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大闫视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观2021年首次“超级月亮”日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p><p class="ql-block"><b>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b></p><p class="ql-block"><b>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录自李白《古朗月行》</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7日晚,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如期现身天际,受到媒体和天文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据《人民日报》报道,当天23时22分,月亮与地球最近,两者相距只有357378千米。此时月亮的视直径最大,只要天气晴好,全国各地的人都可观赏到这轮“超级月亮”。</p> <h3>  据北京天文馆专家介绍,对北京地区来说,4月27日晚上7时25分左右,月亮从东偏南方向跃出地平线,此时距离月亮过近地点只有4个小时;到了午夜23时27分,月亮运行到南方偏东过近地点,此时月亮最大最亮。对于全国其他地方而言,从月亮跃出地平线大约30分钟到子夜月上中天,都是观察“超级月亮”的最佳时间段。</h3> <p class="ql-block">  据专家介绍,“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一个名词,是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时出现的一种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由于月亮是在一个椭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的,因此,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有时离地球近些,有时又远一些。</p> <h3>  很多天文学家并不赞同“超级月亮”的说法,认为叫做“近地点满月”更为准确。理由是当满月从地平线升起时(即近点月),我们看到的月亮似乎比它升到天顶时更大、更明亮。这时的近点月大概比远点月变大14%,变亮30%左右(取决于气象条件)。也就是说,满月时月亮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这时的月亮看起来就会“又大又圆”。但这种大小、亮度的变化,人的肉眼是不太容易觉察出来的。</h3> <h3>  据有关专家介绍,月亮绕地球的运行周期大约是27.3天,也就是说每隔27天多,月地距离就会从最近到最远再到最近变化一次。而从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间隔的时间平均大约是29.5天,这比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27.3天长了两天多。</h3> <p class="ql-block"> “超级月亮”其实并不罕见,差不多每年都会出现几次,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满月可能出现的时间段。仅2015年就出现过6次“超级月亮”,2015年9月28日出现的“超级月亮”是当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2020年出现过4次“超级月亮”,分别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和3月10日的这两次还分别是年度“最大满月”和“第二大满月”。</p> <p class="ql-block"><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p><p class="ql-block"><b>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b></p><p class="ql-block"><b>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b style="font-size: 15px;">——</b><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录自张九龄《望月怀远》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没有欣赏到2021年首次“超级月亮”的朋友也不要遗憾,只要岁月静好,我们的目光还会与天际间那轮又大又圆的皓月相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