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仓沙溪古镇</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0日公园游缘友一行6人,从上海出发,跟团来到太仓沙溪古镇。</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位于太仓市中部,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沙溪古镇区内保存着明清临水建筑和漫长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朴的古桥及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沙溪古镇距上海虹桥机场50公里。</p><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2012年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录;[4]2015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明代弘治十年,太仓建州,沙溪始属太仓州。</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的发展过程具有一般江南水网地区城镇发展的特点。一开始是沿河道的简单居民点,然后不断扩大,形成基本沿河网展开的带形居民点。随着商业、生产的发展,沿河带状居民点逐步成熟,形成“一河二街三桥一岛”的古镇格局。一河(指具有千年历史,横贯镇区的戚浦河),二街(指老戚浦南北两岸沿河道走向,长达三里的古街),三桥(指跨越老戚浦,连接南北两岸古街的利济桥、义兴桥和庵桥),一岛(橄榄岛)。沙溪古镇沿河吊脚楼河棚相连,延绵几百米。</p> <p class="ql-block">促织馆</p><p class="ql-block">斗蟋蟀,又称秋兴,是一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娱乐活动。促织馆以此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陆京士故居</p><p class="ql-block">陆京士故居是一座依山傍水、中西结合的民宅。全宅分为两 体,东侧为陆京士祖居,是典型的清末民居。西侧是三进三开间的民国建筑,是陆京士于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乡建造的,建造风格比较西化。两座建筑由一小房间连接,此房间原为电话间,拥有一台全国直接电话。</p> <p class="ql-block">吴晓邦舞蹈艺术馆</p><p class="ql-block">吴晓邦舞蹈艺术馆选址在吴晓邦祖宅,前后共三进,是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吴晓邦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和革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牙行</p><p class="ql-block">牙行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元朝时期,浏家港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明朝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经济富庶的沙溪带来了贸易发展的先机,一时间牙行广布,商贸通达,尤其以棉花行为代表,最盛时期共有花行百余家</p> <p class="ql-block">唐调研习所</p><p class="ql-block">唐调研习所展示了沙溪最后一名进士,国学大师、工科先驱唐文治先生生平事迹,以其出生地静观堂为起点,介绍了文治先生在求学、仕途、实业救国和发展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重点介绍了他在国学教育中所推行的古代读文方式,被业界称为“唐调”</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西、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距市中心仅2.5公里,京杭大运河紧靠其北流经。无锡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有锡山先民施墩遗址。</p><p class="ql-block">它以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特色,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镇祠堂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山古镇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录名单。</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2日,我们一行6人来无锡惠山古镇。</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又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无锡锡山山无锡”。</p><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各行业会所占一定数量,其中山货公所、耍货公所、石作公所、盐业公所、建筑业行会,婺源会馆等。成为古镇亮点。惠山古镇具有水陆二条交通线,水路由京杭大运支流三里至古镇腹地,陆路离城五里,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惠山古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古镇建设保护范围为,东西长1.7公里,以黄埠墩和惠山寺为界,南北位于锡山大桥和通惠西路之间,宽0.8公里,总面积约103公顷。其中惠山寺至宝善桥之间为核心保护区,面积25公顷,锡惠路以东78公顷为古镇配套发展区及风貌协调区。其规划布局由古运河惠山浜水街、五里香塍祠堂街(直街)两条水陆风景为轴线,通向千年古刹惠山寺与天下第二泉的景观核心</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祠堂建筑群占居古镇主体位子,始建于唐而盛于明清,先后出现120处祠堂建筑体,其中宰相祠堂九处,楚相春申君黄歇;唐相李绅、陆贽、张柬之;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李纲;清代李鸿章。惠山祠堂群按规制可分为尚书祠、侍郎祠、御史祠、巡抚祠、忠节祠、贞节祠等,祠堂名目繁多。涉及80余姓氏,180余名历史人物,是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姓氏文化的源泉。惠山老街立于惠山直街东端。街口竖立一块石碑横额。正面砖刻“五里香塍”四字,晚清窦承焯书;反面篆书“九峰翠嶂”。系邵宝八世族孙涵初所书。碑立于清咸丰六年。五里香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