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之行—徽州古城

橘子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屯溪老街去往徽州古城的。</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距离屯溪老街不过三十公里,位于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大约六十公里的地方。丽江古城、阆中古城、徽州古城、平遥古城,是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古城是其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到了徽州古城,已经接近下午两点钟了。那天,当地正好在举办驴友露营节。一进古城的大门口,便看见五颜六色的帐篷安扎在那里,把古城的气氛渲染得跟过节一样。</p> <p class="ql-block">  脚下仍然是青一色的石板路,我们朝着前面的方向走去,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许国石坊。高大敦实的许国石坊就立在路的中央。据说这个许国石坊,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许氏,在他衣锦还乡时建造的。古城里面还有许多像这样有纪念意义的场馆,比如“陶行知纪念馆”,是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陶行知是安徽歙县人。再比如“太白楼”,是纪念诗仙李白的。相传“太白楼”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酒肆。唐代的时候,诗仙李白有一天来此地访友而不遇,曾独自一人在这里饮过酒。后人为纪念李白,故将此酒肆改名为“太白楼”。</p><p class="ql-block"> 试想,当年诗仙李白风尘仆仆来此地会友,那种渴望见到好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更谈不上提前预约什么的,等到了地方才知道,一心想见的朋友并没有在家。该是一件多么失望的事情啊。于是就一个人坐在小酒肆里喝起闷酒来。人心相通,冷暖自知。想一想,古人的心境也是如此啊。</p> <p class="ql-block">  再往古城的巷子深处走去,有很多古朴的民宅,里面住着当地百姓。洗衣、做饭、唱曲、打牌,过着百姓人家最寻常的日子。当我们折转到另一条巷子的时候,风景就大不相同了。这里有很多高墙深院的老房子,大部分已经空寂无人。斑驳的墙皮、紧锁的木门,还有那院落里伴着秋风旋起的梧桐叶,依稀透露着岁月的苍凉感。</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一座古旧的庭院门前,从疏漏的门缝极力向里面望去,希望能够找寻到一丝生的气息和活力。然而,沉寂的院落如同它那沉寂的历史一样,毫不理会在某个深秋的下午,一个想探寻它的人站在门前,这样凝神静气地打量着它。不知道它旧时的主人是谁,也不知道它曾经历过怎样的岁月繁华。曾经的烟火与喧嚣,都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声,融入了时光的长河。</p> <p class="ql-block">  一些看似微妙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敏感的东西。看着看着,我竟然想起了多年后的自己,一种莫名的伤感浮上心头……是感慨、亦或是失落,其中的滋味让我真切地感觉到人世间的美好与短暂。我只希望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都要开心明媚地活着,也不妄来这人世一回。</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的地界要比屯溪老街大许多,它是一座有气派有代表性的旧时衙府。当天进衙府里面参观的游人并不多,整个衙府显得特别肃静。衙府的正殿轩敞高大,正上方书有匾额一枚“明镜高悬”。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走过正殿,是一条金色长廊,和皇宫一样的颜色。看上去像是衙门府的后花园。长廊的一侧是池塘,塘内水清草碧,上有莲蓬舒展,下有鲤鱼戏水,很有“鱼戏莲叶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长廊的尽头是一段通往城墙的台阶,拾阶而上便到了城墙的顶端。站在城墙之上,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此刻,城内城外的风光尽收眼底。古城内古老的徽派建筑群和古城外繁华的现代气息交相呼应。古典与时尚,尘封与活力,构成了古徽州特有的风情。</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古城的城墙上,晨钟暮鼓触手可及,亭台楼阁倚墙而立。脚下踏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恍若走在了历史的脉络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