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塞北话红色

义乌人氏 吳维瑞撰

<p class="ql-block"> 行 走 塞 北 话 红 色</p><p class="ql-block"> 吳维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色游,关内外,便想起塞北,这里的古迹连同故事都吸引着我。</p><p class="ql-block"> 暮春的一天,起个大早,自杭州飞榆林,九时即达。不由分说,便直上长城三大遗址之一的“镇北台”,又直下三大名窟之一的“榆林窟”。旋往靖边城,沿着连绵的烽火台以及蜿蜒的无定河直奔丹霞地貌之“波浪谷”;傍晚时分进入大漠深处一千多年前古匈奴王城遗址的“统万城”。</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匈奴人,蒙古人在这儿出出进进,风烟四起,金戈铁马,茄声鸣咽。“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而今,杀伐声远,一切归于平静,只剩点点陈迹。</p><p class="ql-block"> 次日一早,直奔米脂县沙家店战役遗址。沿榆溪河下行,两山夹川,绿水中流,土地平阔,陌上花开,一派塞上江南风光。从镇川的一条窄窄的山沟进去,翻过沟沟壑壑,登上一个高高的山岗,站在当年彭德怀将军指挥作战的地方俯瞰沙家店,峽谷中的村落及如细线的小路历历在目。对照战役经过图,实地感受战役的时机捕捉、战场的灵活选择和布阵的运用之妙,不由敬佩之至。</p><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坡之上,我似乎还能听到沟底传来的枪声,呐喊声和撕杀声。似乎彭大将军就站在这里,镇定自若地手举望远镜注视着山下的战场变化。</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陕北之“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堪称经典;沙家店,瓦子街战役更是传奇。钟松,刘勘,就是胡宗南的“哼哈二将”。沙家店全歼钟松,瓦子街击毙刘勘,好比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斩颜良,诛文丑”。而蟠龙大捷,又因取弹取粮取被服于敌,其意义好比“火烧烏巢”。如此一来二去,战场形势顿转。蒋介石,胡宗南,碰到毛泽东,碰到“横刀立刀”的“彭大将军”,高下立判,焉得不败?其实,早在胡宗南占领延安的时候,发现桌子上留下一张神秘的字条:“胡宗南占延安,势成骑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奈何!奈何!”。留下这个纸条的,正是毛泽东。一年多后,果验其言。岂非天意,更因人事乎!</p><p class="ql-block"> 来此战地,既是一种初心缅怀,也是一份军人情结,更是一串由衷感叹!</p><p class="ql-block"> 往绥德,复前行,又拐进一条长长的两山夹一沟的窄窄的山路,在千迴百转之中,从扶风寨下车,入寨门上行,蹬爬一长段陡峭弯曲的石片路,跃上一方平地,来到杨家沟毛主席旧居参观。毛泽东和周恩来曾在这里指挥全国战场,并主持召开“十二月中央会议”,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重要报告,成为指导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性文件。</p><p class="ql-block"> 期间,还瞻仰了陕西省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前习仲勋,李子洲,王震三人的石雕像引人注目。他们在绥德的战斗生涯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榆林,临近塞外毛烏素沙漠,是唐朝李华《吊古战场文》笔下“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常覆三軍”的古战场;这里,也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的发生地;这里,更是陕北红軍的根据地和“新中国的曙光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面对北国风光,一位伟人豪情万丈,在黄土高坡的清涧县袁家沟写下了睥睨古今的诗词《沁园春.雪》。</p><p class="ql-block"> 一代风流人物,千古无限江山,引人无穷遐想。</p><p class="ql-block"> 在塞北的“王家湾“、”小河村”,毛泽东几进几出,纵横于沟壑之间,任敌捜索围困,硬是不过黄河。他敢于在敌军的鼻子底下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地存在,以只身涉险和以二万余的兵力,把蒋介石二十五万大軍吸引在周围,损耗了其五分之三的战略资源。为盘活全局,以领袖之尊与敌决战于刀光剑影之下。这样的例子,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p><p class="ql-block"> 由此想到,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在宋辽战事危难之秋,怯战的皇帝在寇准的死谏之下才勉强挂帅北征。终成一捷,胜而求和。也正因为谏“皇上入险地”,寇准遭皇上猜忌而以悲剧收场。</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两个主角。当年,蒋介石坐镇贵阳围剿红军。红军四渡赤水时,毛主席虚晃一枪,兵逼贵阳,吓得蒋介石慌慌张张就令孙渡撤守江防,搬兵自救。没曾想,红军主力巧渡金沙江扬长而去。胆识之短长,一望而知。胡宗南二十五万大军进攻延安,毛泽东却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坚持要“看到敌人才走”,坚持不离开陕北,坚持在沟沟壑壑中与敌重兵长年周旋。其凶险,毛泽东岂能不知;其份量,足以改变全国敌我战场形势;其胆识,真乃千古一人。其险中求存,险中求战,险中求胜的勇气,无与伦比的淡定,精妙绝伦的指挥以及雄倪古今的遗篇,都是神来之笔!</p><p class="ql-block"> 从西子湖畔的烟雨江南到边关塞上的大漠孤烟,我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凭吊客。站在战场旧址和伟人故居前,除了敬仰,赞叹之外,再难以用文字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如今,站在塞上,印入眼帘的景象是:“沙退人进”,满目葱翠,一改风沙张天、光秃秃的景象;能源大市,重车盈道,大车比小车多,“神府的煤,靖边的气”,大地献宝藏;脱贫攻坚,昔日窑洞渐成墟,移民新居排排起,城镇也是焕焕然;人杰地灵,“绥德的汉子,米脂的婆姨”,英雄与美女兼出。红色根据地,又启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里,已经不再苍凉,不再贫穷,不再遥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8日晚草拟于榆阳区全季酒店,后经修改。</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下望,沙家店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陕北红軍时期,习仲勋曾任绥德地区专员,軍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子洲,绥德人,陕北红軍的创世人,现有子洲县名之。王震,领导部队在绥德挤走顽固派,以保障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全。故立三人雕像纪念。</p> <p class="ql-block">镇北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关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7日在榆林镇北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