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四月,当大陆北方仍春寒料峭,琼岛早已夏意渐浓。当值海南民俗节日“公期节”之际,应“三亚之声”合唱团歌友阿壮盛邀,同团这一日有闲暇时间的歌友高国志、何东强、徐丽达、罗丽江、吴丙兰、黄佩琴、齐景华、王岗、董国昌、王宏,以及阿壮与合唱团好多人都熟识且来往颇密的“文化老友”符清文老师,阿壮三亚市老年大学歌友王新以及她的“声乐达人”丈夫赵小民,于2021年4月25日——农历三月十四,前去他老家——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福田村,参加他们那里一年一度的“公期节”乡俗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车子在文昌市区著名的航天大道上行驶。</p> <p class="ql-block"> 早晨七点多从三亚出发的一行人分乘的几辆小车,经三个多小时的疾行,到达文昌地界。按照电子导航指引,汽车驶下高速,进入文昌市著名的航天大道,并沿此路继续依照导航“盲行”,拐入通往阿壮老家文教镇的公路。这是走在无论视野所见还是身手所触完全海南特色的乡野世界,无边无际的密林——榕树、椰树、槟榔、菠萝蜜、番荔枝、芒果、荔枝、香蕉、木棉、龙血、野菠萝、橡胶、木瓜、木薯、火龙果……,等等等等,叫上名叫不上名的乔木、灌木以及各种花花草草,当然更有或单块或大小连绵的浅绿长毯般已经吐穗弯腰等待收割的水稻田,还有散布路边村旁的一些玉米、蔬菜等其它农作物种植田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汽车奔向阿壮老家福田村,越往里走道路越窄,其宽度几乎仅可通过一辆小车。不过路面全都是水泥硬化的,小车在上面走起来还是蛮舒服的。看来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道路“村村通”硬化工程,还是名副其实卓有成效的,极大方便了农村人们的生活出行和生产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阿壮家大门口西眺,是林荫笼盖下的村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车子在前后同样车子的伴行下,慢慢驶在通向阿壮家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房前屋后院口路边的小车,林子里烟火升腾的简易炉灶和忙活烹饪造饭的人,一张张摆好了的就餐圆桌,一堆堆坐或站在棚子里、树荫下喝水聊话的人,以及间或“接力”点燃的震耳欲聋的长串鞭炮爆炸烟尘。</p> <p class="ql-block"> 阿壮家大门对面路边树林里鞭炮炸响。</p> <p class="ql-block"> 从阿壮家向院门外望去,村路边外是一片连绵无际的密林。</p> <p class="ql-block"> 从外面村路向阿壮老家新宅望去,是透过椰树、槟榔,木瓜的节日喜庆气氛。</p> <p class="ql-block"> 陆续赶到的热情洋溢的团友。</p> <p class="ql-block"> “对呀,我是刚到的,你们好快啊!。”罗丽江对先到的高老师说。</p> <p class="ql-block"> 红墙红门红对联,红衣美女迎嘉宾——符清文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下车伊始,主宾相逢。</p> <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让那些来自祖国多地未见过海南农村传统节日“样貌”的大陆人,来自三亚市区即使本岛出生长大的“城市人”,许久没有听到鞭炮声、没有闻到硝烟味的人,无不感觉此时此地的节日气氛,不是春节,胜过不久前过去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壮老家新宅的大门口景观。</p> <p class="ql-block"> 于是,引起我们对海南、对文昌“公期”二字探究与体验的极大兴趣。</p><p class="ql-block"> 据阿壮介绍和网上查询,“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公期”顾名思义,是“公”的纪念日。“公”即所供奉拜祭的神灵或祖先,“公期”即那些神灵或祖先的生日,“做公期”即纪念那些神灵或祖先生日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邻居当然也是在这天办“公期”。</p> <p class="ql-block"> 海南各地供奉的神灵,排前几位的有冼夫人、妈祖、关帝、龙王等。把守护一个较小区域的主神,称呼为村主、境主、峒主、市主。同姓村子的主神,主要是自己的祖先。主神因性别不同还分为“公祖”和“婆祖”,于是活动日便分为“公期”和“婆期”。主要祭拜本村的主神,仅限于本村內举行,于是各地所祭的神的生日不同,“公期”日期也就不同。</p><p class="ql-block"> 这种活动不但海南有,云南、两广的一些地方也有,而海南的“公期”讲究最多和特色明显。同时在海南,“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其它地区则称之为“军坡”,称为“军坡节”,或“闹军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文昌是海南一个特殊的地方,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是海南主要文化发源地之一,是文昌农村地区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公期”是原汁原味的本地乡村民俗,令人大开眼界。这一天里,村民们都期望通过举办“公期”,祈求同宗国泰民安生活富裕。因此,并不是传播什么封建迷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鞭炮响彻,硝烟四散,为“拜公期”增添浓烈热火气氛。</p> <p class="ql-block"> 爆竹响后屑满地,主人日子红似火。</p> <p class="ql-block"> 阿壮家新落成不久吉屋大门热情敞开迎宾客,门联是符清文老师所题写。</p> <p class="ql-block"> 海南的“公期”祭祀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重仪式,一种是重吃喝。</p><p class="ql-block"> 重仪式地区每逢“公期”,都要摆案集体拜祭“公祖”,要进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祭神仪式,还有“军坡戏”,在文昌地区还会“绑戏”,就是请琼剧戏班到村里唱戏,富有的村子还会请人唱三个晚上。人们看“公期”得到了视觉听觉的感官新奇享受。</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地区是重吃喝,或者说,吃才是主要目的于是人们干脆叫做“吃公期”。人们在这一天会知会宗族所有成员,和邀请众多亲朋好友,以及不管跟主人有否关系甚至陌生人,在主人和家人意识中“来的都是亲戚”,来到家中大吃大喝一番,一起过节,带有明显的自愿和随意性,因此反映了一种几乎中国之最的包容胸怀。这一天,是所有人们狂欢的时刻,往往比春节更热闹,更团圆,更有味道,是整个宗族最团结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平眺望远处的高国志与低头查资料的王宏。</p> <p class="ql-block"> 西瓜解渴又解暑。</p> <p class="ql-block"> 看来黄佩芹与齐景华真的渴了。</p> <p class="ql-block"> 歌友在阿壮新落成的吉屋小憩。</p> <p class="ql-block"> 宾与主此时、此地、此“公期”的热诚一握。</p> <p class="ql-block"> “资深美女”加红衣型男与鲜甜西瓜,这画面咋就这么“合”呢!</p> <p class="ql-block"> 拍摄下来发给亲友或回去慢慢品味。</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一切都是那么新奇。</p> <p class="ql-block">文昌的西瓜大又甜,吃起来解渴又开怀。</p> <p class="ql-block"> 下车一落座,西瓜便朵颐。</p> <p class="ql-block"> 作为外地人来这里只后,总会有聊不尽的 “新发现,新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一字排开的烹饪锅盆灶具,成品、半成品的食谱物料,以及按部就班各司其职的厨师。</p> <p class="ql-block"> 天气燥热烟熏火烤挡不住大厨们的精心操作。</p> <p class="ql-block"> 林中草地埋锅造饭是当地节日和要事供餐的独有一景。</p> <p class="ql-block"> “公期”就餐的菜肴当然是不可敷衍的,就品种来说,除了海南排前位的几大名菜如文昌鸡、东山羊等外,还有文昌“公期”里不可或缺的“意义菜”——“全家福”,又叫“什锦菜”和“头盘菜”。相当于东北的“乱炖”,但材料和制作比“乱炖”要更丰富更讲究,一般里面有四季豆、竹笋、红萝卜、蘑菇、肉丸、干鱼片、腊肠等。</p> <p class="ql-block"> “公期节”是文昌农村地区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所生长的土壤是海南的移民文化,这是海南“公期”文化的精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公期节”如所有事物一样,其文化内涵在坚守主脉的同时,也“与时俱进”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一开始的主要祈祷自己全家和本族、本村平安幸福,“进化”到注入多种文化元素的聚会狂欢日子。</p> <p class="ql-block"> 在文昌吃到的文昌鸡确实味道更香美。</p> <p class="ql-block"> 靠下大盘为“全家福”(或称“什锦饭”、“头盘菜”)。</p> <p class="ql-block"> 笠饭,也是一种当地“公期节”“标配”饭食。是用野菠萝或椰子叶编织为长方形、元宝形或小鸡形的盛具,里面塞进用食用油、蒜蓉、姜末、虾米等炒制后与大米混拌的填料,上锅蒸熟食用,象征吉祥祝福。</p> <p class="ql-block"> 高国志老师引吭高歌。</p> <p class="ql-block"> 齐景华团友声情并茂。</p> <p class="ql-block"> 符清文老师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徐丽达团友歌声嘹亮。</p> <p class="ql-block"> 王岗老师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董国昌老师嗓音浑厚。</p> <p class="ql-block"> “公期”主人阿壮情在歌里。</p> <p class="ql-block"> 高国志、齐景华男女声二重唱声飘椰林。</p> <p class="ql-block"> 王岗树叶吹奏声如百灵。</p> <p class="ql-block"> 王岗、罗丽江黎歌合唱韵味悠长。</p> <p class="ql-block"> 王岗鼻萧演奏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群声嘹亮响彻乡野。</p> <p class="ql-block"> 多声组合情深谊长。</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聚会,宝贵的感受,美好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祝国泰民安,愿人人幸福。</p> <p class="ql-block"> 意犹未尽,友谊长存。</p> <p class="ql-block"> 感谢歌友阿壮的热情邀请与诚挚款待,祝阿壮家族幸福美满、家乡繁盛永葆!</p> <p class="ql-block"> 站在新屋,脚踏故土,身置祖地,心涌感恩,激情澎湃。阿壮以饱含深情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报国之怀、家乡之爱、赤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满桌美酒佳肴,主人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与好友“公期”饮水思源,感恩先祖继往开来。</p> <p class="ql-block"> 感谢歌友陈德壮的盛邀,让我们这些来自大陆南北东西多地的人领略了海南独具特色的乡俗文化,切身感受海南同胞的纯朴、真挚与热情、好客;让同城同团队歌友有一个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团结共进的宝贵机会与场合。祝福阿壮和他的族人团圆幸福,祝愿他文昌老家乡亲及海南人民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所有的同胞和朋友,脚踏这片热土,一齐建设和拥抱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祝福主人公家族,阖家安康,日子火红,幸福年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