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翻开历史画卷,邈莽的母瑞山,见证了琼崖纵队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伟大传奇,真实记录了"琼崖工农群众领袖’‘如铜似铁的革命家’,琼崖革命第一人”王文明的辉煌战斗历程。</p><p class="ql-block"> 1894年生于琼海市阳江镇的王文明,早在五四运动时,就成为琼崖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琼崖早期共产党人,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p><p class="ql-block"> 他就像茫茫夜空中一粒火种,很快点燃了孤岛工农武装革命的熊熊烈焰。</p><p class="ql-block">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2日,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反革命大屠杀,2000多革命志士遭逮逋,500多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王文明当机立断,带领地委机关工作人员撤到乐会县第四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组织武装力量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9月23日,为响应党中央“八七会议”的号召,配合湘、鄂、粤、赣四省的秋收起义,王文明奉命率领定安、琼山、万宁、乐会四路讨逆革命军,在嘉积镇外围敌军据点椰子寨,打响了琼崖总暴动的第一枪,公开竖起武装斗争的革命红旗,这面红旗,经年历月,在琼岛的山岗上,椰林丛,槟榔寨,高高飘扬,暴风刮不到,烈火烧不倒,寒雨冻不倒,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不倒,全琼建立了10个县(市)委,55个区委,400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17000人。各种群众团体普遍建立,琼崖革命形势出现了新的高潮,基本形成长约百里的琼崖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正当琼崖红军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土地革命深入进行的时候,很快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1928年3月国民党第十一军第十师蔡廷锴部及谭启秀独立团奉命“围剿”琼崖苏区,根据地军民被迫迎来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然而,由于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惨绝人寰的反复“围剿”,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严重受挫。王文明率领红军130多人和琼崖苏维埃直属机关共600余人,向定安县母瑞山转移,开辟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农村斗争。</p><p class="ql-block"> 进入母瑞山后,面对异常艰苦的生存环境,王文明坚持以身作则,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共宿草毯泥毡营盘,分吃一个饭团,共进野菜、野果餐,干部战士对此十分感动。王文明经常鼓励大家说:“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什么困难都会得到解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在王文明带领下,指战员一齐动手开荒生产,建立了3个农场,进行生产自救,供应情况逐渐好转。1929年5月,在王文明的指导下,母瑞山大山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并进行了土地革命。此后,红军和琼崖苏维埃各机关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军械厂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就这样建立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1930年1月17日,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王文明终因积劳成疾,竟溘然长逝,年仅36岁。</p><p class="ql-block"> 壮志未酬身先死,36个春秋岁月,正值风华正茂,他用短暂的生命书写了无憾的人生乐章,共产党人的生命长度远不能用年轮来衡量!</p><p class="ql-block"> 临终前,他预感自己来日无多,果断选择冯白驹作为琼崖纵队接班人,连续多日,在病塌前与纵队各级干部恳谈,希望大家听命冯白驹指挥,团结一致去夺取最后胜利。</p> <p class="ql-block">琼崖纵队在第二任旗手冯白驹领导下,奋战孤岛二十载,直到配合十万雄师一举粉碎‘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将五星红旗插上五指山,写下了“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史诗。(也许有人不解,伯陵防线固若金汤,为何解放军一击便溃?若干年后,有台湾老兵揭秘道出实情:当李宗仁飞抵海南岛后,引起生性多疑蒋介石愤怒,随即命薛岳撒退,将李宗仁交解放军处理好啦!党争内耗葬送了蒋家王朝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面红旗,是以2万多官兵血染疆场,30多万革命志士和人民付出宝贵性命换来的,看到这飘扬着的旗帜,琼崖民公的眼睛就亮了,前路就清了,心头就热了,胆量就大了,也就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这对中国革命有莫大的贡献啊!这是海南共产党人的骄傲,也是三百万海南人民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历史,往往伴随着遗憾。在琼崖革命史上,王文明无疑功勋卓著,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领袖,居然忠骨难觅、照片不存。但他永远活在家乡父老的心中,活在光辉灿烂的琼崖革命史中。</p> <p class="ql-block">正是:青山处处埋忠骨,琼崖谁人不识君。</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感动的是王文明参加革命后,全家共牺牲了7位烈士,他们的名字是:妻子邢慧学,长子王健,大哥王文源,侄子王荣、王华,侄媳妇陈春梅、吴胜玉。</p><p class="ql-block"> 海南省委第一任书记许士杰,1989年揭拜王文明纪念馆时,深情题诗:</p><p class="ql-block">琼崖创业舞红缨,</p><p class="ql-block">母瑞山中斩荆棘。</p><p class="ql-block">化雨春风滋椰树,</p><p class="ql-block">一门忠烈王文明。</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位永垂不朽的先驱者,当地政府在王文明生前读书的嘉积中学修建了“文明园”,为他建了座衣冠冢,供后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p><p class="ql-block">作者:陶一</p><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p><p class="ql-block">枝头长了新芽</p><p class="ql-block">我穿行于红色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小莫期科郊外的晚上</p><p class="ql-block">大地沉浸在万泉河的歌声里</p><p class="ql-block">土地岭上的列宁学校</p><p class="ql-block">正在上演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p><p class="ql-block">足履尖鞋 手持钢枪</p><p class="ql-block">金刚怒目 英雄巾帼</p><p class="ql-block">奔流入海的九曲江哟</p><p class="ql-block">荡尽了万恶的冤仇</p><p class="ql-block">抚平了冲霄的怒火</p><p class="ql-block">看啊 对岸的田野上</p><p class="ql-block">姩婶的脸庞烙印着</p><p class="ql-block">自由而沧桑的岁月</p><p class="ql-block">(琼崖高级列宁学校旧址位于琼海市阳江镇红色村委会土地岭村,有"小莫斯科"之称。被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称为“世界革命的典范”红色娘子军即诞生于此,后被搬上银幕和芭蕾舞台,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巾帼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