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沙面游记

春生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4月27日天阴时不时还下点小雨,这种天虽然不招人待见可温度降下来了,25~26度的气温人很舒服。镶牙待诊的时间过的真慢,闲着没事干脆去逛广州市内的景点吧。今天我顶着小雨逛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广州5A级景区沙面风景区。因为这两个景点挨的很近都在地铁1号线上,我先去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后去的沙面风景区,就按先后顺序先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吧。在地铁1号线设有农讲所站,从地铁口一出来就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大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最早是广州孔庙,现在农讲所二道门眉上还悬挂番禺学宫的匾额。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大门似乎是后建的,在农讲所临街的大门上高高地悬挂着一块红色匾额,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手迹。因为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借用孔庙办的规模不大,现在的农讲所旧址己经建成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历史展览馆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番禺学宫院内展开的,一进番禺学宫门左手边有农讲所的“值星室”可能就是门卫室,往里走就是一间图书室,现在的第一展厅就是当年农讲所的教室了。再往里边走在番禺学宫大门的右手边就是教研室也是教师办公休息的地方,往里走现在的第二展厅也是当年农讲所的教室。与番禺学宫大门正对面是一座举架很高的殿堂,最早应该是供奉孔子的殿堂,现在是抗美援朝纪念展厅。在番禺学宫这座四合院内种着花草树木,院内左右两边有彭湃和韦拔群两尊烈士雕像,因为他们两位先烈也是当年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先行者。在中国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国民党中执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接受林伯渠、彭湃等人提议在广州创办民运动讲习所的,当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6年毛泽东在此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当时周恩来、恽代英、彭湃、肖楚女、李立三等二十多位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共产党人先后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其中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培训农民运动骨干800多名,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成为中国革命第一批火种。</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全国湧现出三位开展农民运动的领袖,其中有湖南的毛泽东、广东的彭湃和广西的韦拔群,他们是我党最早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最早从事农民革命运动的领导人。据毛主席英文教师、著名学者章世钊的女儿章含之回忆,毛主席在70岁生日请湖南老友吃饭时说,当年到上海找到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世钊,希望他帮助一批优秀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章世钊以个人名誉在上海募捐到两万块大洋全部送给毛泽东。毛主席回忆说这笔钱一半给蔡和森等同学做了留法勤工俭学经费,一半自己拿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了。从那时起毛主席每年送章世钊两千元人民币戏称还债,说一直还到章老先生不在了为止。第二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是广东汕尾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人领导人。彭湃在广东海陆丰地区积扱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著有〈海陆丰农民运动〉一书,被毛主席誉为“农民运动大王”。</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三位农民运动领袖当数韦拔群,韦拔群是壮族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兰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农民运动领导人。韦拔群毕业于贵州讲武堂在黔军任参谋,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1925年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返回广西东兰县在大山之中创办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大概5年前我自驾房车游广西专门去东兰县游览著名红色景区列宁岩,就是韦拔群创办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据说是开国大将张云逸将军参观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感慨万千,因为讲习所的讲堂就设在一个巨大的山洞之中,所以老将军建议把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更名为列宁岩。现在讲习所岩洞上还有叶剑英元帅题写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匾牌,在景区的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边刻着三个揩书大字“列宁岩”。韦拔群创办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一个巨大的山洞中,这个山洞内干爽宽扩至少能停放百台轿车,山洞内部非常高,洞口既宽大又隐敞是非常理想的天然课堂。韦拔群文武双全在群众中威望及高,当地百姓都喊他拔哥,最后确被自己的亲姪子为一百块大洋出卖,牺牲时年仅38岁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从农讲所侧门出来就是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这座高大的楼房上边又矗立着一座石碑,石碑造型是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碑身上镌刻着毛主席手书“星火燎原”四个金色大字。在大楼门前的草坪上还有一座灰色基座的黑色雕塑,雕塑的是鲁迅和夫人许广平,鲁迅先生端坐在藤椅上,夫人许广平侧立在身旁,展现的是鲁迅和许广平在广州恩爱与平淡的生活状态。鲁迅先生1927年应聘从厦门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在广州生活了9个月后到上海。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门前广场很大,广场内古树繁茂、绿草如茵,道路两边还有很多长条椅供游人休息,这里真是一个闹中取静、供人读书学习的好地方。从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大门出来就是地铁站,中午也没休息直接坐地铁到黄沙站去游览沙面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广州沙面位于珠江沿岸原来是一片沙地,后经人工填修故称沙面。沙面临珠江自古就是广州重要的商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年)英、法联军侵犯广州,1859年强迫清政府沙面以北挖出宽40米长1200米的涌道将其与陆地分开成为一个小岛。到1861年英、法帝国为了长期霸占沙面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沙面租借条约>,其中英国占居沙面以西264亩土地,剩余66亩归法国成为法租界。沙面成为英法租界后他们在其岛上修教堂、开银行,还有多国领事馆,到现在沙面还有上百栋欧式建筑形成独特的欧洲城市风格。由于沙面英法建筑保存完好,街道上还保存很多欧式雕塑,街道两边古树参天绿草如茵,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去处,在这里随手拍照就会有很理想的艺术效果。被英、法强行租借的沙面直到1946年10月才被广州市政府收归国有,屈指算来沙面被英法帝国强行霸占近百年。</p> <p class="ql-block">沙面到现在还保存着两座教堂,一座露德圣母堂是天主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889年是座落在沙面法租界内小型教堂,教堂入口处是哥特式建筑十分亮眼。另一座是基督教的沙面堂座落在沙面南街白天鹅宾馆的后边,因为教堂外部造型没有露德圣母天主教堂醒目,在群多欧式建筑中不容易找到。其实象广州沙面这样由外国列强霸占的租界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象福建厦门的鼓浪屿、山东青岛的八大关、上海的外滩、湛江的海滨大道、天津的九国租界等,这些地方都是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的铁证。想想那些挺胸舔肚、叼着雪茄溜着狗的洋大人,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租界中耀武扬威,做为有血性的中国男儿该有多么屈辱!我们真应该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赶走了骑在国人头上的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广州沙面己经建成国家5A级风景区了,在珠江边建起了沙面公园,不管沙面景区还是沙面公园都是免费向游人开放的。可能是天阴有雨的原因今天到沙面景区来的游客并不多,只有一些摄影爱好者背着长搶短炮的满景区拍照。沿珠江的沙面公园有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唱歌跳广场舞,还有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亭廊里跟着老师学唱新歌曲,好象要参加什么歌咏比赛。在毛毛细雨中我独自一个人漫步在沙面景区内,我有意仔细看看这些欧式建筑的历史,可惜这些建筑很少有文字介绍,只看到一些楼房上标着建设年代没有任何文字资料。这栋黄色小洋楼上有台湾银行四个字,旁边那栋红色洋房上有一块很隐敝的小铁牌标着海关馆舍四个小字。从沙面景区出来往地铁站走,沿街都是卖干货、中药材的店铺,抬头一看这栋大楼竞然是广州市中医院。</p> <p class="ql-block">春节过后来广州镶牙转眼己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月候诊时间里我游览了一些广州市内的景点景区,如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园、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广州大佛寺、广州六榕寺、广州花都圆玄道观。每游览一个景点都写一篇游记发到群里,向朋友们介绍我游览过的景区,至少可以供没去过的朋友参考少走点弯路。其实我边游景区边写游记也有我自己的私心,走了这么多路游览了这么多景区,时间长了很容易记混了,再好的记性也不如烂笔头子,游记便是最好的记忆。我总说等我自己老到下不了楼走不了路的时候,就翻翻自己写的游记,回忆一下多年旅游的经历也是一件乐趣。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又怀疑真到那时还能不能看清自己写的游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