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三月寻春记(7)一一阳春三月拜访金山

王宁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罢瘦西湖,休息二天后,便去参观金山寺。金山寺景区是镇江最著名的景区,我们每年都要去那儿参观游览一、两次,每次都会有一、两个惊喜。不过前二年我们的游览重点是去景区北部的白娘子公园赏荷,這次我们将游览重点放在金山寺、中冷泉和文宗阁,而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景区里还有个菩提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這里便是金山景区的大門。进入大门,走在一林荫道上,便可遠遠的望见金山寺建筑群,特别是那座宝塔。在大道另一侧有个荷花池,但现在看到的只是点点残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准备先去游览塔影湖周边的景点。這需先过那座古香古色的廊桥:金泉桥。</p> <p class="ql-block">  过了桥,是个大花园,园侧有一佛教文化长廊。里面介绍了许多佛教文化知识,读后受益不浅!</p> <p class="ql-block">  再前行不久,便來到了塔影湖畔的云根岛。岛上有几块奇石,还有埋葬東晋文学家、訓诂学家郭璞一些遗物的遗址,即郭璞墓。</p> <p class="ql-block">  在云根島上既可望见金山古寺,又可望见芙蓉楼。中冷泉就在楼后,沿着湖边的栈道,可到达那里。</p> <p class="ql-block">  棧道尽头处首先看到是王仁堪记念館。王是光绪年间的状元,后任镇江知府。那时正是清代面临崩溃的年代,但他还是做了许多关注民生的实事、好事。他离镇去世后,镇江人仍很怀念他,並立祠纪念。這个纪念馆内还有个党员实踐教育点,意味很深长。</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便來到了芙蓉楼 。她原于东晋时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唐代犹存,但后被毁。近年来为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于是在1992年就将这座历史名楼移址到塔影湖畔重建。並在其周边增建了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等,並用曲折回廓将它们相连,构成了一个独特美丽的建筑群。特别是每当天气晴朗,浩月当空,站在掬月亭里便见石塔和明月,倒映水中相映成趣的美景。此景此情与杭州的三潭印月又何其相似,故有人称其为金山又一胜景:“三塔印月”,不过想要看到此景,还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故芙蓉楼名扬天下,蜚声古今。</p> <p class="ql-block">  中泠泉就在芙蓉楼前,她又名“天下第一泉”,原在扬子江心,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唐代名士刘伯刍则将她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盈杯不溢出。南宋名将文天祥畅饮后,豪情奔放,並赋诗一首:“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诗,闲品茶经拜祠仙。”可惜现在泉水已遠不如前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过中泠泉后我们又沿着湖边棧道回到云根島,再去南边的百花洲游览。這是个新建的园林,十分幽静。</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园内转悠时,突然发现太阳周边出现了日冕(?)。于是赶快用手机随手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來到了金山文化广场,她建于08年,是金山寺举行法事活动及佛教集会的重要场所。里面有三福桥,撞钟架,宝相花地刻,转经轮,照壁,阿育王柱等佛教文化设施。</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阿育王柱。看到她,便会想起宁波的阿育王寺和那位传说中将佛教推向世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古印度孔雀王朝最能干的国王:阿育王。</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金山寺的大门前。</p><p class="ql-block">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她规模宏大,在清代与普陀、文殊、大明诸寺並称为我国四大名寺,可见她的辉煌。她原名泽心寺,南朝时始称金山寺。清康熙则又赐名为"江天禅寺”。</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寺庙布局,大多是在中轴线上前后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室和藏经楼等。而金山寺的建筑则具有独特的风格,寺庙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椽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一种“寺裹山”的奇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  金山寺的山門也有很特殊:是朝西开的,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朝南开的。当然也有例外,如隆昌寺,国清寺等,但這种“例外”都有特殊的原因。金山寺的山门向西,也有原因,大概是与历史水文地理有关。因金山原为江中的一小岛,山门向西后,站在門前就可看到大江东去、群山西來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是天王殿,其后便是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镇江來此参观时,大殿还未建,這里还是个大平台。据说电影“天仙配”七个仙女偷观凡景的场境就在此拍摄的。现在看到的這雄伟宝殿是1989年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大殿两侧和后面依次是方丈室、夕照阁,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法海洞,慈寿塔等名胜古迹,且每个古迹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可惜那几天由于正在维修等原因,都没有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便由楞伽台循级北登,直接来到金山的顶峰留云亭。亭内有康熙帝御笔“江天一览”石碑,故此亭亦称“江天一览亭”。留云亭西北,有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七峰亭,在此亭之北的金鳌山下有一个古仙人洞,这是道教的遗迹。但因正在维修,這次没能去参观。</p><p class="ql-block"> 在留云亭里,极目远眺,四周景色,尽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慈寿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她玲珑、秀丽、挺拔,是金山寺的标志。此塔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但屡屡毁建,直到清光绪年间,为祝慈禧六十寿辰,才建成此塔,並取名慈寿塔。 此塔八面七级,高达三十多米。若游人登塔凭栏眺望,则江天市廛,尽收眼底。可惜那天因维修闭塔,我们只能站在塔外仰望观赏。</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近距离参观过慈寿塔后,原想直接下山去金山湖边游览,但不巧山路被封,因为山下御码头、白龙洞一线大面积封闭维修,于是我们就从原路下山。出山门右转,拜祭过观音菩萨后,便沿着金山湖边的棧道一路向前。虽然没能看到白龍洞等景点,但沿途的风景是十分优美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御码头牌坊、玉带桥、紫竹林等景点,就來到了文宗阁。文宗阁原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收藏《四庫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两部巨著而闻名于世,与杭州文澜阁,宁波天一阁等齐名,是清代著名的官办藏书楼之一。但原阁于1853年毁于战火,直到2011年才复建完工,並对外开放。在楼外还立牌介绍了该楼的详细情况,可以一读。</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文宗阁后,无意间來到了我们以前从未来过的地方:菩提植物园。园内不但种植了许多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还种植了从日本、加拿大、荷兰、美国等处移植过來的代表树木。而且还有许多充满禅意的雕塑,让人更觉清静心安。</p> <p class="ql-block">  這座雕塑是描写苏东坡和佛印住持两位知心好友交峰对智的场景。苏东坡虽是个大文豪,但和佛印对智常落下风,甚至输掉了一条玉带。這条玉带已成为寺内一宝被珍藏着。</p> <p class="ql-block">  园内的牡丹和芍药也盛开了,這让我们惊喜不已。</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菩提植物园后,我们就结束了這次行程。虽然有些景点未能参观到,但却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参观到的景点,所以感到很高兴。过段时间再來吧,我们心中的游览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