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教研,多样化课堂——记明珠小学常规教研活动(语文组)

邓欢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4月27日,我校语文组开展四年级教学常态研讨课。两位老师分别上了四下第四单元第14课《母鸡》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给大家展示了一篇精读课文的完整教学。</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徐俊老师执教《母鸡》的第一课时。课始,徐老师从老舍的《猫》为切入点,自然而然的引出老舍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语言艺术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了老舍先生。在理解文章字词的基础上紧扣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两句话“我一向讨厌母鸡”和“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然后通过抓关键词、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鸡讨厌的情感。整堂课,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基础扎实。</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是唐瑜老师执教《母鸡》第二课时。唐老师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由问题启发学生质疑: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这只原先无比讨厌的母鸡,到最后“不敢再讨厌”,甚至还产生敬佩之情呢?引导学生找到文中交代原因的段落,接着聚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四个表现母鸡特点的词语,并结合文中列举的具体事例,圈画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唐瑜老师紧扣单元目标,关注到作家正是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才使得笔下的动物特点生动鲜明,形象呼之欲出。最后又从结构、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了同一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猫》和《母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了两种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老舍先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后,在语文教研组长徐美娟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课例研讨,滕幼新老师和邓欢老师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p> <p class="ql-block">滕幼新老师:</p><p class="ql-block"> 徐俊老师的语文分为两个板块。在第一板块,执教者把握住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做好生字正音、流利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为下一课时的精读课文做好了准备。</p><p class="ql-block"> 在初步感知全文的第二板块板块,执教者关注书写、关注本体的内心感受、关注生本的生活体验、关注以情带读,使得文本秘妙层层呈示出来,充分展现了新生代新锐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p> <p class="ql-block">邓欢老师:</p><p class="ql-block"> 唐瑜老师的课扎实有效,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一、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通过抓词品读,感受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读中感悟,读中理解。</p><p class="ql-block"> 二、扩展思维,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说话,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体会母鸡的伟大、为母则刚的形象,以及作者先抑后扬的表达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三、关注语言特点,提升写作技巧。在课堂上,通过品味语句,体会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妙用等等,与单元习作要求紧密相连,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p> <p class="ql-block">  两堂课以整体的方式出现,让大家眼前一新。全体语文组就今日的常态教研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肯定这样踏踏实实地去钻研教材,踏踏实实地教学,才是简单质朴、扎实有效的常态课。</p><p class="ql-block"> 互助互学,教学相长,常态化教研,助推每一位教师成长!</p> <p class="ql-block">活动报道:明珠小学四年级语文组</p>

母鸡

老师

课时

讨厌

语文

学生

老舍

教研

常态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