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生——陆宏斌

墨池轩·洮砚

<p class="ql-block">陆宏斌</p><p class="ql-block">字大堃,号一隅。</p><p class="ql-block">1986年生于甘肃通渭。</p><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师从张捷教授。</p><p class="ql-block">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杭州师范大学讲师,浙江省现代水墨画研究院创研部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欲记荒寒无善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陆宏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贤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之趣,简远之心难形。」</p><p class="ql-block">欧阳子明确指出萧疏淡泊、闲和冥静、逸远之心,是画家极难达到的绘画境界,以笔墨呈现这种荒寒之境,更是山水画之极矣。“寄意于毫素者,非高怀绝识,不能得其妙。故贤者操笔,便有曲高和寡之叹。”</p><p class="ql-block">「以悲壮求琴,殊未浣筝笛耳,而以荒寒索画,不可谓非善鉴者也。」</p><p class="ql-block">明代李日华在其《竹嬾论画》中对半山的诗句“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中以“荒寒”得画之要义的观点予以肯定。在古代山水画体系中荒寒之境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更是超脱于笔墨之外的至臻境界,是古代文人个体经验与文化传统教养的集中体现,影响着大部分古代山水画的审美指向。</p><p class="ql-block">荒寒之境在唐代随着王维等人主张水墨山水而出现,至五代因画家提倡“行旅”蔚为盛行,宋元时与文人画并起而形成时风,而后作为古代山水画的独特审美趣味蔓延至今,与文人意识的觉醒和传统儒道释哲学思想的浸淫密布相关。</p><p class="ql-block">“荒寒”其实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观望,在通篇阅读《山海经》时可以获得一个信息,即彼时之自然与当下人们对它的想象不尽相同,是猛虎出没野兽遍地的蛮荒自然。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有关于“登涉”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凡为道合药,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之法者,多遇祸害。故谚有之曰:太华之下,白骨狼藉。入山而无术,必有患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湘西写生掠影(一)</p><p class="ql-block">可见古人对自然的感受并不能与现今人们所以理解的“美景”对应,他们对自然观望的出发点或许是迫不得已的行旅或踏破俗尘的寻仙。因此一些经历过贬谪和逃亡的失意画家,以及一些寻禅问道向往山林的文人画家,大多都画出过境界荒寒的山水画。比如洪谷子的隐居处,虽然现在被视作旅游的景点,至今仍能见其险绝,可想当时必得经过翻山越岭、跋川涉水才能到达,遥远的路途与空旷阴寒的山谷幽涧令人可怖,人作为茫茫宇宙中的一粒芥子,在那种荒蛮野境中显得十分卑微渺小,被其震慑而心生敬畏,又暗生崇尚情怀。这也许是古代画家多有在山水画里表达荒寒之境的特有背景。</p> <p class="ql-block">苦涩的行旅本身就是有意味的身体力行。李白在《拟古》十二首的第九篇里感慨道:“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古代画家在行旅途中经历的艰辛与无奈,是在对自然进行观望的同时寄寓自身孤高拔俗、偃意荒寒的诉求,继而被后来的文人不断追随,逐渐发扬成为一种主动选择烟峦叠嶂、超然自如的体悟,因而荒寒之境从自然观照向文人诉求发生了内在转移。</p><p class="ql-block">对荒寒的追求与古代文人强烈的自省意识内在一致,他们对天地、山水、世俗、禅释、道统、老庄等的主动思悟致使其创作导向更多纬度地觅求,于车马喧嚣中选择反向追寻,在灯火阑珊下毅然孑然逆行,趋向清幽与僻静,以达超尘与荒远。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幸福本质的洞察,是渐次脱离物质渴求的精神回归,是更为“永恒”的存在。于是荒寒滋生蔓延而成境界,作为一种思想的刻度,荒寒之境被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当作高雅绝“品”而共同追求。然而在失意、流落的境遇中,真正的荒寒袭来时,古代文人的“倔强”操守往往告诫他们不能自怨自艾,且敦促他们开始自我疗伤,荒寒之境因而被营造成蕴含意趣盎然,其中寄寓的悲戚苦闷,乃是隐匿不住的苍凉寒远,多少国破家荒、朝奏夕贬、流离失所,被古代文人涕笑之后以笔墨立言成荒寒之境,继而流传成一幅幅佳作神品,不断加深着后世画家对于荒寒之境的认知与崇尚,直至今日仍然深根固柢,绵延不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欣赏</p> <p class="ql-block">《梦游天姥——山水》 纸本水墨 460×1300cm 2020年</p><p class="ql-block">张 捷 陆宏斌 席明亮 范阳子 鲍海舟 李杨 杨顺 冯国飞 金越灵 张怡蕾 张子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