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张氏族亲文昌湖春游感

静水深流.福山乡村记忆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家国情怀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最基本的文化融入,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之所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就是在包容中集聚了不同种族,不同姓氏,不同文化,海纳百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根基,家族成为不可或缺的文明元素。</p> <p class="ql-block">  现代社会,人们现代意识的增强,家族观念已经极为淡薄,家是一种个体社会的表现形式,族是一个姓氏符号血脉融合的组合体。十几年来,应该说我们福山张氏族亲能够不断的组织一些春游及纪念性活动,得益于家字辈弟兄相互支持,特别是建群以来,形成了以群主组织,搭台唱戏,家族互动,达到了融合、认可和默契,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这是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年组织的春游,目的地是淄博的文昌湖。近十年来,文昌湖从过去的萌山水库,摇身一变,完成了惊鸿一瞥的华丽转身,得力于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和济南城市圈济淄城市一体化发展,把文昌湖定位为淄博西扩的前门厅,我们博山变成了淄博的后花园,想必大家都知道前门厅和后花园意味着什么,前后之分又代表着什么?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我们博山区与文昌湖区,财政收入争夺全市倒数第一的尴尬。</p><p class="ql-block">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没有真爱,就没有伤害。明朝的顾炎武说:风声雷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讲求中庸之道,适可而止和恰到好处。这是中华文明历史传统的主流,更是弘扬历史文化的根本所在。</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抓着春天的尾巴来文昌湖春游,虽然说天不作美,下起了丝丝细雨,然而,却给春游带来了几份特殊的朦胧和意蕴。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山东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皇帝,在夏商周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四百多位皇帝中,没有一位张氏皇帝,之所以说这种历史现象的特殊,是因为人间的传说,玉皇大帝姓张,天使也姓张,中国的大道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物极必反,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张勋复辟为什么失败的道理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辟就是大逆不道了。</p><p class="ql-block"> 人到六十,阅尽人间春色,上知天意,下晓人意,一切最美的风景,不是自然界的鸟语花香,而是人类思想的五彩缤纷。文昌湖的景色很美,美在颜值和表情,缺少的是底蕴和内涵,视觉的冲击,难免会使人感到初见惊艳,然而,仔细的品味,总是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她还少些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人间不缺少美,美无处不在,我们缺少发现。一个熟视无睹的人,即使遇到一片树林,也看不到一棵树木。在文昌湖景区,我们遇到了一群身着旗袍的中年女性,衬托了四月芳菲的文昌湖。典雅婉约是属于东方女性的气质之美的,美,在绚丽多彩的花海,美,在蜿蜒盘旋的栈道,美,在微风拂面的湖边,美,在烟雨集云的楼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雨朦胧,花海似锦,湖风波动,心潮难收。人生注定就是一次孤单的旅行,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群中,唯有家族一脉相承。传统的家族意识,已经随着时代的磨砺,逐步的淡漠了,公民意识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认知。亚里士多德说,德行不是有了才干,而是干了傻事,坚守公德的同时,人更需要具备一点私德。</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张店马尚的一个小伙子,在抖音中口无遮拦的贬低博山,结果遭到众遣,甚至是暴殴。社会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大染缸,更是一个大熔炉,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揭露,不断融合,不断的排斥。嫉妒,有时会变成奋起直追的动力,有时会变成自我毁灭的快刀。你是一棵树,我是一棵树,我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把斧子;你是一棵草,我也是一棵草,我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根火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左中右,就会有是非,历史上许多的文人墨客,无不都喜欢独处,我们的博山的盛衰成败,就是我们人生经历的缩影和写照。记得十几年前有这么一句网络语言:曾经有过的辉煌,现在则变得茫然,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p> <p class="ql-block">最美芳菲四月天,历尽沧桑亦释然;仰止高山何处觅?定是人海一孤帆。春游之游,美在心情!对我来说,游之乐在乐之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春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