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古诗之惑 探教学之道——记洪山区初中语文教研活动

张玲

<p class="ql-block">珞珈山下好读书。</p><p class="ql-block">4月30日,洪山中学一派秩序井然的忙碌景象。洪山语文人相约美丽的珞珈山下,参加洪山区七八年级语文教研活动。洪山中学领导非常重视此次活动,书记刘保华,校长滕卫红,副校长高巍、罗俊、陈少祥参与听课。活动由特级教师、洪山中学教研组长梁姣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古诗阅读教学研讨课</p><p class="ql-block">英格中学黄晶晶老师带了一堂古诗阅读复习指导课,该课以“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阅读的答题方法,增强学生对于古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能力”为教学目标,有序推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老师以“看画猜诗”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呈现元调真题,老师详细示范,指导学生关注《送崔九》这首诗的标题、作者、注释、诗句等重要信息,并带领学生总结出“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关键词”的解题方法。接着,再提供三道真题,强化解题方法。</p><p class="ql-block">老师用不疾不徐的语调将诗歌理解和解题方法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展示侃侃而谈。</p> <p class="ql-block">评课</p><p class="ql-block">中考研究室成员、区青蓝工程导师,英格中学张利华老师就徒弟的这堂课进行了全面、中肯的点评。张老师评价黄老师的课为“明、清、实”,意为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流畅、内容扎实。同时张老师提出了自己对诗歌阅读教学的思考:诗歌教学难度大,可适当增加诗情画意的美感、书声琅琅的活力,消除学生与诗歌的隔阂;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内容,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最后张老师满怀深情地呼吁:语文老师应重视经典,做有根的人,上有底气的课,上有效的课。</p> <p class="ql-block">期中考试质量分析</p><p class="ql-block">活动后半场由区语文教研员洪青老师对全体老师进行宣讲。洪老师首先对七八年级期中考试情况进行反馈,特别将试题中的难点、易错点的得分数据进行公布,并逐题分析学生答错原因,提出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洪老师对期中试题希望传达的理念做了详细说明:</p><p class="ql-block">小阅读要从理解入手,弱化对信息的简单处理。老师们要多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和文段,不是简单处理信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不要纠结固定的义项,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的语意背景、语意流向中去猜读,要放到原文中去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咬”。现代文阅读学生不能正确解答,是因为没有植根于本,而是在方法、技巧上过多操作。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理,理清信息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理清段落是论证还是叙述。</p> <p class="ql-block">后期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洪老师又以中考考点为依据,分析了各考点的考查现状及备考措施。洪老师认为要用前瞻性的目光看到未来的考查方向。</p><p class="ql-block">最后洪老师对七八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期望: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唯分数论。七年级的写作训练,老师们不要强求学生每次都写出优秀作文,而是要按照教材的体系,一点点地落实,比如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把事情写得生动、有波澜。考试暴露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欠缺,老师们要牢牢把握阅读教学的核心,扎扎实实引导学生静心阅读、读懂文本。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步步推进。</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熔教学展示与教学研讨为一炉,内容充实,干货满满。与会老师均表示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供稿:张玲</p><p class="ql-block">摄影:张玲</p><p class="ql-block">审核:梁姣</p>

老师

学生

教学

语文

古诗

洪山

阅读

中学

阅读教学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