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发,满满的阳光;</p><p class="ql-block">学习,满满的欢喜。</p><p class="ql-block">教学,匠心独具;</p><p class="ql-block">培训,如沐甘霖。</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7日,安宁市保艳萍名师工作室一行15位教师来到昆明中英文海贝学校,参加由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教研活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课堂成果展示暨“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研究。</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呈贡区第三小学李平芬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的《乘法分配律》一课,本节课通过一张玫瑰花个数图,巧妙地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接着由学生自主举例验证、解决问题,加深巩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本节课老师教得扎实,学生体会充分,教师环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思路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后将乘法分配律迁移到减法中,借助直观图推理,初步建立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思维得到了提升。</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是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带来的《分数与除法》,每节课的特点和呈现效果都不同。首先上课的是西山区大渔中心的董坤老师,本节课董老师依据学生原有认知,根据平均分列出除法算式,从解决问题商是整数,一步步递进到1÷2,随后把份数不断改变,从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解决本节课重难点时先让小组动手操作,汇报学习结果,随后老师利用一系列细致的问题,再领着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交流与研讨,进行深层次挖掘,一步一步接近“分数与除法”的真相,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学到知识的本质,也使在坐的老师感悟到深度学习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 下一节课是官渡区关上实验的谭傲菡老师带来的《分数与除法》,谭老师从“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了什么?”开课,有效唤起学生已有认知准备,借助直观操作和演示,紧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帮助学生理解了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商的算理,运用合情推理,建立分数可以表示量的意义,进而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模型。最后将所学知识解释运用到四年级时候遇到分数问题。整节课,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主角,本节课的老师适时进退,点拨,调控,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多样性的奖励语言,引导着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主宰者,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了解除法与分数的内在联系,是一堂有价值的生本课堂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是由官渡区双桥中心王芳老师执教的《正比例》,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观察自己照片的缩放动态图,紧扣“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引导学生观察在多次“拉”的过程中,感知照片长、宽的变化和比值的变化规律。利用拉的过程中产生的交点以及对应的长和宽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正比例图象模型,通过图象模型的建立深化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和正比例模型的理解,感悟函数思想。每到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始终用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让学生深刻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图像,再一次获得了学习的快乐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课《反比例》教学由城市希望小学杨粉英老师执教,这节课杨老师先通过具体的倒水情境,在具体的观察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表述底面积和高的变化,接着出示表格,由具体的数字再次观察,进一步感知和表述变化规律。整节课始终抓住反比例意义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作对比性教学,在联系中渗透着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用了先让学生主动提问,随后自主思考、讨论解决所提问题的方法,推进新知学习,不仅拓展了知识的深度,而且大大减轻学生对理解概念的困难程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p> <p class="ql-block"> 五节课后,老师们收获满满,但意犹未尽。接下来的讲座邀请到了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副主编王永春老师,为我们带来评课和讲座《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王老师从即将颁布的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谈起,着重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四基、四能、六核、三会,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理论结合教学课例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三方面进行分析,讲座中王老师指出数学概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概念不清、判断不明、推理不灵。引发了学员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学概念思想,提升课堂教学内涵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管尤跃老师针对今天的五节课进行点评和总结。管老师提到: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和形成的,实现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树立“生本意识”,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课程资源,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巧妙的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生本理念,有结构的开展教学。否则就会向管老师所说那样,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根本没法;教这教那,读不懂教材等于没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p> <p class="ql-block"> 一整天的学习,工作室成员深入学习了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数学培训活动,既有生动的课例展示,还有经验长者路上经验的分享,集知识理论与课堂实践于一炉,活动满满,感悟切切,相信所有老师一定会汲取培训精华,助力数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罗岚、彭冬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图片:</b><b style="font-size: 18px;">罗岚、彭冬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审核:保艳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安宁市小学数学保艳萍名师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