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大漈 <p class="ql-block">告别了画乡,转站云和县。</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云和民宿的老板来接我们,按照我们的需求,先去景宁县玩一下,再回民宿。</p><p class="ql-block">历经2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景宁大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宁大漈距景宁县城西南40多公里,位于海拔1600米的高山盆地。</p><p class="ql-block">景宁境内的丘陵是起伏多姿,田园村落是景致宜人。它的四周是高山屏障,群山环绕,更是云雾弥漫的。因此,被人们称为“云中桃源”,是理想的洗肺休闲的养生胜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中大漈,一个听名字就很霸气的地方,它是国家4A级的景区。</p><p class="ql-block">“漈”就是瀑布的意思,“大漈”就是大瀑布了。因它位于高山盆地内,经常是云蒸雾漫的。所以远远的望去,大瀑布就像云中飞流而下的一样。</p><p class="ql-block">只可惜,我们到达瀑布观赏地的时候,一场大雨浇下来,只能找地方躲雨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漈的地理位置比较偏,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来到这里的游客很少。以至于我们从瀑布观赏地下来,想找个问路的人都没有,只好顺着小路观光行走。</p><p class="ql-block">心怀忐忑的走在小路上,嘴上不断的质疑着,是否走错了方向?但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着周边秀美的田园风光,</span>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大家的心里还是很惬意的!</p><p class="ql-block">雨停了,我们沿着小路下山。一路美景,一路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农业观光园,有稻田,蔬菜园和已经收割后的农田。</p><p class="ql-block">在灌溉的稻田里,刚刚钻出地面的稻苗,伸展着它的腰肢,随风摇曳。</p><p class="ql-block">真是万里江山如画景,乡村烟雨沐春风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下山了,民宿老板已在那里等候,并带领我们继续游览其他的景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来云中大漈</span>除了瀑布之外,还有“三古”景点,分别是古廊桥-护关桥,古寺—时思寺,古树—千年杉树、柏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颗柳杉王,是名列全国同种柳杉的胸径 之王,树龄已达1500余年,胸径4.47米,胸围13.4米。</p><p class="ql-block">该柳树原高約50余米,因遭遇雷击断梢,现高28米。树干已空心,树内可容纳30多人。</p><p class="ql-block">它可称之为杉界魁首,柳杉世界的王中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思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建于宋朝,距今有近千年历史了。</span>这是一座融合了儒、道、释三教宗义的国保级古刹。在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宋高宗赐名“时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年)刘伯温题名“时思道场”,宣德元年(1426年)正式更名“时思寺”。时思寺占地1193平方米,汉式风格建筑群,释儒道三教合一,实为一大奇观。</p><p class="ql-block">时思寺的山门为照壁式旁开山门,这是一种古老的山门,它不是那种以招揽香客为要旨的开放式山门,而是以禅林清修为宗旨的半封闭式山门,以便信徒深山修行。</p><p class="ql-block">它是云中大漈的瑰宝,这座三教合一的寺庙是非常珍贵的文物,里面有三座历史建筑,中间的大雄宝殿是货真价实的宋代建筑,其完全木质的佛塔和寺院,尤为可贵。最里面的马仙宫是祭祀当地神祗马夫人的,最外面的是明代钟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思寺外有一个梅氏宗祠,梅氏宗祠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旧时宗法社会梅氏家族举行祭祀活动和商议族内大事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漈梅氏在宋明清几朝出过9位进士,23位举人,可谓人杰地灵。</p><p class="ql-block">在近代国家面临危亡时,梅家许多仁人志士以身殉国,真是可敬可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护关桥</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乾隆辛丑年(1781)长29米,宽8米,高9米,是三层三檐楼屋式木结构廊桥。第一层是关帝庙,第二层是文昌阁,第三层是魁星阁,起到护佐村坊和方便交通的作用。于2011年1月7日被评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大漈乡省级风景名胜区境内,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三层建构廊桥,它两端接山,横跨于龙溪鹤水汇流的总水口,如障屏一般,故名“护关桥”</span></p><p class="ql-block">护关桥很有特色,在第一层中留了一条过桥的通道,非常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大漈护关桥,正当村口龙溪和沐鹤溪交汇处。</p><p class="ql-block">这也是一座肩负多重功用的廊桥。</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卫护关卡,这可以从“护关桥”的命名直观读取。</p><p class="ql-block">传说,荒蛮年代的大漈只有少数刀耕火种的畲民。大约北宋年间,有梅氏家族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便举族迁徙,世代居住、繁衍于此。守着“云中桃源”,梅氏家族,也很过了一段清静平和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随着银矿的发现,桃花源被世外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一拨又一拨的淘金者聚集山谷,宁静的山谷有了枪声,起了叛乱,不再有不设防的和平日子了。梅氏家族不得不建造保护家园、守护家族的防御设施。这就有了这座护关的廊桥。</p><p class="ql-block">然而,崇尚耕读的梅氏家族,并不希望有争斗。因而,护关桥的建造,就又同时赋予了诸多文化功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寺、</span>古树、古祠、古廊桥,在这四古荟萃的古村落里,村即是景,景即是村。 </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没有城市中的喧嚣和浮躁,没有急匆匆的身影,只有心态平和、身心愉悦,以及灵魂的放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