p class="ql-block">人行石板脚有声,店家骑楼迎客来。</p><p class="ql-block">新式佛堂普照寺,建筑风格已迥异。</p><p class="ql-block">一改寺庙红与黄,颠覆认知彰新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建行景点记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地指纹 太王峰 王女峰 五夫古镇 泰宁古街 尚书巷 尚书第 泰宁雕塑群 上清溪漂流 沙县小吃文化街 长汀古城 长汀博物馆 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 松毛岭战役纪念碑 古田会议纪念馆 漳州古城老街 普照寺</p> <p class="ql-block"> 心在飞云在追</p><p class="ql-block">春雷惊醒蛰旅人,仰望彩云闻雨声。</p><p class="ql-block">久慕八闽人文秀,不惧疫情步旅程。</p><p class="ql-block">都市肆意喧尘嚣,山川豁荡气象丰。</p><p class="ql-block">我愿翩然云中鹤,携风着雨抚青峰。</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6日于高铁</p> <p class="ql-block"> 远方有多远?白云告诉你,远方在何处?那一抹彩云带你去。心心念念的福建行从乘上高铁始(南京南至南平市)开启了环福建12天旅行。随着疫情的缓解人们旅游欲望开始释放,不仅价格上扬,旅行者很多。我们第一次去福建旅行,报团后做了前期功课,对所到景点进了书面认识,查阅资料增加了认知。回宁后通过编辑《福建旅行记》又进一步加深了认识,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所谓“大地指纹”是指一垄一垄青翠欲滴的茶园沿着小山丘一圈一圈地盘向山顶,如人指纹一般。这是茶农的杰作,他们不愧是“修理地球工程师”,他们是生活中的诗人。</p><p class="ql-block"> 大地指纹</p><p class="ql-block">碧水丹山育红袍,岩韵芝兰幽味好。</p><p class="ql-block">松竹相伴茶垄秀,大地指纹诗意巧。</p> <p class="ql-block"> 走进茶园,那扑鼻而来的清香飘然而至,让人陶醉,让人清心。随着春姑娘微笑着悄悄地来到八闽大地,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唤醒了冬眠的茶园,茶苗探出了脑袋,长着细细的、白白的绒毛,左看右看满山春色,嗅嗅雨后的泥香,顿觉精神百倍,在春风催促下伸伸懒腰,似乎在向松树大哥和翠竹姐姐说,我醒了我要拥抱春天,于是乎,小芽慢慢地长大了,翘着小嘴巴向着太阳,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 闽西北山区,山高林密沟溪纵横,雨量允沛。属海象沉积岩的红色丹霞地貌,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闽西北盛产享誉世界的大红袍茶,其制作工艺特殊历史悠久。据了解闽西北在明清时代就是南方茶叶之路的起点。现成为武夷山旅游的耀眼名片。茶叶的生产当然离不开茶园。那一垄一垄翠绿的茶园,多为横向布列,很有韵味,特别是一圈圈围着山丘由底向顶,如人的指纹一般,令人遐想,特有诗意,有人冠以“大地指纹”,美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 翠绿的茶树挨着茶树,参差错落勾勒出茶园自然圆润的曲线,给山丘绣织了美丽。修剪过的茶树拘束而谨慎,显得教养十足,彬彬有礼,似士兵列队,整齐轩昂。函养了一冬的茶树,生出宽厚深绿的茶叶,把修剪刀痕遮掩了起来,露出浓郁的绿,沁人的香。枝丫上露出雀舌般的新芽,嫩得腻人,翠得欲滴,我们抚摸着绿,嗅着香。看到的是春天的绿,感受到的是自然的美。醉乎?忘情乎?疲劳顿失,心旷神怡,照像留影,下山吧,导游在催,我们一步三回头地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 山野空旷,清泉潺潺,不知名的鸟儿呜叫的悦耳动听,难说它们也陶醉在青垄之间。采花的蜂蝶嗡嗡唱歌,想必它们也是忘情的,采茶姑娘纤指不停地在茶垄上舞蹈,清溪欢腾着一路小跑奔向远方。自然和谐荡漾在翠绿的茶园里,钟灵毓秀,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山万绿茶垄秀,远离尘嚣心幽幽。</p><p class="ql-block">携手走进大自然,溶入青山何来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王峰又名官帽岩,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有“仙壑王”之称。 玉女峰是武夷山典型的柱状山之一,宛如比肩俏立的玉女。大王峰与玉女峰隔岸相望,像一对脉脉情人,也许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发了骚人墨客的丰富联想,于是绘影绘声地编出了大王与玉女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大王峰与玉女峰</p><p class="ql-block">威威大王一座峰,守护玉女岁月中。</p><p class="ql-block">不离不弃永相伴,海枯石烂爱无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夫镇与朱熹</p><p class="ql-block">朝圣朱子五夫镇,犹听兴贤读书声。</p><p class="ql-block">孔孟之道流千古,朱熹理学始南宋。</p><p class="ql-block">邹鲁渊源播九州,诸子闪耀百家盛。</p><p class="ql-block">东岳泰山登高极,五夷山麓新学生。</p> <p class="ql-block"> 五夫镇坐落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始建于晋代中期,原叫五夫里,是朱熹的故乡,也是朱子理学的形成地,镇上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五夫镇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 走进古街,第一感觉是古朴悠远、干净整洁。穿行在鹅卵石、青石板砌成的小巷中,两边的古墙伸手可摸。这里到处都是朱熹留下的痕迹,著名古迹有朱子巷、兴贤书院、紫阳楼、朱子社仓、朱子家宴等。</p> <p class="ql-block"> 五夫镇是最能集中体现朱熹功业的地方。这条古街虽经千余年的世故苍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并保留着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在千余米长的兴贤古街,仍居住着近千人口,保存着大量的古宅,这些老宅也赋予了更浓厚的文化意义。朱熹早已入古,然而文化并未就古。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传承的,这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之所在,也是文化自信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五夫镇古迹众多,兴贤书院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武夷山获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就有兴贤书院的功劳。书院门楼屋檐顶上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至今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五夫镇有“邹鲁渊源”之称,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早在晋代即有蒋姓朝官五大夫,南唐时有上大夫池繁禧、大将查文微居此。后唐金吾上将军刘翔看中五夫地方之胜,携家迁居五夫,历世不移。宋代鼎盛时期,名人学者云集,群贤荟萃,工商仕农极为昌盛繁荣。理学先儒胡安国一家五贤,刘氏宗族三忠一文,抗金名将吴玠、吴璘;一代词圣柳永等,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为五夫留下深远的历史影响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学、著述、办学授业、生活达50年,使五夫成为朱子理学的摇篮,留下众多的理学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 朱熹塑像广场正面有大片的油菜花田,有为游客准备的摄影设施,走一走看一看拍照留影,也不枉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驻足绿田纸伞,蓝天白云远山。</p><p class="ql-block">依桥小憩留影,定格美丽灿烂。</p> <p class="ql-block"> 泰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三明市泰宁县,属山地和丘陵地貌,县内海拔最高达1700多米。区域内自然生态良好,神奇灵秀的水上丹霞,深邃幽静的峡谷曲流,遍布幽奥的丹霞洞穴,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柱景观,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体系。泰宁被地质学家形象地称之为“碧水丹山大观园”、“峡谷洞穴博物馆”、联合国教科组织专家评价其为“中国地质公园的样板”。</p> <p class="ql-block"> 泰宁因有尚书巷而享有文化名城之誉,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巷,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邸就坐落在此。尚书巷经过多次修缮,把地方习俗、商业市井、旅游风情和人文景观联结起来,走在这里,给人一种入古复出的感觉。“尚书巷”的背面牌匾为“绣衣坊”,是当年制作上乘“绣衣”的场所,这种“绣衣”只有政府官员才能穿得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泰宁-尚书巷-尚书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唐古镇宋易名,金溪江流湾泰宁。</p><p class="ql-block">一门走出四进士,隔河高榜两状元。</p><p class="ql-block">尚书巷中九举人,四世一品李春烨。</p><p class="ql-block">地杰人灵耀一方,激励后生登高嶺。</p> <p class="ql-block"> “尚书巷”里面最核心的建筑是“尚书第”,尚书第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府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120多间房子。俗称五福堂。气派宏伟,设计科学,布局严谨,符合中国民宅的风水学,高墙大院,防火隔断,水井设置,雨水出流自有一套系统。建成300多年来至今毫无损失,是一座典型的泰宁传统“三厅九栋”形式排列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尚书第”座西朝东,南北长87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5220多平方米。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门进出,北端进门设仪仗厅、接客厅。甬道设五重门楼,全宅门额都嵌刻石匾。尚书第所在的胜利街是城里唯一留存的古街,保存着大片明代住宅建筑群。有明代的水井,水井井圈上刻有“隆庆”、“万历”等年号字样。</p> <p class="ql-block"> “尚书第”长长的甬道共设有五重门楼,各个门额上都嵌有石匾,从南端起分别题刻着“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至今都保存完好,实属难得。</p> <p class="ql-block"> 泰宁县城边有一主题为“千年赋”的青铜雕塑群,有19组浓缩反映泰宁千年历史人文精华的大型青铜雕塑。雕塑记录了泰宁从战国末期至红军长征北上近2200来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目前国内县级首创和全国最大的青铜雕塑群。青铜雕群由67个人物、10头牛、1口井及5匹马组成,浓缩再现了泰宁县虹彩斑斓的科举盛事、民俗风情和人文创举,具有丰富、深厚的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值得细看。雕塑群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张立旗先生创意、设计、铸造。</p> <p class="ql-block"> 青铜雕塑群矗立在金溪河畔,是泰宁文化公园最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吸引着大量游客观赏。公园建筑于泰宁县城东洲桥沿河边属开放式。雕塑群充分展示了民族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历史故事,市井生活,社会百态等等,泰宁青铜雕塑为目前国内县城级城市首创。令人叹为观止,堪称经典,奇迹再现,为完美点赞。</p> <p class="ql-block"> 泰宁雕塑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彰显历史雕塑群,悠悠长史文化兴。</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至现代,靑铜幽幽金溪边。</p><p class="ql-block">农桑嫁娶读书声,孝悌忠信传文明。</p><p class="ql-block">青铜铸就千年赋,十送紅军鱼水情。</p> <p class="ql-block"> 上清溪漂流是上清溪旅行的核心项目,四季可行,溪流两岸风光非常秀美。整个上清溪有99曲、88滩、77弯、66峰、55岩、44景、33里,让游人饱尝漂流乐趣。以“妙在原始,美在自然”而享誉“华东第一漂” 。</p><p class="ql-block"> 上清溪漂流</p><p class="ql-block">丹山碧水上清溪,竹筏悠悠三十里。</p><p class="ql-block">山穷水尽疑无路,转过一湾景更丽。</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清”是道家用语,义为“仙境”,可见上清溪有多美。上清溪在泰宁东北部,大金湖上游。深山峡谷,最窄处仅容一筏穿行,所以称为“巷谷”。赤壁丹崖使溪流成歪歪扭扭的曲线,整个漂流段人迹罕至,森林茂密,方圆几十里内仍保持原始状态,形成弯多、滩急、潭深、山高、林密、峡逼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 从上清溪上游乘筏顺水而下,竹筏曲曲折折穿梭于深山峡谷及幽林之中;水面最宽处不过20米,最窄处仅容双排通过。一路上,趟浅滩,越深潭。两岸丹霞耸起,清波荡漾;峰回水转,怪石林立。主要景点有“鲤鱼跳龙门”、“金钟长鸣”、“五老看仙”、“阳光三叠”、“孔雀开屏”、栖鹰崖、落霞壁和“海市蜃楼”等。每到一处景点,船工就说起此处的历史掌故和传说,话语风趣幽默,时而插科打诨,时而即兴唱歌。此时此刻,超脱凡俗,不亦乐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清溪漂流之魅力</p><p class="ql-block">九十九曲绕天庭,八十八滩鸟长鸣。</p><p class="ql-block">七十七弯如一梦,六十六峰紫气凝。</p><p class="ql-block">五十五岩流水迹,四十四景皆空灵。</p><p class="ql-block">三十三里曲折道,红崖丹山猴攀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清溪漂游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享受原始野性的漂流之乐,更能目不暇接地欣赏到妙趣横生的自然奇观,感受“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无限灵趣。红色丹霞绝壁上有众多自然风化的石窝,在高处绝壁石窝中有大型猛禽的巢穴,瀑布飞流,更有潺潺流水。听船公讲在夏季会有很多蛇生活在溪边和石窝里,我们去时季节尚早未能眼见。</p> <p class="ql-block">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原黄河流域中华饮食文化,在民间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经济实惠著称。中原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原人民的多次南迁传播到沙县,使沙县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汇集地,这是沙县小吃闻名全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每年12月8日吃货们可提前前往,听说旅馆和餐位较紧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沙县小吃城</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全国小吃沙县优,风味独特香九州。</p><p class="ql-block">身临其境小吃城,琳琳满目人声稠。</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中原战乱众迁徙,客家文化独一支。</p><p class="ql-block">越过长江达南洋,客居他乡望北祠。</p> <p class="ql-block"> 沙县吃货们的天堂。沙县小吃文化城是国家4A级景区,沙县小吃集团餐饮连锁总部坐落于此。这里小吃品种多,风味正宗,小吃门店就有三、四十家。这里小吃店每天都是爆棚满满的景象,特别是沙县小吃集团旗下的莫哈瓦沙村店。“莫哈瓦”沙县人释意为“没得说”。当您走进店里,就会懂得店家取这店名的底气。我们的导游小哥将我们的午餐安排在莫哈瓦,每人30元(自费),有10道小吃品种每人一品,也就是说我们30元品尝到10道小吃,游客们很是开心。</p> <p class="ql-block"> 长汀县博物馆位于长汀县城关汀州镇兆征路41号,管辖着县境内六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中央红色医院旧址——福音医院及毛泽东休养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辛耕别墅;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旧址——云骧阁;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刘少奇旧居)——张氏家祠。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县级博物馆。馆内设有《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共和国闽籍将军馆陈列》、《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陈列》等四个基本陈列室,是红色旅游基地。</p> <p class="ql-block"> 长汀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资料13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00余件。作为县级地方性宗合馆,除担负文物资料的征集、保管、陈列宣传、历史研究工作外,还肩负了全县文物保护管理的双重任务。长汀是红军时期闽西北中央苏区的政治中心,所以有大量的红色基因,是红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长汀县革命旧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3月至1933年11月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曾先后到闽西长汀从事革命活动,创建了长汀红色区域。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1932年3月成立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同志在长汀县水口乡梅迳村不幸被捕。第二天,被押往上杭监禁。5月9日,又从上杭押送到汀州(今长汀县城)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部。6月18日晨,瞿秋白在罗汉岭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瞿秋白在汀州狱中度过了不寻常的40个昼夜。</p> <p class="ql-block"> 闽西北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根据地,与江西的瑞金连成一片,所以说闽西北人民为新中国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汀有红军故乡之称,培育出不少开国功臣。福建共走出83名开国将军,这些开国将军大多出自闽西,闽西籍的开国将军又多出自龙岩市(长汀归龙岩市管辖)。据统计1955-1964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军衔的龙岩籍共68位开国将军,其中长汀籍13名。他们是:杨成武、傅连暲、叶青山、刘 昌、吴 岱、何廷一、张日清、林接标、罗洪标、钟 池、涂则生、涂通今、彭胜标。</p> <p class="ql-block">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城,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被称为“福建西大门”。汀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国家AAAA级景区,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汀江流翠绕古城,堞楼危危迎署晨。</p><p class="ql-block">古巷拥仄石板幽,对街开窗手相逢。</p> <p class="ql-block"> 汀州,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设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它七府构成了福建八闽。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间,长汀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长汀古街上遍布着油盐铺、豆腐店、打铁铺、剃头店、裁缝店等。时至今日,各行各业依然生意红火。整个古街都是些木头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有规模宏大,有小巧别致,但都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精美别致。基本保留着明清时期些面貌,你看理发店里古老的坐椅,这在别处是看不到的,真想去坐坐理一次发,只是头发不长而作罢。</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时期,因特殊地理位置,长汀一度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抗日的战略要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5年2月2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在长汀设立办事处。飞虎队一个支队的地勤、航空人员100多人移驻长汀县城,成为东南前线唯一的空军基地。</span>美国空军“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的率领下,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为抗日和保护长汀这座古城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美国与我们关系不洽,但我们不应忘记“飞虎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汀州古城墙,依山傍水,环抱全城。它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龙山都圈进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独具的特色,犹如挂在观音菩萨脖子上的佛珠,所以有“观音挂珠”美誉。</p> <p class="ql-block"> 长汀古城与凤凰古城并称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但与张扬的凤凰古城的不同,它含蓄低调、安静美好,透着一种从容自若的底气,仿佛在说:你来与不来我就是我,千百年来,我都在这里。长汀古城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古称汀州,简称“汀”,与福州、泉州、漳州、建州并为福建五大古州府,也是五州中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房一屋都透着历史的韵味显出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到:“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汀州古城从此走向全世界。我们有幸来长汀旅行,不仅感受到长汀的历史久远和文化的沉淀,更能感受到长汀人的纯朴与好客。那一一声你好,把你带进不同店家,你可以随便看随便问,也可以聊聊你感兴趣的事,不在乎你买与不买,似乎是有意介绍长汀的今生往世,透出满满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看看问问,累了在店家小院中息息脚,喝口水。这些小院不大,也不可能很大,但很精致,看看陈设,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夜晚掌灯以后,游人较多,步履很慢。没有讨价还价的俗世之声,也没有大声嚷嚷者,怕是打扰了古城的祥和与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板古街小院落,华灯初上游客踱。</p><p class="ql-block">身临古城用心品,高声忧怕惊老屋。</p> <p class="ql-block"> 长汀松毛岭战役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西北异常惨烈的最后一战。这一战,万余名无名红军战士身死松毛岭,突破松毛岭就进入瑞金中央苏区,此役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为纪念此战役和铭记朱毛红军与当地百姓军民深情,现今修建了纪念碑,纪念馆,通过屏幕、图片、塑像和文化墙,复制了当年的苦难场景,如今是红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1933年5月,蒋介石在江西南昌成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亲自坐镇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进攻,其中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在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下,中央苏区全部陷落,被迫开始了战略转移,开启了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 当时以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军事教条主义,无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继续实行军事冒险主义,拒绝毛泽东为红军提出的将红军主力转到外线,调动歼灭敌人,用以保卫和扩大根据地的正确主张,照搬苏联红军作战经验,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武装保卫苏区、不让敌人侵占苏区寸土,以堡垒对堡垒、以阵地对阵地”等错误战略方针,因而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陷于被动,屡遭失利。</p> <p class="ql-block"> 1934年27日下午2点多钟,红军主阵地工事大多数被敌人摧毁,坚守阵地的红军指战员伤亡严重。于是红军不得不放弃白叶洋岭,向西侧山麓的长汀县钟屋村撤退。敌军虽然占领了白叶洋岭,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敌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刚登上主阵地最高峰,即被红军的枪弹击成重伤,险些丧命。</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松毛岭战役遗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松毛岭战役遗址群位于长汀县南山镇廖坊村、连屋岗村、邓坊村、桥下村、黄家庄村、蔡屋村、中复村、白叶洋村、长窠头村、官坊村、五杭村、杨谢村、塘背村,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p> <p class="ql-block"> 白叶洋岭主阵地失守以后,坚守在松毛岭其他阵地的红军仍然顽强地抗击敌人的进攻。1934年9月29日,敌军集结了第九师、第三十六师向松毛岭其他阵地再次发动猛烈进攻。敌人依次用炮火和飞机轰炸红军阵地,掩护攻击部队向山顶攀登。红军与敌人反复冲杀肉搏,终因弹尽援绝,被迫从松毛岭全线红军撤退到长汀县钟屋村,至此,松毛岭战役已整整打了七天七夜,中央红军全面失利。</p> <p class="ql-block"> 松毛岭战役标志着工农红军反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全面失利,被迫于1934年9月30日上午,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少先队员聚集在观寿公祠的大坪前,红九军团首长挥泪向乡亲们告别,郑重地说:“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的!”军团首长当场发给村赤卫模范连和少先队一批枪支弹药。接着红九军团开始转移,经长汀、瑞金……踏上了茫茫的长征之路。</p> <p class="ql-block"> 在闽西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横亘着莽莽苍苍的松毛岭。松毛岭下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1934年9月30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这里开始了史诗般的长征。</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九军团在胜利完成了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突破闽江,向浙江方向前进的任务后,于1934年8月底来到长汀。9月,参加了温坊战斗和松毛岭保卫战。9月底,从长汀的钟屋村出发,开赴长征的集结地一一中复村,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 福建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当年红军长征出发之地,一个在寂寥中默默守护历史的小村。走进不大的小村子,古老的灰白墙黑屋顶的破旧房屋都插着一面面红军旗,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历史。有几百年历史的廊桥现改名“红军桥”,居民墙上、桥廊里当年的标语还隐约可见,它们记述着历史,记述着鱼水之情,记述着苦难辉煌。</p><p class="ql-block"> 长征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浴血奋战松毛岭,五次围剿终失利。</p><p class="ql-block">十送红军二万五,中夏军民心交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这些粉墙白墙黑瓦的房子里住满了红军,现在已很破旧需要修缮保护。村子里以老人居住的多,后生多已外出谋生。但红色记忆仍保留在老屋里和那高低不平的街面,在一些老屋里和墙面上不时看到红军的印记。但你问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们也能记述当年红军为他们担水扫地,雨天为他们修拾漏水的屋面,可见什么叫“鱼水之情”。今天来走走看看,遥想当年的苦难辉煌。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当不忘心,诊惜当下,努力未来。</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长汀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该县的中复村是红军长征最早最远的出发点,是“长征出发第一村”,是红军长征的“零公里”处。1934年9月30日清晨,红九军团的八闽子弟集结在中复村观寿公祠门前大草坪上,告别红军桥,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踏上一场漫长而艰险的征程。现中夏村有长征纪念馆等红色历史,红色的雕塑,红色的墙,红色的地面,红色的脚印,共产党的初心就映记在这红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 古田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于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因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p> <p class="ql-block">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田决议党管枪,异别军阀有初心。</p><p class="ql-block">主席擎起工农旗,不褥使命永向前。</p> <p class="ql-block"> 古田会议旧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下。会址座东朝西,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平方米。后改为和声小学校址。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红军第一次挺进闽西古田,改名为“曙光小学”。12月,毛泽东同志主持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古田会议旧址时,不时看到不同单位开展的红色教育队伍。他们着红军服,扛红军旗,唱着红歌,走向古田会议展览馆,接受革命教育。队伍多为年轻人有的配戴党章,并无哂笑吵闹之声。</p><p class="ql-block"> 红旗飘扬我添彩,重在教育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立足本职砥砺行,牢记使命永不怠。</p> <p class="ql-block"> 在古田会议广场毛主席塑像前留影,缅怀伟人的丰功伟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通过红色旅游使我们感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当珍惜之,同时也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实现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 漳州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里。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 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 “ 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这说的就是漳州古城。这座古城,历经千年的洗礼,保留了历史的沧桑印记,古城整体“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在开发中保护”为思路进行规划和建设,使古城有了新面貌。漫步在古城的街头,一切都悠闲得恰到好处。图为漳州古城记忆馆,记录着古城变迁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 携手漫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老街</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青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携手漫步于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表白成为过去</p><p class="ql-block">相携成为将来</p><p class="ql-block">青春成为过去</p><p class="ql-block">夕阳成为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蓝天白云</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山川林海</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漫步于戈壁海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无需回眸</p><p class="ql-block">我们携手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偶尔屏蔽一下现代都市,到古城走一走,感受一下古色古香,迷人的灯笼,看看廊桥品读古韵,看看廊桥下的流水,看看悠闲的红色鱼儿。这就是漳州古城老街,它不宽也不热闹,更多的是清静,这就够了,这对我们住惯了大城市的人们不是侈望吗?走在古街里使我们倍感温馨,也记载着我们的愉悦,留下了或有或无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 漳州普照寺位于漳州市南太武滨海新区港尾镇,通往牛头山古火山口的路上,坐落在南太武山脚下,面向大海与厦门岛相望,与全国其它寺院建筑风格相比,却大相径庭,别具一格,它摒弃了传统寺庙燕尾飞檐黄瓦红墙的建筑特点,而成为全国唯一的具有中西合璧现代建筑风格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寺庙与瑞成休闲农庄二合为一,建筑群融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南洋风格为一体,融朝圣、观光、休闲、户外活动于一体,是充满异国风情的修行、观光旅游圣地。 身在山中,感觉是在都市;是寺庙,不见香火缭绕,名曰休闲山庄,却是朝拜圣地;地处闽南一禺,更感觉出使南洋。山海相邻,天地合一,自然和谐,美不胜收。广玄大和尚创导佛教世界化,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p> <p class="ql-block"> 黄色建筑群集中在山门,浓郁的泰国风情,犹如乐曲的主旋律打下了南传佛教的基调。蓝色建筑群——普照楼、海会楼琉璃瓦一片深蓝,与蓝天碧海相映成趣,法堂琉璃瓦的浅蓝和山墙的雪白,给人以宁静肃穆清新爽目之感。讲堂、大悲殿、地藏殿、祖堂、普供塔,红瓦黄墙,古色古香,古朴庄重。绿色建筑群——念佛净土、村居士楼、知归楼,伽蓝殿、韦驮殿,绿瓦绿墙,涌动着澎湃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普照寺的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色调,但与整体主色调非常溶合,不孤立,不扎眼。形成了主色调统领,分色调和谐的全新的寺庙风格,一改过去我们对寺庙黄红色为主的认知。它们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五彩斑斓,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普照寺建筑样式,有泰国式、澳大利亚式、马来西亚式、印尼式、意大利式、美国式等粗眼一看,简直是一座异国风情的现代化休闲山庄,十分吸引人,我们来到这里,感到稀奇、新鲜,也引大量的东南亚信徒,他们倍感亲切似曾相识。那寺院宝殿的庄严佛像、梵音炉香,使游客很自然的走进佛教,很容易亲近佛法。</p> <p class="ql-block"> 最奇特之处,是那深蓝色和浅蓝色建筑群,与红色建筑群,形成两条巨大的彩鱼,一阴一阳,合抱成神秘的太极。黄色建筑群和绿色建筑群,犹如游鱼戏水形成的两条巨大的波纹。整体建筑宛如巨匠挥毫泼墨的大写意,五彩配合,妙趣天成!这个巨匠就是广玄大和尚,这是他的神来之笔,里面蕴藏着无限的禅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