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

美友62496427

<p class="ql-block">  近期公司部党支部组织学习了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形成、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等内容。井冈山精神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是全国人民珍视的精神瑰宝,是一笔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距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p><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他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 九十余载岁月,弹指一挥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的9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艰辛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展厅,矗立着一尊醒目的雕塑:一团耀眼的火焰,定格在八角楼的老式油灯上;油灯底座刻着的八个遒劲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1930年1月,率部挺进赣南闽西的毛泽东同志,围绕着理论、实情、主观、客观、现象、实质、矛盾等关键词,在福建上杭古田赖坊村挥笔写下6000余字的宏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p class="ql-block"> “这篇长文基于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阐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龚剑飞说。</p><p class="ql-block"> 道路决定命运。究竟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主张、有政策、有办法”的完全不同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革命新路。</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人自主开辟的完全不同于对十月革命苏俄经验进行机械模仿的革命新路。</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出发,向西北车行约27公里,便到了茅坪乡神山村。全村54户231人中,曾有贫困户21户61人。</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个小山村,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p><p class="ql-block">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我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具有深远意义的节点。井冈山2019年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至0.055%。</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作为典型传统农业山区的井冈山,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竹木精深加工和陶瓷创意等现代产业日渐成型。</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八大以来,像井冈山这样的可喜变化,如星火燎原,在神州大地处处发生,以一个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量变,催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实现的质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开辟新境界,14亿中国人民,正坚定不移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红军战士曾经下榻的破旧病床、竹片制作的简易镊子、反复使用直至报废的绷带,铭刻着革命先烈们所经历过的艰难困苦和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耳边响起的这首歌既是对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反映,又是对其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持续军事进攻和残酷经济封锁,红军“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为解决食盐缺乏的困难,广大军民把房屋老墙上的土取下来熬硝盐;为安定群众生活,根据地军民白手起家,先后创办起修械厂、军械厂、红军棉被厂、印刷厂……</p><p class="ql-block">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p><p class="ql-block">  “回头仰望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辈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从他们身上深刻感悟到奋斗与牺牲的含义,幸存与倒下的身躯都共同标注平凡与伟大的坐标,体现出为民初心和为国家的使命担当。”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党建教研中心主任赖宏说。</p><p class="ql-block">  革命精神代代传承。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不断探索,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八角楼慎德书屋内,和龚全珍等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围坐在炭火旁亲切交谈。谈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提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就是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就是要回应人民的期待,满足人民的需求——抓发展,抓的是户籍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党建,切入口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脱贫,强调的是脱贫成效必须获得群众认可……</p><p class="ql-block">  “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标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陈立新说,“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具体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智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创造性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温暖人心。</p><p class="ql-block">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也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过去几年,无论是每年脱贫人口超千万、市场主体雨后春笋般涌现,还是新增相当于英国人口的就业数量、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一直被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p><p class="ql-block"> 人民立场昭示辉煌未来。踏着铿锵的脚步,始终坚持“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继续奋斗。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航下,中国巨轮劈波斩浪,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胜利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