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北藏南行之(二)---丙-察-察征程

原来是我

<h1>  15日中午离开丙中洛镇, 正式开启丙--察--察的征程。今天的行程是80公里,由丙中洛到察瓦龙乡。</h1><h1>12:30到达滇藏边界线。</h1> <h1><b>  过了省界线,很快就到了西藏的首个检查站。<br>手工登记、 刷藏易通,查动态行程码等各种手续,13.40离开检查站,正式进入西藏境内的219国道。</b></h1><h1><b>路边的标牌上提示,此点到察瓦龙乡还有52公里</b>(从这里开始就是砾石路面了)。</h1> <h1>  <b>怒江V字型</b> </h1><h1> 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景点。</h1><h1> 峡谷位于察隅县察 瓦龙乡扎恩村地界,距离察瓦龙乡有22公里。</h1><h1> 怒江此处的宽度约200--300米,深度约20米,自然形成山势险峻,绝了壁峻峭、层叠有致,谷深水急,回声彻的V字型 锐锊大拐弯,视野开阔,景色壮观,如缩小版的世界第一大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1> <h1>观景台的风特别大。不小心会把帽子给吹掉的。</h1> <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  <b>大流沙</b></h1><h1> 这段公路是最危险路段,经常会发生塌方。大风天和雨天就不能过,而且还必须是在太阳下山之前通过。我们到达时天气情好,风也不大,顺利通过。</h1> <h1>在车窗内拍到的外面景色。</h1> <h1><b>继续行驶5公里,来到了仙人掌林。</b></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察瓦龙的这片仙人掌林很大,绵沿达几十里。</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这里的干旱气候非常适应这一植物的生长,已长成树状结构,年产仙人果2-3百吨,是项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资源。</span><br></h1> <h1>  17点半终于达到了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下榻在喜来登酒店。</h1> <h1></h1><h1><br>藏语里的"察瓦龙"的意思是"炎热的峡谷"。<br>察瓦龙乡沿怒江、玉曲河谷的相对低海拔地带是"炎热的峡谷",高温、低湿,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h1> <h1>  16日上午8点半从察瓦龙乡出发,开始了整个行程中最为艰辛的路程---察瓦龙至察隅195公里砾石路面的颠簸。</h1> <h1><b>怒江大桥</b></h1><h1>沿着怒江边的219国道行驶1小时,来到了怒江与玉曲河交汇处。</h1><h1> 左边的怒江发源于西藏的那曲地区,在本地境内流域长约99公里,右边的玉曲河发源于西藏昌都 区,在本地境内长约55公理。相传,察瓦龙位于梅里雪山的西南面,原本是野兽横行的无人区,梅里雪山众神为平衡生态系统,从远方引入男左女右两条血缘,交织孕育出了吃苦耐劳的察瓦龙人,如今两条河流神奇交汇成了独特的风景,寓意世界这么大,“你、我”有缘千里来相汇。</h1> <h1>交汇处能明显的看出二条河水的水质不一样,玉曲河清澈,怒江混浊。</h1> <h1>  <b>过桥后立即进入了盘山路,有名的四十二道拐。</b></h1> <h1><div>察瓦龙到察隅195公里的察察线,需要翻越<b>三个4500~4900米的垭口</b>,还要穿越原始森林、高山草场、乱石区。<br></div>12点半 到达第一个山口</h1><h1><b> 雄珠拉垭口 海拔4636米</b></h1> <h1></h1><h1> 15点到达 第二个山口 <b> <br></b></h1><h1><b> 昌拉垭口 海拔4497米 </b></h1> <h1><b>16.25 到达第三个山口 </b></h1><h1><b> 益秀拉垭口 海拔4706米</b></h1> <h1>经过9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下午18点多终于安全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察隅县城的隆聚宾馆。</h1> <h1>  17日在“雪域江南”察隅县城周边畅游一天。</h1> <h1>  上午前往清水河景区的途中正好碰到平安村的村民出村,于是大家下车,与他们亲密的接触了一次。</h1> <h1><b><font color="#39b54a">雪域江南-- 清水河 </font></b></h1><h1> 清水河位于竹瓦桶镇雄久村地界,距离县城35公里。据悉,慈巴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里的几百种山涧溪水和地下泉水汇成清水河,再与察隅河交汇流入领国印度。两河交汇处,清水河四季常“清”,即使地雨季,察隅河已成污泥浊水,清水河依旧清澈见底,呈现一条河、两个色,一清一浊,泾渭公明,令人神秘。据传清水河是神山圣湖流出的圣水,有治病、驱邪、洗礼众生的妙用,当地人把它奉为“神河”。</h1> <h1>  中午在察隅县城吃饭的闲暇时间,正好碰到藏民的结婚现场,凑了个热闹。</h1> <h1>  <b>  察隅县城街景</b></h1> <h1>  <b>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h1><h1> 下午前往罗马村的途中经过此地,因保护区太大,时间有限,再加上体力也不允许,大家只在沟口附近走一走。</h1> <h1>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察隅县中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01400公顷。<br>  主要保护对象:扭角羚、羚牛及栖息地生态系统。该区域气候区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1000~2500米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0~20度,年平均湿度为60~70%,无霜期200天以上。</h1> <h1><br></h1> <h1>下午重点游览的是这里比较有名的<b><font color="#ed2308">罗马桃花村。</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罗马村桃花村全景</font></h1> <h1><p>  </p><p> </p><div>罗马村有察隅‘世外桃源’之称,<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位于古玉乡南部桑曲河东岸,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span></div> 罗马村桃林总面积约1000亩,于2007年开始举办桃花旅游节。<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虽然我们错过了桃花盛开的季节,但村里的桃花还是隐约可见。</span><br></div></h1> <h1><b>与回家的藏民一起进村。</b></h1> <h1>在观景台上可欣赏村庄的全貌。</h1> <h1>18日,早上从察隅县城出发,前往波密,全程有280多公里,途中将要游然乌湖。但路面比较好,途中要翻越一座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div>首先在察隅大峡谷停留了半小时。</div></h1> <h1><p>顺利行驶了二个小时后(中午11点多时),通知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需要等待。</p><p>闲的无聊,大家在路边自找乐趣。走走停停,持续了近5个小时。直到15点通过故障地点时才看成清楚是一辆油罐车侧翻,造成了交通堵塞。</p></h1> <h1>  由于路上耽误了近5 个小时,到达德姆拉垭口已是16点了。我们还没有吃午饭呢。</h1> <h1><b>  德姆拉雪山</b>,要从2,000米爬到5,000米,而且山势较陡。翻过5000米的德姆拉山口后,一路下坡。很快就到了然乌湖的下湖,再中湖(然乌镇的所在地)到然乌镇后转入川藏线(318国道),结束了察隅县内(219国道)的全部行程。</h1> <h1>  17点多钟到达了八宿县的然乌镇,才吃上中午饭。今天终于体验到了旅游中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这次亲身体验了丙察察这条300多公里的最美最艰辛的公路,都认为走这一条线路的选择是勇敢的,也是高明的,将给我们的人身旅程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像。也是挑战自我的一大胜利。</h1><div>(本集完,详见下集 “滇北藏南行之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