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培训抓落实,科研引领促成长——记卢龙县“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培训活动

为做好我县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强化课题研究的规范管理,提高立项课题主持人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确保全县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质量,我县于4月27日成功举办全县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开题培训会。<br>  首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 本次培训借助钉钉平台,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进行。4月26日17:30以前参训人员全部扫码入群,27日8:40准时开始。参加本次培训的有各总校视导员、各校教育科研主管,县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主持人及部分课题组成员,在线人数达262人。 为进一步夯实课题研究基础,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教研室立足我县实际,做了《中小学教师该怎样做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本次培训本着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对培训内容经过了精心准备,从课题研究的选题、开题、实施及结题四大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力图给课题主持人提供全面的指导,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操作技能。 首先,教研员陈静老师讲了什么是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她说“课题”首先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课题的研究过程;其次,“课题”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项工程;第三,“课题”是一个主题,平时的教研主题可以升格为课题,以课题的思路做主题教研,会使我们的教研主题集中,方向明确,方法科学,目标清晰。 接下来阐述了教育科研的意义,陈老师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引出了教育科研的意义,并从学校、教师两个层面进行了讲述: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学校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的关键力量,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师个人成长的实际需要。并与实例相结合,以此引发学校、教师对课题研究的重视。 为提升教师在课题选题方面的认识,陈老师围绕如何选题做了全面细致的讲解,从选题的基本原则、如何发现问题及课题来源三个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通过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式,帮助老师们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为了保证我县“十四五”课题顺利开题,陈老师重点讲述了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从什么是课题的开题、为什么开题、怎么开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四方面进行了解释。如何从实用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出发,帮助老师们理清课题研究和撰写开题报告的思路,注意开题报告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助力教师能够写出规范的开题报告。尤其文献综述撰写、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难度大的部分,结合以往课题实例,加大了讲解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使科研与教研有机结合,陈老师讲述了课题的实施。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大体是:从现状调查开始,明确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实践该方案,收集反馈,调整或继续该方案,再实践,整理研究成果。 明确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反思、研讨、交流等贯穿课题研究始终的活动,强调形成以“主题教研”、“主题班会”、“学校主题活动”为研究载体,以课堂为研究主阵地,教、学、研相结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科研工作模式。 最后陈老师就科研课题的结题及结题报告撰写进行了介绍,强调了结题报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表述做了分析和阐述。 整个讲座,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内容详实、通俗易懂,为课题主持人指明了方向,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尤其对初次课题研究者效果更为明显,老师们知晓了课题研究离不开课堂教学实际,人人可以做课题研究。 本次培训,是在教研室领导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各校视导员及科研主管的大力支持下举办的,活动圆满成功。<br>  希望会后,我县承担“十四五”规划课题的学校及主持人能够深刻理解教育科研的内涵,认真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扎实推进研究过程,脚踏实地实施研究,争取一年后我县的科研成果遍地开花,硕果累累。<br>

课题

开题

科研

研究

教育

十四五

我县

培训

教师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