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会杭州,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因境内最大河流钱塘江曲折蜿蜒,被称为“折江”即“浙江”,省以江名。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的1.1%,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截至2017年9月15日,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下分89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7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br> 浙江省主要的民族成分为汉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45 535 266人,占浙江省人口的99.1%,少数民族总人口为39.97万,畲族是浙江世居的少数民族,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2014年11月,浙江省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20年浙江省GDP为64613亿元。<br> 宁波,宁波的名称为“鄞”,简称“甬”,是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br>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1985.1亿元。<br>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中心地段。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景区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5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阿育王寺距宁波市中心20多公里,是国内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名字命名的寺院。因为供奉着舍利子,在佛教界地位很高。寺院的佛教氛围纯正,少有旅游团,只有虔诚的香客和步履悠闲的僧侣,漫步其中甚至能听到沙沙的落叶声。 阿育王寺的历史可追溯到晋朝,整个寺院古朴庄严,结构完整,殿堂庙宇与苍茫山色融为一体。进入山门后,主要的景点都位于寺庙的正中间,自下而上依次为鱼乐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和藏经楼等。在这些大殿的两侧还分布着云水堂、承恩堂、方丈殿、钟楼、五百罗汉殿、先觉堂、大悲阁等建筑。 寺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两座塔,一座叫西塔(俗称下塔),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五年,是浙江为数不多的元塔。一座叫东塔,是后期建造的,两座塔都不得攀登,但是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可以在塔下顺时针绕一圈,据说可以洗去你身上的霉运。另外,还有一座位于山上的上塔,但因年代久远已损坏。 舍利殿。“妙胜之殿”匾额为宋孝宗御制。当年阿育王在中国共建造了19座舍利塔,后来只有一座保存下来,就在今天阿育王寺。 天童寺距离宁波26公里的太白山麓,其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禅宗五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佛国”。是宁波最著名的千年古刹之一。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全寺占地面积7.6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8万余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寮、居30余个计999间。 天童寺寺院殿堂顺着山势,由低渐高,从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罗汉堂,整个建筑梯级布局,错落有致。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天王殿、钟楼、东禅堂等重建于1936年。宏大的建筑群之间以长廊相连接,因此进入寺庙便能“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走湿路”。 天王殿屡建屡毁。现存建筑由住持圆瑛法师主持重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落成,宽7间32米,深6间24米,高18米。殿内左右两旁公列四大天王,高达7.4米,神态威严。中间设暖阁,正面为欢天喜地的弥勒佛,两边有一对柱联曰:“深具慈忍力天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广结欢喜缘满腮含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背面为护法神笑驮。天王殿门前石柱镌刻一副楹联,上联为:“溯晋代开山历唐宋年元明清太白法灯辉海外”,下联为“从佛门稽古汉满蒙回天童僧史耀人间”,言简意赅道出了天童禅寺的历史和在佛教界的地位。 法堂为讲经说法场所,高17米、宽9间37米、深6间20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翻建成楼,楼上为藏经楼,珍藏经书,还供奉清顺治皇帝赐鎏金药师铜像。 佛殿是供奉释迦牟尼佛三生像的大雄宝殿。现存佛殿为1635年(明崇祯八年)建,系寺内最古建筑,殿高21.5米,宽39米,深29.25米,殿内三世佛坐像3尊,总高13.5米,其中佛身高6.38米。迦叶、阿难侍立释迦佛左右,两翼为高约2米的十八罗汉坐像。三世佛后为海岛观音。 慈城古县城位于宁波北郊,城内保留着当年县城的布局和大量明清古建,漫步城中,随处可见古朴的院落,偶尔可见大宅深院,是一座舒适且安静的古城。慈城古县城里有城隍庙、孔庙、县衙、校士馆、清道观和冯俞宅等景点。 古县衙很大,现在综合成了清风园景区,里面用蜡像复原了当初县衙的场景,是一个反腐倡廉主题的文化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铜钱状的大门,进门时会有种“钻进钱眼里”的感觉,里面是历代贪官的塑像和龙虎狗三铡刀,阴森森的,颇有震慑力。县衙西侧的城隍庙是整个古县城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古县城最北便是慈湖,沿湖有水上坟、董孝子井、师古亭等景观,湖东面的校士馆有关于科举制度的展示。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观音菩萨道场,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教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div> 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谷深邃见长。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应该说,这个评语是客观的。<br>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br></div> 普济寺又名前寺,坐落于灵鹫山麓。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br> 进入普济寺一般都要经过一个石牌坊,此坊四柱三门,高约20米,柱上横楣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坊内北侧,树一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说这是皇帝立下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主要景点:御碑殿、钟鼓楼、天王殿、大圆通殿、法堂、方丈殿和功德殿等。<br> 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 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 现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主要景点有山门(“天华法雨”题刻、九龙壁)、天王殿、玉佛殿、九龙殿(九龙藻井)、御碑殿和方丈院。 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明朝(1368-1574年)僧人圆慧初创。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庵为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光绪时又大加建,并经朝廷批准请得大藏经及仪仗,钦赐景蓝龙钵、御制玉印等。从此,一切规制与普济、法雨鼎峙。全寺建筑别具一格,依山就势,横向排列,殿堂宽敞壮丽,整座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以幽静称绝。大雄宝殿盖彩色琉璃瓦,阳光之下光芒四射,形成“佛光普照”奇景,煞是壮观。 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天王殿傍山而建,有殿4座,堂7所,楼阁7幢,以及方丈室、库房等,共145间。该寺布局因山制宜,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与左右厢房相拥,颇有浙东园林建筑风味,为其他禅林所少见。 盘陀石在普陀山梅岭峰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一片开阔的山顶平台上,有一对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的巨石——磐陀石,相传这里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处。<br> 磐陀石险如滚卵,顶端却安稳如磐,可容30人在上游玩嬉戏。石上凿有石阶,可缘梯而上到石顶。石上有明万历年间抗倭将军侯继高题写的“磐陀石”三个笔力遒健、势如飞天的大字,最令人惊奇的是“石”字上多了一点,据说侯将军题字时,大石左右摆动,摇摇欲坠,于是他在石字上加了一点,磐陀石便稳稳当当地固定住了。此外还有“金刚宝石”、“灵通”、“天下第一石”、“大士说法处”等题刻。傍晚时分登顶游览,环眺山海,还可欣赏“磐陀夕照”的壮丽景观。<br> 潮音洞位于普陀山岛东南紫竹林庵前,龙湾之麓。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洞内怪石交错,犬齿森然,不可容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潮音洞”刻于洞壁。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故名潮音洞。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若遇大风天气,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 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br> 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20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地)。<br> 蒋氏故居,即蒋中正前后几辈的故居。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境内,昔日蒋氏家族就于此地生活、工作、娱乐等。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12月2日,蒋氏故居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br> 蒋氏故居系群体建筑,它包括丰镐房、小洋房、玉泰盐铺。其中丰镐房在溪口中街,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850平方米,大门、素居、报本堂、独立小楼系原有,为清代建筑,其余都系蒋氏1929年扩建。<br> 小洋房为三间二层楼房,西式,前临剡溪,后依武山, 占地24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310平方米,建于1930年。玉泰盐铺位于溪口中街篾匠弄口,乃蒋介石出生之地,前后两进,前进三间一弄楼房,后进为平房,占地716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清末以来,盐铺曾两次失火,房屋系1946年所建。蒋介石即出生在这里,现存建筑系1946年所建。 雪窦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誉。风景区包括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部分。有千丈岩、三隐潭瀑布,妙高台、商量岗、林海等景观。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它是上海、苏南地区与宁波北大门的快速通道。大桥蜿蜒曲折的桥身横跨杭州湾,给人的视觉震撼自不用多说。沿途的栏杆涂成了彩虹般的七种颜色,不仅是一道有趣的靓丽风景,而且能提示司机里程距离。 桥中间的海天一洲是大桥的标志建筑,形似雄鹰展翅的建筑造型独特,可以登上观景台俯瞰大桥和杭州湾风光,还能买到金华火腿、普陀山观音饼等特色食品。如果时间允许,不妨在这里的海天一洲观景酒店留宿,挑一间海景房,若是天气好还能看到海上日出日落。 绍兴,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越剧起源于绍兴。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1983年0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置越城区,下辖越城区、柯桥区、新昌县、上虞市、嵊州市、诸暨市。绍兴市总面积790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505.7万人(2019年),5781亿元(2019年)。 鲁迅故里。小时候在语文书上看过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闰土》、《故乡》等等。鲁迅故里是绍兴市内的一条历史街区,这里是文豪鲁迅先生少年时生活过的地方。景区内不仅保留了不少当年的老建筑,还恢复了先生笔下的土谷祠、寿家台门等景观,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儿时课本中的场景,也能在这里找到。 沈园原是一个沈姓商人的私家院落。不过其出名确是因为大诗人陆游和唐宛的凄美爱情故事。回味着旧时典故,走在这江南园林里,怕是能引起不少的情丝。 进入沈园便是古迹区,迎面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由此便可开始游览了。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壁上有许多诗词的碑刻,屋檐下挂满了风铃,小木牌上满是情人们写的留言。顺着步道走在园林中,过问梅槛、八咏楼来到六朝井亭,这口井和旁边的葫芦形水池是园中仅存的六朝遗物。亭子旁边的孤鹤轩是沈园的中心,它的南面便是著名的《钗头凤》碑,来到这里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吟几句《钗头凤》,回味陆游唐婉的爱情。 当年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寄予了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许多浪漫的想象。虽然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园是近几十年在原址上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的。如今沈园分为沈园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区并不大,步行2小时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迹区是游玩的重点。 走进兰亭,祟山峻岭,茂林修竹。整个景区的景点被兰亭江分为东西两块,古迹景点多集中在东岸,曲水流觞,有池有亭,有祠有碑,是一处以王羲之与《兰亭集序》为主题的山水园林。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因王羲之等人曾在此雅集,留下一篇著名的《兰亭序》而出名。兰亭地方不大,但景色非常雅致。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御碑亭是这里的主要景观。 草书“鹅池”的石碑,相传“鹅”字由王羲之所写,显得娟秀挺拔,而“池”字却较为粗旷、豪迈奔放,是儿子王献之所写,这块碑也因此被称为“父子碑”。来到这里的游客,几乎都会在这里拍照。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 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内,旧有陵殿,已废。今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通道尽头,内立明人南大吉书“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辩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陵左侧有禹祠,为近年重建。陵右侧有禹庙。 大禹作为中国第一王朝的创建者,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相传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水洋洋而不息。大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百姓历尽艰辛,终于治平了洪水之患。后来,“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浙江绍兴是周恩来的祖籍,周恩来系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其先辈于元代迁徙至绍兴,明洪武十四年(1381)始定居于此,名锡养堂。绍兴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市区劳动路369号,系依托周恩来祖居、故居这处具有明清风格的台门建筑而建,纪念馆坐北朝南,平面呈三条轴线布局,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为明清建筑风格。现为国家AAA级景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r> 1939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当时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绍兴宣传抗日,从事革命活动。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在亲属的陪同下,祭扫了祖墓,并在族谱上填上了他自己和邓颖超的名字,还留下了不少题词和照片,充分表露了他对故乡人民的一片深情。<br>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主桥东西走向,两边副桥南北延伸,共有3个层面5处出口,连接3条道路。桥洞近水处有一个层面,是供纤夫通行的纤道,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副桥桥面又有一个层面,南北往来的行人可以从这一层经过;主桥桥面最高,只有东西交通才需要登上这一层。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梁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 古轩亭口处于浙江绍兴闹市区,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可以记下一笔的,中国民主革命的著名先烈秋瑾烈士,就是在这里就义的。1907年,辛亥革命的前夜,秋瑾在大通学堂被捕。在山阴县令审讯她的大堂上,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用敌人让其写供状的笔墨,挥笔疾书,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著名诗句。不日,秋瑾在古轩亭口慷慨就义。 嘉兴, 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望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嘉兴市下辖2个市辖区(南湖区、秀洲区)、3个县级市(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2个县(嘉善县、海盐县)。户籍人口360.44 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5370.32亿元(2019年)。 嘉兴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南湖历来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以前湖中多画舫、精舫、唱曲船、丝网船、网船、挡板船、赤壁(膊)船、小洋船、公渡船数种,以供载游客游湖。 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央和省委指示下,1959年仿制了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当年南湖的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绝迹了),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1964年4月5日,一大代表董必武视察南湖,仔细察看纪念船后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彭真1991年3月18日登临纪念船说:“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有了这艘船,才诞生了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烟雨”二字,取自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著名诗句。这座双层重檐的建筑,巍峨壮丽,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楼中尚保存着历代文人的碑刻50多件。在其左右两侧还配有宝梅亭、凝碧阁等建筑,后院则饰以假山叠石和四季花木。整个小岛布局疏密得当、精巧雅致,富有江南园林的特色。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就是当年乾隆皇帝仿照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专门修建的。 乌镇位于嘉兴市桐乡市,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景区。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整个乌镇分为东栅、南栅、西栅和北栅,其中东栅、西栅作为主要景区供游客参观。 东栅区,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东栅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面积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景区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工程全部完工后,东栅景区占地面积约为0.9平方公里,设有十多个景点。整个东栅景区范围不大,长300米不到,沿着巷子直走5分钟就可以走完。相对来说东栅水乡的原貌还是保留得比较完好的。概括起来就是一条石巷一条水巷,靠水的一边家家都有及水的台阶。 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茅盾故居据说本不是他的祖居,当年的祖居在乌镇的乡下。此处房屋是他成名后用稿费自行建造的一个住所,故居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建筑,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文昌阁,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立志书院作为茅盾纪念馆的一部分,按原样恢复后,文昌阁也重现飞檐临波的风姿。 古戏台。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 ,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 。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 ,庄重中透着秀逸 。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 木心,本名孙璞,木心是他的笔名,1927年生于乌镇,著名作家、画家。他是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的设计师,从14岁起创作了100多个短篇和8个中篇小说,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作品有极大影响。他的画作也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是该馆第一次收藏20世纪中国画家的作品。纪念馆坐落于乌镇东栅财神湾,取名晚晴小筑,分为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三馆墙面的文字叙述,全部采自木心先生的著作与诗作。绘画馆包含粉画、水彩画、石版画、书法近30件,文学馆内有木心先生的写字台、办公桌、用具等遗物,均为首次展示。 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西栅是由数个“小岛”组成的区域,由数不清的小桥互相连通。西栅景区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br> 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度假、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水乡风情和人文体验型景区。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能够体验到原生态的住宅和文化;西栅以商务旅游和休闲为主,是比较成熟的商业旅游区,开发完善,吃喝玩都很方便。东栅是热闹的,西栅是安静的。如果说东栅,是小家碧玉的温婉;那么西栅,就是大家闺秀的韵味。各有各的特色。<br> 昭明书院是南朝梁朝明太子幼年在乌镇读书的地方。如今,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朴的鱼池、牌匾,书院里面还有一个小型阅览室,时间充裕的话来读读书,也是很不错的体验。题有“六朝遗胜”、“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明代古牌坊,是昭明书院的标志建筑,一般游客都免不了要在此拍照留念。牌坊周围有池塘和古树,可以小憩一会儿,也可以去到附近的陈列厅看看历代古牌匾,以及历代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和获奖作品的展览。爱书之人不要错过书院里的阅览室,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去处,里面的环境很雅致,书籍虽然不多,但能找到不少关于古镇或水乡的相关资料,还有木心、茅盾先生的书栏专柜。 乌镇双桥,是指浙江省嘉兴桐乡乌镇的通济桥和仁济桥。两座桥位于乌镇西大街西段,相距10余米,呈直角相连,组成了绝美的桥里桥双桥佳景。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 西塘-梦里的水乡古镇。西塘古镇属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西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亦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获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17年2月25日,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从建镇开始,西塘度过的时间约为600年,在江南的水乡古镇中算是短的,不过完整的明清代古建筑,的确是江南水乡古镇中难得一见的。虽然建镇只有600年,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称其为"活着的千年古镇"。鸟瞰西塘,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灯火闪耀,酒香飘溢,整座水乡古镇似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琼瑶,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难怪这两年西塘成为旅游者最渴望的旅游胜地之一。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古镇区里,有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 古镇区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处,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为国内外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所瞩目。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倪宅位于烧香港南,倪氏家族为镇上书香门第,倪宅前后共五进,前有廊棚,后有花园,正厅名为“承庆堂”。它是已故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倪天增(1937年——1992年)是上海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其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公仆的好市长。倪宅原为五进,现只开通了前二进,正厅为承庆堂,为倪氏祖居的堂名,前厅和两旁分别设有厨房、膳房、帐房、琴房等,楼上则设有闺房、卧室等为明清时期西塘殷实家庭的真实写照。经过整合充实廉政教育资料,重新修葺一新的“倪天增祖居” 与杭州于谦祠、宁波清风园、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等10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了党员干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普通游客陶冶情操的一个场所。 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有唐、王、赵、陆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蒋、朱、卜、陆等大户,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长长的弄,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名叫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处。在西塘镇122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由166块石铺成,弄面平整,下为下水道。石皮弄左右两壁梯级状山墙有6-10米高。 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东侧假山上有“听涛轩”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1株,高数丈,风来稷稷有声,故名。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摄影留念,题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1990年3月,在镇西善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名为“西园”。入园处小桥流水,石狮门厅,园内环绕砖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桥、假山、凉亭、人工瀑布。有好几家建在该景点旁边的客栈也以此而命名,如:西园雅居、西园客栈、西园驿站等等。 种福堂位于 古镇西塘石皮弄的东侧,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br> 种福堂为江南民居的清代大宅式建筑,前后共有七个单元,总长100余米。站在街上看到的门面不是很气派,与边上的房屋没有区别。<br> 廊棚是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水乡特有建筑。西塘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近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俗称“一落水”。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沿途还有别致的小贩卖各种物品,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处在太湖南岸,东苕溪与西苕溪汇合处。下设吴兴区、南浔区两区,管辖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三个县。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于战国,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历史人文景观。自古以来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且有南太湖明珠之称。267.57万人(2019年户籍人口),地区生产总值3122.4亿元(2019年)。 月亮湾位于湖州太湖市的太湖南岸,因国内首家水上七星级酒店“月亮酒店”坐落于此,从而名声大噪。白天的太湖风平浪静,一艘艘帆船点缀在太湖之上,岸边柳树依依,淼淼太湖水,柔美而又富有灵气。 飞英公园位于湖州市区东北隅,始建于1996年,1997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公园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英塔命名。飞英公园内除了国家级文保单位飞英塔之外,还汇集了湖州城历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古迹,其中有唐代湖州刺史、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编撰《韵海镜源》的韵海楼;始建于北宋的墨妙亭;写有“飞英塔”出处的牌楼;有当年苏东坡、张先、陈舜俞、杨绘、李常、刘述等文人达官谈诗品茗的六客堂;还有与吴兴地名有关的西亭、霅溪馆等,是湖州名胜中新涌现的一朵奇葩。 飞英塔有内外两个塔。内为石塔,又在石塔的外围建造一座砖木结构的外塔,形成塔里塔的奇观。内塔舍利石塔始起于唐代,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是一件体积庞大的雕刻艺术珍品。唐咸通年间,有僧名云皎,游历长安时,得僧伽大师所授“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成于乾宁元年,名上乘寺舍利石塔。后因称有神光见于绝顶,遂于北宋开宝年间,于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经罩护之,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塔里塔”。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更名为飞英塔。上乘寺也因塔易名“飞英塔”。塔原有三十七层,高二百一十七米,内壁每层都有楼梯和廊板,可以拾级而上,观赏石塔上雕刻艺术。外壁每层都有平府和栏杆,借以凭眺太湖水天相连、浩涉无边的景色。 湖州铁佛寺位于湖州市劳动路。铁佛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原名开元寺,初为尼寺。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僧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为开元寺,供唐明皇真容。北宋乾兴初(铁观音基座盆铭为天圣三年,即1025年)有僧鉴真铸铁观音像,置于开元寺东南隅(即开元寺东廊),号铁观音院。 寺分前殿和后殿,前殿正中有一尊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有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铁观音、日本铜钟和赵孟頫书写的巨碑,被称为铁佛寺的三件宝。1963年就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浔-曾经最富庶的江南古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南浔是一个有近八百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景区",拥有中国魅力名镇 、国家卫生镇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等诸多荣誉称号。南浔2014年便荣膺世界文化遗产地。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镇,它却是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清代刘镛的私家花园,是南浔古镇的王牌景点。这个刘镛并非电视剧里爱跟和绅斗嘴的“刘罗锅”,后者是历史上的清官,而南浔的刘镛则是当地富商。小莲庄始建于1885年,后经40年的经营,由刘镛的孙子刘承干于1924年建成。因慕元宋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而名为"小莲庄"。小莲庄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其中荷花池5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809平方米。主要分外园和内园。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内园的主体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这种建于清末民初的园林,无不体现着中西合璧的特色。初入小莲庄,你会觉得这是传统的中国园林,有荷花池、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长廊、石刻。但随着参观的深入,会发现越来越多带有西方特色的建筑。 2001年6月25日南浔小莲庄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主要景点有:退修小榭、小姐楼、碑刻长廊、刘氏家庙和桂花厅等。 嘉业堂藏书楼,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顺着荷叶形的莲池前往,可见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池的左右有"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系南浔三大奇石之一。 藏书楼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海量的古籍藏书闻名于世,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其中有一册藏书详细地记载了那条造成中印至今不合的麦克马洪线所划归印方一侧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所有,这册书已作为中方证据之一被国家收藏了。藏书楼与小莲庄隔溪相望,有小桥通连。书楼是回廊式的两层建筑物,由七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藏书约11万册,杂志3000余册,红梨木书版30000余块。其中可称得上“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而刘承干斥巨资购买的宋刻本《史记》、《前汉书》、《后汉》和《三国志》可称得上是镇楼之宝。 莫干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莫干山为天目山之余脉,其主峰塔山海拔758米,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为纪念春秋时期夫妻铸剑匠师莫邪和干将,以他俩的姓来命名此山,故称“莫干山”。 莫干山现存200多幢风格各异的精致别墅中,126号别墅皇后饭店,这是一栋非常特别的老建筑。1954年,毛主席在此下榻。 松月庐,1948年7月底,这里一度成为蒋介石的临时总统官邸,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召开了“币制改革会议”,决定发行“金圆券”。翁文灝、俞鸿均、王云五、王世杰、蒋经国等政府高官齐聚一堂,当时《申报》称之为“冠盖云集”。 中国大竹海地处安吉南大门港口。西连著名的亚洲第一蓄能电站天荒坪,南距杭州市58公里,北离湖州市70公里,至上海220公里。景区总面积666.7万平方米,是浙江省最著名的大毛竹示范基地,不是世界亚非拉十七国毛竹科学培育基地,有“中国毛竹看浙江,浙江毛竹看安吉,安吉毛竹看港口”之誉。 藏龙百瀑在安吉县东南是浙江最大的瀑布群,有三折重叠,落差为60多米的“长龙飞瀑”,有彩虹横卧的“ 虹贯龙瀑门”(人称小黄果树),更有神形皆备的“神龟听瀑”——真可谓瀑瀑相连,一步一景。藏龙百瀑不仅以瀑布众多而闻名,同时还有一块万吨巨石在七千万年前就悬挂在两座悬崖之间,人称“仙人桥”,有千钧一发之险,望仙石、老鹰石、天生悬石,石石相望,形象逼真。俗话说深山藏宝,景区内有多种野生动物和近百种国家保护树种。夏天天气凉爽,宁静幽雅,有十里不打伞之奇,峡谷无蚊之妙;冬天百瀑冰凌,天造奇观,雪景迷人,堪称“江南哈尔滨”。 千岛湖风景区,又称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东距杭州129公里、西距黄山140公里,占地面积982平方公里,北接临安市、南接常山县、西南与开化县、衢州市为邻,东南与桐庐和建德二县市接壤,西北与安徽省交界。千岛湖湖形呈树枝型,湖中大小岛屿1078个,千岛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 1982年,千岛湖发展旅游业并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6年11月,千岛湖风景区被林业部批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千岛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其主要景点有梅峰岛、猴岛、龙山岛、锁岛、三潭岛等。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名闻遐迩,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优秀景点”之一。 大慈岩的一大特色是悬崖高位洞穴建筑。主殿寺庙地藏王大殿依山建于高3米、长60米、宽20米的洞穴中,它一半凌架悬空,一半嵌入岩腹,颇为奇险壮观,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称为“江南悬空寺”。新建的另一寺庙清风阁凌空构架于悬崖峭壁之上,远近山川尽收眼底,更是悬空之极。今人所凿之“天栈云渡”,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