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5日晚八点,在河南省周口市文化艺术中心演播厅,由周口民族管弦乐团和乐团旗下的周口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共同打造的一场华美的音乐盛典――<聆听《陈风》千古寻梦――2021年大型民族交响音画《诗经.陈风》专题音乐会>在这里倾情上演!</p> <p class="ql-block">演播厅外,蒙蒙的细雨滋润着周口大地;演播厅里,《诗经·陈风》这曼妙的旋律也同样滋润着观众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采自周朝所封15个诸侯国的民歌,其中的“陈风”10首,是陈国的民歌,陈国也即现在的周口淮阳。</p><p class="ql-block">大型民族交响音画《诗经·陈风》,是一部融音乐、舞美、演唱、讲述为一体的音乐史诗。由文化学者、商务出版社《诗经·陈风评析》作者王少青为学术顾问,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周口民族管弦乐团艺术顾问吴博艺先生作曲,著名音乐人、周口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刘胜利老师指挥的原创作品。该作品于2014年投入创作,2016年入选省委宣传部“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音乐类项目。自首演以来,受到专家和各界人士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序曲――《太昊庙会》</p><p class="ql-block">作品开始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太昊陵盛大热闹的场面。让我们在著名朗诵家孙满堂老师的讲述和优美的音乐声中,一起聆听民俗故事、情歌俚曲,领略古陈国淮阳的风土人情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乐章――东门三首</p><p class="ql-block">东门,是春秋时期陈城一个标志性建筑。三首诗歌就是三个爱情故事,分别描述在白榆树林里情人赠送爱情的信物、在护城河沤蔴劳作过程中,用歌声互诉衷肠的对歌场面,以及白杨树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焦急的等待心上人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乐章――墓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痛斥了祸国殃民、篡权夺位的国贼,道出了布衣百姓在战乱中渴望和平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第三乐章――衡门</p><p class="ql-block">劝诫人们勿贪图物欲,要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追求淡泊雅致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四乐章――宛丘</p><p class="ql-block">古代舞蹈与劳动生产关系密切,在获得劳动成果时,情不自禁地随手拿起鸟羽,敲击兽骨跳起舞来,这就是原始的乐器和道具。在音乐声中呈现出青年男女在歌舞中向往和寻找美好爱情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第五乐章――月出</p><p class="ql-block">皎洁的月光下,朦胧的月色中,美丽的姑娘如花儿轻轻绽放。</p><p class="ql-block">“月出皎兮,佼人僚兮。</p><p class="ql-block">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月下相思的爱情诗,表现了男子思念心上人而又见不到的惆怅情怀。</p> <p class="ql-block">第六乐章――株林</p><p class="ql-block">今天演出的《诗经·株林》是以学者王少青先生的评析为依据创作的。特别是《株林》,汉以来两千年间无数解诗家观点一致,都说是“陈灵公骑马疾驰,是去会情人夏姬”。王少青先生遵循文学的创作规律去分析研究,认为株林是一处景色宜人的歌舞场所,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有情怀的国君。</p> <p class="ql-block">尾声――《泽陂》</p><p class="ql-block">看见堤岸边的蒲草与荷花,激起女子心中的思念但又无法实现,情到深处潸然泪下。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爱意而不达,把满腔愁绪转而为歌,遂唱出此篇。</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音乐会渐渐落下帷幕。观众用意犹未尽和恋恋不舍的神情告诉我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句话形容这部作品再合适不过。由周口人自己创作、谱曲、指挥、演奏、合唱的大型民族交响音画《诗经·陈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立足于本土文化,用</span>民族音乐强大的表现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传</span>承和弘扬了中国古典文化,对周口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周口形象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团愿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齐心协力,为早日把《诗经·陈风》打造成周口市的金牌、名片和精品工程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