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学区义和庄小学 思政课堂 “学党史,讲党史”第九期开国大典

放手就是爱

<p class="ql-block">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好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1949年开国大典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你知道吗?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悬挂的那幅毛主席画像,直到9月30日的深夜,主笔的周令钊仍然在天安门城楼上修改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span></p> <p class="ql-block">9月30日晚上,周令钊和夫人陈若菊终于完成了绘制工作。这时,被任命为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的聂荣臻,发现了问题。他说明天是开国大典,毛主席这个风纪扣还是扣着的好。</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清晨,当新中国的第一缕晨曦照亮天安门城楼的时侯,周令钊终于完成了他的工作。他再次仔细地看了一眼画像,整幅画像足有6.4米高,宽5米,高悬于天安门城楼之上,这个高瞻远瞩的伟人脸部稍侧,微带笑容,目光仰视,正注视着古老国度的新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国大典选择在下午15时举行,除了因为10月1日下午要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备国民党军空袭。国民党的轰炸机是美制B-24轰炸机。这种飞机时速488公里,最大航程为3380公里。如果开国大典选择在上午进行,B-24轰炸机可以在3个小时左右抵达北京,如果下午起飞,轰炸任务虽然还可以执行,但夜航能力相当差的B-24就很难飞回去了。为了预防国民党空袭,当时决定,有四架参阅飞机需要带弹飞行,这在世界阅兵史上都极为少有,这对参加阅兵的飞行员来说,面临着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考验。</span></p> <p class="ql-block">时间定格在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15时。30万人齐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雷鸣般的掌声长鸣不绝30万群众欢腾不止。人们翘首展望,共同期待着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整个世界都在聆听着来自东方的庄严宣告。主席走到麦克风前,庄严地向世界,向全国各地的华夏儿女,宣告了一个东方古国的崭新东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