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杭州生活28年。</p><p class="ql-block">唉唉,这么想的此刻,自己吓了一跳。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旅程,那么走到现在,一半多是在杭州走过的喽。所以杭州于我,是真正的第二故乡,甚至比故乡的生活史都长数倍了~~怎能不爱她。</p><p class="ql-block">要说登山,历史也不短了吧?嗯,总有二十来年了。那时我大病初愈,老董为了让我强健身体,偶尔带我去法华寺爬山,但法华寺较陡,又都是台阶,总是嫌累不想去。</p><p class="ql-block">爬山成为一种比较固定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杉初中时候。最常走的是午潮山。虽然那里是公墓,但停车方便,风景好,有小溪潺潺,有四时野花野果和野菜,有山里人家,山路可平可陡,参差有韵致,带两只大桶,还能打山水回来。总之游山的节奏我喜欢。</p><p class="ql-block">杉上高中,每周末她放假回家,要陪伴她,给她做饭,只能送她回学校之后偶尔拐去龙坞爬一会儿山。</p><p class="ql-block">杉上大学,我俩才真正恢复爬山。</p><p class="ql-block">从去年九十月份开始,我把王老大和老孙拉来加入我们,让这俩不爱运动的老哥老姐爱上爬山。</p> <p class="ql-block">四个人每到周末,就基本乘坐公交,带上美食小酒,在西湖群山转悠。中午时分,两个男人山间小酌,两个女人聊家长里短、工作琐事,傍晚时分才游荡下山,找地方大快朵颐。回家常常是满天星斗,甚至公交收线。</p> <p class="ql-block">因老孙周末补课,我老董王老大爬娘娘山,问路时偶遇一人爬山的老毛,结伴同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毛和玉娟是登山达人,在浙大哥拉我登山队历练多年,登山速度快,路程长,和我们这种游山路数完全不同。这次偶遇之后,他俩也偶尔从哥拉我叛逃,加入我们。这样,我和老董,加上我最好的朋友,三家人,在成为空巢中老年之后齐聚山林,何其乐哉!</p> <p class="ql-block">然而然而,一月份我的左膝出现症状,下蹲疼痛,MRI示少量积液。医生说是髌骨关节炎,告诫我这个年龄不能爬山了,还用可怕的后果吓唬我。</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在经历了半生劳碌之后,终得以找到最佳生命状态:爱人知己相伴,寄情自然,放怀山水。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渐入佳境之时,却兜头一盆冷水,打击可谓大矣。</span></p><p class="ql-block">老董让我别信医生的话,让我按他的方法康复训练。因为对医学的敬畏,我没法相信他的话。</p><p class="ql-block">看着他每周出去和我的朋友们爬山,看着他们在群里分享美图,好嫉妒,深深地感觉被遗弃了。</p><p class="ql-block">唉唉,心胸狭窄了吧?假如是旁观别人这样,我一定会这么说。然而现在回看,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句话所表达的: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也可以说,没有那样的经历,就没有那样的感受。所以我懂得了,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的痛苦不幸他的喜怒哀乐都有因缘,理解别人和接纳自己,同样重要。</p> <p class="ql-block">无论老公还是朋友,并没有放弃我,他们设计合适我的路线,还是要把我带上。只是自己,不想拖累他们,主要也是自己不相信还能恢复爬山。那种自外于团体的异类感,深深的绝望感,使我在上上周末六人富阳聚会时不能自抑。不过朋友们关心和原谅神经病发作一样的我,嗯,当然也是真实的我,三个月来个人生活的各种不顺郁积得到缓解,让我有机会清理精神垃圾,重新思考人生意义,思考自己对待他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否则我想可能就要掉进抑郁症的深渊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富阳之行,大家陪我慢慢向上走,竟然走了7000来步顺利到达九仰坪,时隔三个多月再一次以俯瞰视角看见下面的世界,终于战胜恐惧,超越自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来以后,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虽然原谅自己,但并没有执迷不悟。狭隘、我执、恶语、死相,都是毛病,需要修身修口修心,这是后半生要做的,也是为家庭和孩子积福报的事。</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爬山?因为山在那里,只有走向它,才能理解它的意义。为什么爱他人?因为他人就在那里,走向他们,才能发现自己。</p> <p class="ql-block">思想通了,付诸行动。因为上次登山没什么不良反应,这一周来积极和老董一起练习增强肌肉力量的动作。昨天和老董王老大老孙一起游山,老毛玉娟因事未能参加。</p><p class="ql-block">把之前买来就闲置的登山鞋穿上,戴上护膝,拄起双杖,从小牙坞上山,游荡七个来小时,梅家坞下山,吃完饭聊天到将近九点,错过回城103,打车无人接单。倒坐103至梵村,换308至水澄桥,地铁四号线转五号线,毛毛细雨,到家11点。</p><p class="ql-block">23000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