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奖章和证书

巴扎西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时光犹如一条奔涌不息的洪流,一去不复返,甚至我们还来不及阅读和回顾,它已滚滚而去,留给我们的只有不尽的怀想和一声叹息。</p><p class="ql-block"> 近日回家探亲,偶尔看到父亲曾经留下的在工作中获得的各种证书和奖章,唤起了我对父亲遥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马中臣,于一九四零年八月出生在河南省通许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父亲自幼勤奋好学,是那个年代典型的由于“学而优则出农门”的农家子弟。凭借高考的优异成绩,父亲不但跳出了农门,而且考上了用他的话说是“又能红又能专,又管吃又管穿”的、在当年被无数有志青年向往赫赫有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就读于原子能工程系爆轰物理专业,并与一些“红二代”成了校友。而父亲所从事的这个专业,也注定了他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打了一辈子的交道。</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核讹诈危机。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不久,北方大国和西方列强企图重演当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新生的中国虎视眈眈,频频进行核威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等老一辈共和国的缔造者早已认清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狼子野心”,准确预判出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并豪迈地提出“没有原子弹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就算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棒!”等一句句催人奋进、荡人心魄的铮铮誓言。为此,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于敏等老一辈核科学家隐姓埋名,带领着父亲这一代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靠着那种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的“两弹精神”,终于为祖国撑起了令所有国人骄傲、让群狼胆寒的钢铁脊梁!</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这些略带历史斑驳感的证书与奖章,是父亲短暂的一生工作中取得成绩的缩影,更是他们这一代核事业人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核武器事业无言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七年了。记忆里,父亲的性格严肃、认真、刚烈、要强,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除了常规的研究工作以外,父亲参加了多次的常规爆轰实验和核爆试验。印象中他每次出差到新疆马兰核基地做试验,都是几个月才回家。每次回家,都会带回来一些玻璃瓶装的大肉罐头,那是国家为了让核试验场的科技人员增加营养,专门配发给他们的保健品。而父亲却舍不得吃,攒下来,等试验结束后带回家给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吃。由于父亲就读的是军校,所以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军队中的生活习惯来影响我们,比如,床下的鞋子要摆放整齐,成一直条线。起床后被子要尽量叠放整齐,走路时要挺胸抬头等等,这些看似细微的点滴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乃至我在当新兵的时候就曾被班长表扬在整理内务方面有“天分”。</p><p class="ql-block"> 父亲白天在厂区工作,晚上回到家后还不忘抓紧时间给我们辅导功课,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在辅导我们学习方面总是能深入浅出,把很多知识点用最简单形象的比喻讲的很清楚、很透彻,胜过现在的”家教”不知多少。父亲在大学时外语学的是俄语,可是为了能辅导我们的英语,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自学英语,还常常给我们讲“闻鸡起舞”、“凿壁借光”的励志故事。父亲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很多邻居老乡,只要是谁家孩子学习方面出了问题,都喜欢把孩子往我们家送,让父亲给他们的孩子辅导功课。本来就上下班就很辛苦的父亲不但没有推辞,反而为这些基地的孩子们辅导功课而感到乐此不彼。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之下,我的兄弟姐妹三人在核工业基地221厂撤厂销号之前都如父所愿考上了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唯独我没有考上大学而无奈当了兵…我的名字寓意却也寄托了父亲希望我“在科技战线上发光发热”美好愿望,实乃惭愧!</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一月十六日,当我从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毕业还不到半年,退休在合肥的父亲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五十四岁。父亲的英年早逝,给我们子女们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顾于建党百年之际 ,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马科光 2021.4.29</p> <p class="ql-block">“哈军工”五九级原子工程系二一一班毕业时的合影,后排右侧第四位是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五九级原子工程系毕业合影,后排右侧第七位是我的父亲马中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哈军工毕业时的毕业证,由院长刘居英、政委谢有法签署。刘居英是开国少将,抗美援朝期间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员,为创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抗美援朝结束后,协助陈赓大将创办了”哈军工”,陈赓大将去世后,刘居英少将接任第二任院长。政委谢有法是开国中将,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长津湖战役著名的九兵团政治部主任,后来担任继陈赓之后”哈军工”的第二任政委。</span></p> <p class="ql-block">在新疆马兰参加核试验现场工作照片</p> <p class="ql-block">父亲获得的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为国家核武器事业作出贡献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为国家核武器事业作出贡献奖章</p> <p class="ql-block">专业技术职务证书</p> <p class="ql-block">从军队编制系统转业地方证明书</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子协会会员证</p> <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初期,北京二机部科技图书馆借书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