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警邵军涛: 26年如一日,筑平安之路

老陈都

前言:<br>  一部好作品,它能给读者带来积极、健康、振奋人心、奋发向上的力量。美是一种生活态度,跟年龄无关。她,原是成都市公安局宣传处资深编辑、作家----候建萍。四川作协会员,中共党员,曾出版诗歌集《女兵的维纳斯》《谭东之歌》长篇小说《纸窗》以及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其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大奖。她在创作的路上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她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几月前,她光荣退休,但藏青蓝的情怀始终让她魂牵梦绕,近期,由《四川公安》•特约人物通讯之邀,她伏案疾书又出大作:《成都交警邵军涛,26年如一日,筑平安之路》吾对其敬佩有加,并为其精力充沛,笔耕不辍之精神所感动,分享其佳作,以飨更多读者。并在此祝愿候建萍老师,退休生活充实、愉悦,圆满! 《四川公安》•特约人物通讯,警星档案:<br> 邵军涛,男,48岁,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四川成都人。1995年9月入警,现任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第一分局一大队一级警长,一级警督。主要负责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四段片区的交通管理工作。参加公安工作近26年,先后16次荣获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3次;2016年、2018年两次被成都交警支队评为“成都市十佳交警之星”,2017年两次被成都市总工会表彰为“科学治堵”交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季度标兵”,2017年被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表彰为“表现特别突出的交警”, 2018年被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评为四川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19年被成都市总工会授予 “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当选四川省“十大最美警察”,2020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202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成都交警邵军涛:26年如一日,筑平安之路<br> 文/侯建萍<br><br> 邵军涛,1995年9月入警,一直在成都市的中轴线——人民南路从事交通巡逻管理工作,一干就是26年。在全省1万多名交警中,他是唯一一名从未变换过警务区的交警。26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执勤于道路辖区,步行5万余里,相当2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先后骑行报废4辆警用摩托,在3.54平方公里的警务区留下了41万公里、可绕行地球赤道10圈的巡逻轨迹。<br><br> 他从青春少年到中年交警,身边的领导和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邵军涛却始终如一地耕耘在人民南路,用坚韧、耐劳、朴实守护着城市中轴线的路畅人安,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诠释了一名普通交警、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br>2018年,邵军涛被四川省人社厅、省公安厅授予“四川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成为全省1万余名交警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交警;2021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再次成为全省1万余名交警中获此殊荣的交警。为四川公安增辉添彩!<br> 成都交警光荣史,激励他扎根城市中轴线,留下坚实的脚印<div><br> 人民南路是成都人心中有着特殊感情的一条路。1958年建成后,这条中轴线道路作为城市的龙骨和脊梁,确定了成都最早的城市结构。无论哪个年代,它的两侧都聚集了成都的地标性建筑和高端服务业项目,是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和景观轴,是四川省名副其实的“天府第一路”。<br><br><div> 1995年11月,刚入警的邵军涛第一次上岗,师傅就带他到工作地点转了一圈。“你看,这里是人民南路广场岗台,被誉为‘蓉城雕塑’的几代优秀成都交警都出自这天府第一岗。”“到锦江宾馆了,‘8•5英雄’苏蓉贵在这里与持枪歹徒进行殊死搏斗……”随着师傅娓娓道来的话语,成都交警的光荣史渐渐印入邵军涛的脑海,这一刻,他决心在这条充满正能量的路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脚印。</div><div><br> 邵军涛从基本功练起,把手势指挥当作“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第一关。白天上岗,他一边疏导交通一边用心观察老民警的手势指挥,下班后回到家里也对着镜子不厌其烦地练习揣摩每一个手势动作的要领,“一个红绿灯周期,转体要8次以上。头部要面对来车方向45度,打出的手势才能标准有力、潇洒流畅。当然,这要历经上百万次的转体......”邵军涛如是说。<br>“26年过去了,邵军涛的指挥手势依然有力如初,真的是很威武,就是人民南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辖区桐梓林街道的市民谢功福对记者说。“我在人民南路开了20年的公交车,这条路上先后轮换了几十名交警,就邵警官从没挪过地方。他的指挥手势辨识度很高,一出手,那股执法威严的气场特别强,司机们都肃然起敬,违章的很少。”成都公交公司118路车队的老驾驶员吴先军如数家珍。<br><br></div></div> 面对交通拥堵“城市病” 他裒多益寡,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div><br>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都市的机动车由上世纪90年代的10多万辆猛增至2019年的500多万辆,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二位。人民南路作为城市中轴线,南接成都经济最发达的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是全市最重要的进出城通道。这条路上的高峰流量每小时超过1.2万辆,管理难度和执勤工作量在全市2500多条街道中排名首位。面对人民南路交通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矛盾突出,造成道路的堵点越来越多。这让邵军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逼着自己裒多益寡,也逼着自己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实行“多元共治”。</div><div><br></div><div> 跳伞塔路口是人民南路和一环路两条主干道的交叉路口,巨大的车流在这里交汇,形成了长期影响成都南门片区交通的堵点。邵军涛加班加点排堵的同时,走路吃饭,甚至睡觉做梦都在苦苦思索该如何破解这道难题?</div><div> 一天周末,邵军涛陪家人到都江堰游览,当看到“深淘滩、低做堰”六字治水真经时,他一拍脑袋,豁然开朗:“水流”和 “车流”、“河道”与“车道”,二者极其相似,“假若能把古人的智慧借鉴过来,这个堵点不就迎刃而解。”回成都的路上他苦思迷想着,随后几天,他仿佛着了谜一般“钉”在跳伞塔路口,细致观察车流运行轨迹。并和同事们一起绞尽脑汁将反复观察得来的数据分析、筛选和重组,看究竟能否在路口再生生辟出一条路?让过往车辆减少拥堵。<br> 经过反复斟酌、实践之后,他和同事们一起利用道路宽幅把路口左转弯待转车道排行数量由2条增加到5条,一个信号灯周期可以多放50辆机动车,一个小时就能多通行1500辆机动车。经过优化后的效果,立竿见影。当滚滚车流行进到跳伞塔路口时,如同淤塞的洪水找到出口顺畅下泄,困扰市民多年的“堵点”终于得到有效缓解。交警支队领导对于邵军涛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跳伞塔路口的“畅通工程”作为精品案例在成都市全面推广,为科学治堵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div><div><br> 26年,正因为邵军涛对职业的执着和挚爱,才能像熟悉自己的十根手指一样了解人民南路,警务区内20余条道路的交通特点、41个路口的运行规律,甚至36个信号灯的配时他都聊博一哂、了然于心。26年,正因为邵军涛对职业的忠贞和坚守,才能始终如一地像钉子“钉”在平凡的岗位,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哪怕穿烂16余套执勤服,20余件雨衣,50余双皮鞋;也才能在交通管理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同事们先后推出“路口联动”“横向截流”“远引近绕”等一大批管用、好用的办法,将管理精度提升到“米”级,不仅提升了人民南路的整体管理效能,更为成都市道路交通畅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br><br></div> 管理与服务不矛盾,善于从管理中做好服务,才是交警努力去做的。<div><br> 近日,记者采访中在交警一分局的勤务数据单上,看见邵军涛的纠违数和处罚数在全分局民警中高居榜首,但是针对他的投诉却始终为“零”,不少曾经被他纠正处罚过的驾驶员还为他点赞。“严格管理和热情服务不矛盾,处罚不是目的,要善于从‘管理’中发现‘服务’的契机,这才是交警应努力去做的。”邵军涛谈了自己的认识。<br> 人民南路桐梓林地铁站周边坐落着“上善国际”、“首座”、“商鼎国际”等大型写字楼,有2万多名上班族在这里就业或办公,其中就有不少人点外卖解决午餐问题。每到中午饭点,上百名外卖小哥赶到这一区域停车、送餐,匆忙之间,导致了其它物品丢失;还由于乱停乱放,扰乱了交通秩序,严重影响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警务区曾多次对外卖电动车乱停乱放进行整治,但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外卖小哥嘟嘟囔囔说,“我们又没有停车场,我们还得送餐,让我们怎么办?”<br>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治标又治本呢?一连几天邵军涛都去现场观察情况:只要是午饭时间,外卖电动车就会密密麻麻停满人行通道,甚至占用机动车道。这同时反映出上班族们对快递外卖的旺盛需求,光靠处罚难以治本,况且外卖小哥也要养家糊口,重复处罚偏离了法律的初衷。但是,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理这一现象,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或人员伤亡。</div><div><br> “既要讲法还得为外卖小哥的生计着想,堵”不如“疏”,寓情寓理方能解决根本问题。”邵军涛主动作为,带领组员刘洪明、张庆等民警分别到各家写字楼协调此事,午饭时刻就临时性地占用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立一个长20米宽5米的“外卖小哥停车区”,每天中午由物业公司人员协助管理,方便外卖配送员有序停放车辆、快进快出。自从“设立“外卖小哥停车位”后,几座大型写字楼下的交通秩序焕然一新,既避免因乱停乱放影响道路畅通,又保证了外卖小哥的人身安全。美团外卖公司的外卖小哥张伟不止一次因乱停乱放被罚款,但一说起新设立的专用停车区,他发自内心地为批评教育过自己的邵警官点赞:“交警确实帮了我们,方便、安全,再也不担心被处罚或丢失东西了,太‘给力’了!”</div><div><br> 在日常交通管理中,邵军涛总是把群众的出行困难记在心上,力求自己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做得更多,并且从源头上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使得最终达到良好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效果。人民南路两侧的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华西口腔医院是西南片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每年到这两所医院就诊的患者达到250余万人,优质的医疗资源却与大量的人流车流不配套,由于医院停车位严重不足,就医车辆的违停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心急火燎的病人家属还时不时与交通协管人员发生矛盾冲突。邵军涛在巡逻中细心地发现,医院附近“华西美庐”等小区停车场的“潮汐现象”十分明显,夜间停满了车辆,白天住户上班期间却空空荡荡,与医院周边停车场“一位难求”形成巨大反差。能否将小区白天的闲置车位提供给就医车辆临时停放?”他将这一新招分享给分局静态规划民警陈新,恰巧陈新正在谋划“错时停车”的方案,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一拍即合,立马就干。<br> 邵军涛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决定先试先行。于是,他拜访了周边几个居民小区,不厌其烦地向小区物业提出建议——利用小区居民与就医群众的出行时间差,错时停车,“盘活”资源,缓解医院停车难的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业主的权益,一时间难以得到所有业主的同意,不少物管公司表示无能为力。对此,邵军涛这个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迎难而上,针对居民的顾虑,他拿出“限时停车”的优化方案,将临时停放时间固定为上午9时至17时,并由属地交警分局安排警力和拖车配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业主停车的影响。</div><div><br> 辛勤付出总会有收获。邵军涛数次上门与业主摆谈,华西美庐小区物业公司终于拗不过这个牛年出生的“牛犊子脾气”,竟然帮他主动说服小区居民开放地下停车场,作为警务区内首个“就医错时停车场”正式向看病群众开放。华西美庐小区停车场自2018年11月对外开放至今,不仅吸纳了大批就医私家车,且从未发生一起因车位引发的纠纷,小区居民还主动拆除了安装多年的地锁,长期困扰就医群众的停车难题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答案。2019年下半年,成都交警将缓解华西医院片区交通拥堵,作为深入推进科学治堵的重点攻坚项目。邵军涛以属地警务区骨干民警的身份,结合前期工作向上级规划部门积极建言献策。交警支队在充分汲取邵军涛等基层一线民警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华西医院“绿色畅行”交通组织优化模式。</div><div><br> 随着“保生命通道畅通、保就医停车刚需、保路网通行顺畅、优慢行交通环境”等一系列组合措施的精准落地,华西片区的严重拥堵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成功破解了困扰医院、市民、患者近二十年的急难愁盼顽症。人民日报以《成都治堵细“绣花”》为题,生动介绍了成都交警精细化交通组织工作成效;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用了1分40秒的画面,对成都交警精准施策破解华西医院片区拥堵之困作了专题报道。<br>市民明江家住桐梓林东路锦绣花园,家门前的欧洲风情街是成都最早的异国文化主题街区。由于街道地砖设计施工不合理,汽车轮胎摩擦地面的噪音很大,地砖被碾碎松动后,夜间车辆通行的响声让业主们夜不能寐,不堪失眠之苦的明江无奈之下准备搬家。<br><br></div><div> 2017年6月,明江搬家前碰巧遇到执勤的邵军涛,随口向他反映了噪音扰民的问题。谁也没料到,邵军涛当晚便带领辅警来到桐梓林东路,对超速、乱鸣笛等违法行为整治。连续半月,他与夜巡民警轮流上阵,不顾暑夏炎热,克服连续鏖战的疲惫,纠正各类交通违法200余件,为居民暂时减轻了噪声之苦。要想彻底解决噪音扰民问题,就得解决路面破损这一根本性问题。邵军涛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帮助居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呼吁相关单位出马解决,尽管修路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然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实地查看后,于当年7月,就对3900余米欧洲风情街进行了全面改造。桐梓林路很快恢复了久违的宁静。说起那段因噪音污染“背井离乡”的经历,回忆起和邵军涛“戏剧性”的结缘,明江对这位为民做实事的交警充满了敬佩之情。</div><div> <br><br></div> “虽然邵警官做的大都是护送迷路老人和小孩回家、为国内外游客指路、救助车祸中受伤的人员,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平凡、不起眼,但对于我们老百姓就很温暖可亲,是金钱买不到的。”明江说完这番话,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这些平凡小事要是放进26年的时间跨度里,就是一种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