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建党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有多少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活动主持人:王军</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2日,北京拔萃双语学校总务处百名职工齐聚一堂,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英烈事迹宣讲》主题教育活动,再一次重温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一起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p> 宣讲人:赵敏 刘胡兰 <p class="ql-block">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p><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斩钉截铁地说出“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壮志豪言,残忍的敌人用铡刀将她杀害。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p> 宣讲人:赵海滨 赵登禹 <p class="ql-block"> 1914年春,刚满16岁的赵登禹离开家乡,踏上了千里投军的征途。经历千辛万苦,从副兵到连长,从旅长到师长,在刀山血海中英勇作战,屡建奇功。</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岁。</p> 宣讲人:席文生 董存瑞 <p class="ql-block"> 董存瑞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在连队发起冲锋之时,有一个暗堡始终未能爆破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p> 宣讲人:冯媛媛 江竹筠 <p class="ql-block">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43年年底,为了掩护和协助同为地下工作者的彭咏梧,与其假扮夫妻,共同生活,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摧残任然坚贞不屈地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 </p> 宣讲人:范书昌 张思德 <p class="ql-block"> 张思德出生于1915年4月19日,四川仪陇人。1937年10月加入了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p><p class="ql-block"> 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p> 宣讲人:王永林 江上青 <p class="ql-block"> 江上青(1911—1939),江苏扬州人,1911年4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人。1929年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上海“艺大”地下党支部书记,从事地下学运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江上青与一批热血青年先后创办了《新世纪周刊》、《写作与阅读》、《抗敌周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理,宣传抗日救亡、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传播革命和抗日的火种。</p><p class="ql-block"> 1937年,在全国性抗战爆发的形势下,江上青等人组织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从江都出发,溯江而上,广泛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江上青为特委委员,建立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推动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1939年7月29日,遭地主反动武装伏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p> <p class="ql-block"> 回顾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为了名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p><p class="ql-block">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永远跟党走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今天,百名总务职工聚集宣讲,既是为了珍视历史,更是为了继承传统,鼓舞斗志。铿锵呐喊,言犹在耳,鼓舞着我们学习和传承革命先烈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的自觉行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