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丨家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张 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材好,说明你在饮食上自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气质好,说明你在修养上自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缘好,说明你在脾气上自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事业好,说明你在时间上自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什么都好,说明你在生命觉醒上自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律,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把这段话作为今天的致辞与家长们共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面对生活、伴侣和孩子,我们要做的,是更多地关注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 当你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人生秩序理顺,你会发现,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澜说过一句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对于夫妻关系和生活,同样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你把伴侣和孩子当成问题的源头,那整个家庭自然乌烟瘴气;相反,当你把他们视作战友、同伴,彼此帮衬,互相交付信任,那么再大的难关也不在话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年轻的妈妈总是说:“妈妈希望……”“妈妈不希望……”,他很乖,总会听。你眼里揉不得沙子,他但凡有错,你便直陈其错,从不留情。你以为这样就能让他规避错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直到有一天,他会在旁人面前指出你的错,他会做你不让做的事…你开始醒悟:我看到的,正是我自己的样子。压抑太久,必然反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托尔斯泰曾说:</p><blockquote><b style="color: rgb(110, 110, 110);">“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b></blockquote>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身教大于言传,自己如果不看书,为什么要逼着孩子天天看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说</b><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个特别奇葩的问题:</span>大家特别喜欢生一个蛋,然后告诉这个蛋,我上一代是做母鸡,算了,下一代你要变凤凰,咱们一起努力变成凤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他忘了他自己要先变成凤凰。</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发怒是基于儿童不良行为的一种反应,他们的反抗行为就是拖拉、沉默、顺从。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成人就是上帝就是皇帝,他们没有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来抗衡,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对抗。</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能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没有理由去说教斥责孩子。专制和民主的教育区别就在于平等和尊重。 </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变得谦卑,才能根除隐藏在我们心中的傲慢和偏见。</p> <p class="ql-block">  提到“身教”,不由想起东晋宰相谢安的一则小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时,追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孩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孩子。”</p><p class="ql-block"><b>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安也许是在说:自己的为人处世,都是孩子所能看到、听到的,可以效法,是一种身教。</p> <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看过很多报道:和狼一起长大的孩子,学会了像狼一样嚎叫、吃肉,听觉、视觉和嗅觉都异常灵敏;和狗一起长大的孩子,用四肢像狗一样的吠叫和奔跑;和鸟一起长大的孩子,像鸟一样鸣叫,并且能与鸟交流;和鸡一起长大的孩子,能像鸡一样啄食和咕咕的叫……</p> <p class="ql-block"> 这些动物父母成功的把他们的本领教授给了人类的孩子,他们自然而然的把人类的孩子教育成他们的同类。动物们似乎天然是成功的父母,没有教育理论,没有课程培训,没有专家指导,甚或没有语言,但是他们却成功地把甚至和他们不同种族的人类孩子,教育成他们希望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动物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们只做了两个字:身教。</b></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一点不假,他们没有高深的理论做知道,他们只是做到了身教。</p><p class="ql-block"> 他们亲身示范所有的事,不会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也不会要求他们会很快做到,他们只是自己做到、做好。而孩子看到他们掌握这个本领的好处,自然就会主动的想要学。比如狼宝宝看到狼爸爸捕食到猎物,它自然就会学习爸爸的捕食方法,希望可以像爸爸一样捕获到食物。</p> <p class="ql-block">研究儿童发展的科学家门发现,婴儿从出生36个小时左右,就能够模仿人的表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童成长和学习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孩子的模仿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孩子的大部分习惯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以,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做给他看。</p> <p class="ql-block"> 而学的快与学的慢,动物父母都不会评判,他们会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学习成长,终有一天孩子们都会掌握父辈的生存本领。比如小狼会学会猎取食物,小鸭子会学会游泳,小鸡会学会捉虫子,小鸟会学会飞翔。</p><p class="ql-block"> 动物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快慢没有要求和评判,全然的接纳,让孩子们没有压力自然而然的成长,而最终,他们都会学会父辈的本领,独自生存。</p> <p class="ql-block">  而我们每天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学得慢了,我们着急催促;孩子,这样那样做不好了,我们焦虑,我们给讲无数的道理。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总是那么多,我们总是那么的贪心,希望他样样都好,好了还要更好。稍有不好就不满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我们会因为早晨孩子不起床,而暴躁;会因为孩子不听话,打骂他们……而结果可想而知,也许看起来,我们表面上是“赢了”孩子,却从此让孩子在内心深处离我们越来越远。</span></p> <p class="ql-block"> 恰恰是我们的要求和语言,反而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阻力,他们被我们的要求压得不能喘息,他们开始在要求和比较下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开始想要退缩和逃避,他们没有了前进的勇气和内心的力量。我们成功的破坏了孩子的内在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所以很多家长问我,我看见孩子就想抽他,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就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反过来说,这孩子上次发烧的时候你为什么找我?他说因为他高烧。那一刻你想什么?<b>他赶快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说是一样的问题,你这个房子我说开门你不让,等我要拆房顶了你才说开门可以。不就是这个问题吗?家长陷入了我执,其实孩子病的时候你就希望他赶快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23, 12, 0);">每一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5.6%,我们有上千万个罕见病的孩子,这孩子踏踏实实活下来,健健康康的,不比什么都强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其实我执的本质在于应该执我,执你自己,不是执别人。你觉得弹钢琴好,你自己去弹。孩子从小就都在钢琴这个氛围下,他自然就会去弹钢琴。这个地球上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孩子是从父母所印随和印迹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123, 12, 0);"> 你唯一能改变的其实就是自己,你变好了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好,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b></p> <p class="ql-block">  而我们却不自知,我们也很委屈,每天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孩子身上,努力的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育儿知识,为什么,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我们恰恰忘记了一点,最重要的一点:身教!</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如果想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我们只要每天拿起书读起来,孩子就会好奇的拿起书跟着读;</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让孩子做事有计划,我们就先养成列计划的习惯,孩子看到了,自然会模仿;</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要孩子物品收拾整洁,用完放回原处,我们平时就要做好物品的整理和收纳;</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要孩子好好说话,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p><p class="ql-block">. …..孩子更多的看到的是我们的行动,行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p> <p class="ql-block">  看到青春期儿子每天打游戏而不按照自己开始的承诺去做时,内心也逃不过焦虑和窝火,但我明白这是我的问题,我们需要解决自己为何愤怒:</p><p class="ql-block"> 首先有精神准备,那就是系统地检查自己,以便发现自己在对待儿童时存在的明显缺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自身的脾性并不好。可以分为七类:傲慢 、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贪欲。</p><p class="ql-block"> 这些坏脾性并不会单独出现,比如愤怒的背后可能是傲慢在支持。你认为自己是强者,其他人必须听话,如果不按照自己设想的行动就冒犯了你的尊严,愤怒此刻就会跳出来,面对孩子我们更常用的说辞是:我是为了你好。你现在不努力,以后会很痛苦。</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此刻的每一天孩子都活在指责中,此刻都活的不快乐,未来的快乐和孩子又有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 <b>童年的生命是否快乐是一生的底色,</b>放孩子一马吧,在这个慌乱的日子里,让他们自己安排自己。</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想孩子养成怎样的习惯,你一定要先做出示范,孩子耳濡目染,一定会受到影响;而不是你每天给他讲一堆你其实都做不到的道理,那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也是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b>理论懂得再多,不去行动,不去示范都没有意义。</b></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中央电视台曾一度播出一则公益广告:睡觉前,一名小朋友颤巍巍地端来一盆热水,要给妈妈洗脚。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看见妈妈每天给奶奶洗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大家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因为妻子的一个玩笑,曾子毫不可惜地把一头大肥猪杀了而换来了孩子的诚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也有一个反面事例:古时候有个人看见自己病怏怏的老父亲不中用了,是个累赘。就和儿子一起把父亲抬到山里扔了。当他们往回返的时候,儿子坚持要把抬人的筐拿回去。他问儿子为什么?儿子说:“当你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只筐把你抬出去扔了。”他吃了一惊,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孝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又把父亲抬了回去。在这里,上行下效与身教重于言教虽然在情感上有些相左,而作用却是一致的。</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父母让孩子看到的是美好,他眼里的世界就是美好;父母给孩子展示的是丑陋,他眼里的世界就是丑陋的。</b></p><p class="ql-block"> 英国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说:</p><blockquote>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blockquote><p class="ql-block"><b>父母就像是孩子的反光板,所作所为都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模样。</b></p> <blockquote><a href="https://www.zhihu.com/search?q=%E4%BC%A6%E6%95%A6%E5%A4%A7%E5%AD%A6&amp;search_source=Entity&amp;hybrid_search_source=Entity&amp;hybrid_search_extra=%7B%22sourceType%22%3A%22article%22%2C%22sourceId%22%3A359311212%7D"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3, 81, 153);">伦敦大学</a>的教授们就做了这么一个关于言传身教的实验。参加实验的是几十对父子,研究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了两个小组。第一组中,父亲手拿苹果,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说:“这个苹果一点也不甜,还有点酸涩,你不要吃。”说完,父亲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房间。统计结果显示,有63%的孩子在父亲离开后,没有吃苹果,37%的孩子忍不住吃了苹果。另一组中,父亲手拿苹果,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说:“这个苹果一点也不甜,还有点酸涩,你不要吃。”说完,父亲吃了一口,摇摇头,离开了房间。结果显示,这个小组中,在平均不到5秒钟的时间内,95%的孩子都忍不住咬了苹果,只有5%的孩子没有吃苹果。这就是著名的“红苹果效应”。</blockquote><p class="ql-block"><i>红苹果效应是指儿童的行为可以依靠长辈的语言来建立,但更大程度上是模仿他人的行为并不断地操作形成的,</i><b>也就是说,言传有一定的作用,但相对于言传来说,身教的感染力更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无效教育区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君子之学”是从耳朵进来,进入心中,传遍全身,影响到行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而“小人之学”则是从耳朵进来,从嘴巴出去,只走了4寸长,所以难以影响到整个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用思想家卢梭的话来说就是,“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只知道耳濡目染,有样学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知道这是环境的影响,可是我们知道为什么人会受环境影响如此之深吗?</p><p class="ql-block"><b> 比如我们常说身教胜于言传,为什么会这样,这其中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从人性上来说,每个人都是自我的,我们不喜欢别人给我们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无论是言语还是物品。所以,言传时,我们就有可能给予孩子不喜欢的东西,这时孩子是被动的,防御的,很谨慎的接收的。即使他觉得有道理的东西,他都要以感受作为接收与否的唯一标准,感受好的才接受,感受不好的就自动屏蔽,无论是否有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身教显然不同,身教是一种无言之教,避免了直接对抗。NLP强调沟通时不能和对方有对抗。当我们专注于我们的行为时,我们先去做到,就堵住了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潜意识声音,就体现出了足够的真诚。而一旦孩子觉得我们是真诚的,就会打开心门,自己主动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就会自动调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所以,我们看,言传是启动防卫意识的,而身教是打开感受启动心门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 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方向不同,结果天壤之别。而境教,则是更长时间的身教叠加在一起而已。</b></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望子成龙”,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有出息,所以当孩子写作业时便有了怒吼式家长,在孩子与外界接触时便有了保护式家长,在孩子成长时便有了焦虑式家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不满于自己曾经走过的成长道路,于是就将所有希望与寄托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觉得之前没学到的东西都要让孩子体验一下,而身为家长,很多都忙碌于“工作+家庭”之间,对于自己的提升并没有注意,可往往在孩子没有过多接触社会前,家庭就是孩子的“小社会”,孩子所学到的东西都是父母教会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做的事情会有很大因素影响着孩子。</p><p class="ql-block"><b> 家长应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进步,身教重于言教,成为学习型父母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课。</b></p> <p class="ql-block">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而后,她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对孩子说的每句话,做出的每个动作,就像一只五彩笔,慢慢给孩子的世界涂鸦画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子,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人。</p> <p class="ql-block"> 所以,从今天开始,做好自己,谨慎言行,你想孩子拥有怎样的习惯和品质,自己先努力的做到,你成为了更好的你自己,孩子才有可能成为更好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 自己变好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