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纪行(一)——我的老家是米脂

西江月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人的认知体系中,老家是祖辈、父辈出生成长的地方。尽管我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快六十年了。一直以来,老家米脂始终是自己内心的一个结,陕西前前后后也去过多次了,米脂,这方养育过自己祖先的土地却从未踏足。这些年去老家看看的念头也愈发强烈。今年4月15日,在结束了江西、湖南、深圳、贵州的旅行后,我和丈夫终于踏上了“回老家之路” 。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 米脂,在2014年10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颁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千年古县” 荣誉牌匾,更早一些,2012年5月,在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米脂古城老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陕西省目前唯一获得“国字号”殊荣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来张大图可以看的更清楚。</p> <p class="ql-block">  米脂还被冠以“英雄县”、“文化县”、“美人县”之称。 </p><p class="ql-block"> <b>英雄县,</b>它既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乡,也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米脂人民临危承重,勇赴国难,支援解放军取得了著名的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实现了西北战场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至于其他名人,如开明绅士李鼎铭、民主斗士杜斌丞,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杜聿明以及刘澜涛、郭洪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都是米脂人,不胜枚举。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自成纪念馆中闯王李自成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一夫犹奋 况十万众乎</p> <p class="ql-block">高举闯旗救黎民 疾呼均田济苍生</p> <p class="ql-block">光辉业绩千秋颂 不朽功勋万代传</p> <p class="ql-block">  <b>文化县</b>,米脂历史悠久,文风兴盛影响颇大。据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米脂所在境内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现存有多处历史遗址。从留传的典籍看,米脂的文化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高潮。 </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内涵是多元的,教育不仅是其基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强弱的首要因素。米脂文化县的由来,早在清光绪年间在科举考试中就得到陕西学使樊介轩“各属文风,推米脂第一”的褒扬(各属是指陕西全省)。整个陕北在元朝时期,唯有米脂出了两位举人,这不能不算一个奇迹。可以这么说,米脂文化早在元朝初期已雄冠陕北了。 </p><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商朝后期到西周初期,米脂所在区域属翟(音同狄)国范围内。563年(北周保定三年),设置银州,米脂所在地长期隶属银州,后人又称米脂为古银州。1032年(北宋天圣十年),今县城所在地出现米脂寨,1226年(元太祖二十一年),设米脂县。早在建县伊始,即修建文庙,尊孔兴儒,教书育人,这不但在陕北率先步入文明,而且开始与科举结缘。据统计,明清两代,这里走出24位文武进士、100多位文武举人。如果是在江浙之地,明清两朝历600余年出进士24名,可以说要贻笑大方。但在陕北米脂这等边塞之地,地域封闭落后,土地贫瘠,能出这么多进士,可以说十分了不起。 </p><p class="ql-block"> 米脂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质朴大方、精巧韵趣的东汉画像石,还是甘淳朴素、豪放气派的民歌、唢呐、秧歌、剪纸、面塑都各具特色,颇有影响。 </p><p class="ql-block"> 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牛耕图。</p> <p class="ql-block">  米脂出土的东汉七盘舞蹈画像石。</p> <p class="ql-block">  米脂民歌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风情小调、信天游、秧歌曲、夯歌、搅煤号子、酒曲、挽歌、儿歌、催眠曲等,《走西口》、《绣荷包》、《赶生灵》、《三十里铺》等都是群众耳熟能详的曲子。</p> <p class="ql-block">  秧歌剧《兄妹开荒》的生活原型——马杏儿,出生于米脂县杨家沟乡。1943年《兄妹开荒》一经上演,很快唱红了边区和各解放区,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新秧歌剧”。</p> <p class="ql-block">  经典陕北民歌《兰花花》的生活原型——姬青芳的祖籍米脂县姬家峁村。“兰花花”的生活经历经延安鲁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并公开演唱,延安歌舞团等许多艺术团体将此编成歌剧、芭蕾舞剧搬上舞台公演,久演不衰。</p> <p class="ql-block">  米脂剪纸,以刚劲有力、粗犷、豪放见长。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古朴的手法、粗犷的造型、简练的刀法、夸张的写意,代表着北方民间艺术的美学渊源。</p> <p class="ql-block">  <b>美人县</b>,千百年来,在米脂这方土地上,养育出一大批英雄儿女。米脂出美人、出才子、出英雄,人杰地灵,是个风水宝地。“米脂婆姨”早已名传天下,她们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极具时代特色,涌现出不少女英雄、女名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米脂婆姨史迹展馆。</p> <p class="ql-block">  史迹馆中记录的米脂杰出女性太多,这里不妨撷取几位以飨读者。 </p><p class="ql-block"> 米脂县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曹秀清,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  米脂县第一个女劳模——郭凤英</p> <p class="ql-block">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夜明珠”的女共产党员——高敏珍</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任陕甘宁边区妇联主任——史秀芸</p> <p class="ql-block">  陕北第一个创办女子学校的教育家——高佩兰,1919年陕北第一所女子专门学校在米脂开办,率黄土高原女子教育风气之先。很多米脂姑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以致用,积极投身革命,走向全国。</p> <p class="ql-block">  杜致礼——杨振宁的夫人,父亲杜聿明,国民党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马沛兰</p> <p class="ql-block">  马氏三姐妹,个个出类拔萃,老三在国家安全系统工作,曾获国家安全部嘉奖。</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p> <p class="ql-block">  巾帼铸辉煌 女杰构和谐</p><p class="ql-block"> 米脂婆姨,中华女性的代表; </p><p class="ql-block"> 米脂婆姨,奋进时代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壮哉,米脂婆姨!美哉,米脂婆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李自成行宫</b>(盘龙山古建筑群),位于米脂县城北盘龙山南麓,是陕北文物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始建于1643年,是西北地区现存完整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p><p class="ql-block"> 李自成行宫正门。</p> <p class="ql-block">  整个群体建筑依山造势分台而筑,层层叠叠,栉比鳞次。陡立的石阶、巍峨的殿堂,远处眺望,犹如巨龙腾飞,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沿着陡立的石阶拾级而上,探寻历史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大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李自成雕像,上刻有毛泽东主席题字——大顺帝李自成将军。下方有题字内容。</p> <p class="ql-block">  警钟长鸣。1949年,毛泽东主席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p> <p class="ql-block">  从李自成行宫远眺米脂县城。</p> <p class="ql-block">  从李自成行宫上拍到的依山而建的现代窑洞民居。</p> <p class="ql-block">  <b>米脂窑洞古城</b>,米脂古城的窑洞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数建于明、清两朝,窑洞四合院的形式据称由当地大户人家首创,后来被普遍模仿,最终形成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窑洞古城。</p> <p class="ql-block">  米脂窑洞古城是陕北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生态建筑文化集大成者,作为米脂历史文化中遗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地域,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p> <p class="ql-block">  米脂古城承载着深厚的黄土文化,传承着古老的历史信息,在千年的历史画卷中,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崎岖的石板、斑驳的墙砖,是时间的年轮留下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  石板铺道,街道上半尺见方的青条石,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时日久远,在行人无数次的摩擦下变得或凹凸、或清亮。</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或奢华、或普通、或简陋的窑洞四合院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休养生息。在默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他们已经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家老屋已贴上了现代化的磁砖,看着有些扎眼,不过老屋人家的枣泥酥饼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  这栋老建筑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用做《米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它最好的归属!</p> <p class="ql-block">  米脂县东街小学现今座落在这栋古老建筑里。</p> <p class="ql-block">  米脂中学于1927年4月在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家杜斌丞先生和地方贤达的赞助下创建,距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解放后更名为“陕西省米脂中学”,是一所“桃李满天下”的名校。</p><p class="ql-block"> 据家人回忆,我的父亲年少时在老米脂中学读书,曾是米脂中学的翘楚。</p><p class="ql-block"> 老米脂中学的校门。</p> <p class="ql-block">  在现在的米脂中学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米脂因“地有流金河水,沃土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是黄土高原和中国大陆小杂粮主产区之一,米脂小米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 米脂县境内自然资源广博,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纵贯腹地,地下水可开采量较为充足,可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人民的生活用水。地下矿藏资源较为丰富,有煤炭、天然气、陶瓷土、石灰石、岩盐等。交通条件优越,国道、铁路南北纵贯县境,1991年火车开通,2021年1月动车开通,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万佛洞、貂蝉山庄、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革命纪念旧址、姜氏庄园、沙家店战役遗址等旅游景点,都各有千秋,独具风采。现在的米脂早已改变了落后的老区形象,已经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宏图呈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从所住酒店拍到的米脂县城一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江月 2021年4月30日于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 下一篇《陕北纪行(二)——“陕北是个好地方”》,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