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浩瀚的星空更灿烂。。。

柳沟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美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勃勃生机。早有计划四月下旬回京给外孙打预防针,恰学礼老弟来电话问我最近是否去北京,他要去中国电影博物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想高兴能和我一块同去。女儿在京工作十年有余,往来北京不计其数,对京及沿途景致早没了初时的新鲜,有老朋友同行自是喜不自禁。定好了23日出行,我们一路随心所欲笑谈四十年间的陈年往事,其间的愉悦千金难买。。。</span></p> <p class="ql-block">学礼老弟要去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朝阳区南影路9号,在东、北五环的交界处。他要把自己十几年潜心研究孙谦所收集的、很多是自己掏钱购买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现在都没有的有关孙谦的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中国电影博物馆。来京路上聊此事,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是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让更多的人能更深入的了解孙谦的从影人生,个人收藏很容易失传,放到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平台,才能最大的发挥文物的价值,虽有不舍却为大爱,学礼老弟是真爱老乡孙谦啊。</span></p> <p class="ql-block">按照约好的时间,4.25日上午10时许,早早等候在博物馆门口的藏品部的孙老师热情的迎接我们,并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概况: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电影博物馆,落成于2005年,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占地52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分展览区和影展区,展览区分21个厅,影展区有6个演播厅,最大的巨幕厅可容纳1000多人观看。</p> <p class="ql-block">到了接待室,茶事稍息,学礼便和孙老师交接藏品,看他小心翼翼又如数家珍,每一件文物反映的什么内容都做了细致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捐赠文物共15件,最有价值的是这本1950年拍摄《农家乐》时的纪念册:有大事记,有时任华东局宣传部彭康部长和剧组人员合影,导演演员等工作人员的签名等等,真是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长彭康与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全体剧组人员签名录,看到有秦怡的签名。</p> <p class="ql-block">大事记,从组团到结束所有事务都有时间记载。</p> <p class="ql-block">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大家都耳熟能详,它的曲作者就是这张字条上的签名者———“张棣昌”,乔羽的词。</p> <p class="ql-block">说到沙蒙,大家肯定没有印象,但说到电影《上甘岭》一定家喻户晓,他就是电影《上甘岭》电影的导演,也是孙谦早期电影《丰收》的导演。</p> <p class="ql-block">你可不知道海默,但你一定听过歌曲《敖包相会》并被感动过,他就是海默创作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词作者)。</p> <p class="ql-block">学礼撰写并签名的30万字的《孙谦的如影人生》(九旬高寿的影评界泰斗孟犁野老师作的序)被博物馆永久收藏。</p> <p class="ql-block">学礼主编的《孙谦研究》也得到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验收核对完捐赠文物还有捐赠仪式,但因筹办建党百年影展的事领导外出下午才能回来,孙老师便领我们先行参观,我们才始知,电影诞生于1895的法国,十年后的1905年才传入我国。</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博物馆共四层,设有21个展厅,充分展示了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展出了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电影的发展和广大电影工作者的重要的艺术成就,揭示了电影创作的奥秘。置身其中幻若走进了浩瀚的艺术星空,令人目不暇接。可惜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只刻意的留意了孙谦老师的作品,山西作家的作品,和有关反映山西人民生活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现在中国的影视作品繁若星辰,点亮星空的就是他们——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左起:任庆泰、郑正秋、黎民伟、夏衍、袁牧之,请记住他们。</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和继任者,哈哈!</p> <p class="ql-block">必须提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拍摄的戏剧《定军山》,还只是无声电影,只有图像没有声音。</p> <p class="ql-block">1950年,解放后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就是《农家乐》,编剧孙谦。哈哈!可以说孙谦是现在旅游业界农家乐的鼻祖吧。</p> <p class="ql-block">1951年孙谦创作的《陕北牧歌》。</p> <p class="ql-block">1951年,文化部在北京等20座城市推出了26部国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连续展演了一个月,在全国电影界引起了轰动,其中有两部和我们文水有关,一部是孙谦创作的《陕北牧歌》,一部是《刘胡兰》,一个小小的地方就有这么靓丽的表现,看到此,做为文水人内心很是自豪。</p> <p class="ql-block">1952年,孙谦创作的电影《葡萄熟了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1959年,孙谦、成荫为纪念国庆10周年创作的电影《万水千山》。</p> <p class="ql-block">1979年孙谦、马烽创作的《泪痕》,开创反思电影题材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1988年,孙谦、马烽创作的电影《黄土坡上的婆姨们》。</p> <p class="ql-block">《咱们的退伍兵》,1985年马烽,孙谦编剧。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共产党员如何带领群众致富的故事。可惜这个展览写编剧时把孙谦漏掉了。这么浩瀚宏大的工程有点小瑕疵也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下面是马峰孙谦的原创手稿。</p> <p class="ql-block">《咱们的退伍兵》手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7年4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优秀影片和表彰中华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代表的合影,孙谦因在那个时期对新中国电影的杰出贡献应邀出席,并被安排在前排就坐,距主席也就约二十几个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左边红圈:毛主席,周恩来,朱德,邓小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右边红圈:孙谦。</span></p> <p class="ql-block">孙谦在前排较中间的位置就坐。</p> <p class="ql-block">1939年拍摄的电影,我们文水老乡就已经是剧中的主角——《武则天》。</p> <p class="ql-block">《车轮滚滚》中朱德的扮演者赵登峰,是我们文水县下曲人。</p> <p class="ql-block">小学语文课本介绍刘胡兰的文章这样写: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农的家庭。。。</p><p class="ql-block">我们老乡。</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所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就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修建了上千座大中小型水库,保证了农业的丰产丰收,1965年拍摄的电影《浪涛滚滚》,就是对这一运动的反映,它的拍摄地就是位于我们文水县境内的文峪河水库,女主角是当时的当红影星、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秦怡,后来秦怡在她的回忆文章中说到,《浪涛滚滚》是她一生最满意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西电影制片厂,1958年才成立。</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转到了展厅的四层,这里展示的是电影的制作过程,当我们正津津有味地观看电影的特技制作时,孙老师来电说领导回来了,要举行捐赠仪式,我们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展厅去和孙老师汇合。</p> <p class="ql-block">藏品部屈主人热情的接见了学礼老弟,对学礼老弟为研究电影界前辈孙谦所花费的心血由衷的敬佩,并对学礼老弟无私的捐赠行为和精神表示由衷的赞美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捐赠证书。</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博物馆藏品部网站,已有学礼老弟的这次捐赠信息。</p> <p class="ql-block">捐赠仪式结束后,馆方领导特意安排我们在能容纳1000多人的巨幕厅观看了鸿篇巨制《阿凡达》,感觉到了中国电影努力赶超世界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观影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学礼40年前在孝义镇中学的老同学秦耀东,在朋友圈知道了学礼在北京,从百里之外的大兴赶过来一定要请我们吃饭,我们结束了观看匆匆赶到预订的北平酒楼,耀东已早早携夫人在酒店恭候。哦!又是一个人生难得的欢愉时刻和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说说孟犁野老先生,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先后担任过六届金鸡奖评委,在电影界大名鼎鼎。学礼老弟的这次捐赠行动和以前收集整理及执笔写孙谦的文章,孟犁野老师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次来京的食宿都是孟老提前给预订,真是细致入微,待如亲人。</p><p class="ql-block">因牵挂常年卧床的九旬老母,学礼老弟26号就要回家,本想我北京熟悉又有车,很想和他游玩几天,他说前次来京还是十多年前,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也难违他孝慈之心。孟犁野老师要女婿送学礼到西客站,九旬孟老也要相送,并转道“中国电影家协会”门前和学礼老弟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疾驰的列车上学礼老弟和我微信,聊及孟老我能感受到他感动的泪花,因为我都被感动了。。。</p><p class="ql-block">2021.4.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