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尔基曾说:“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p><p class="ql-block"> 迎着蒙蒙细雨,在这水墨飘香的校园,数学一组在张秀组长的带领下迎来了本次读书汇报。</p> <p class="ql-block">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回想起来发现问题很多,比如:学生基础好坏不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甚至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等等,作为教师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师教得这么累,学生学得这么苦,为什么效果却不尽人意呢?经过几番思考,我从中得出:我们在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因此张秀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如果暂时无法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吧,2021年,我们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在生本教育的路上应不断探索。下面是黄楠楠老师为我们分享的《让生本理念在小学数学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安全的学习环境是深度学习的前提,要让学习真实的发生,就要让课堂处于一种安全、润泽的氛围之中。葛俊俊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是《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 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人的精神成长不是一本书就能完成的,精神成长是“共鸣效应”,需要找到与书的切合点,而这只有儿童自己阅读才能做到。欧阳艳红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是《儿童阅读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徐圆圆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分享,课堂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树立“课是为学生上的”基本思想理念,要明白我们的课堂“到底是教知识还是教学生”,还要不断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哲学式追问”。我们深知,教学有多种方式,每一种都值得去尝试,其中有种方法叫还原,课堂上展现师生智慧,要克服浅薄,拒绝简单,无论上什么课都要上出这门课的味道。对于数学,更要从问题出发,从生活经验出发,带着疑问去探索未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起的作用是“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向处指向”。</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丁芹芹老师为我们分享的《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拿起书籍,爱上阅读,然后才能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进而培养出热爱阅读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写作。教育写作能引领教师进入以“写作”为核心的良性循环:实践探索--反思研究--专业发展--实践改进--理论创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郑颖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p> <p class="ql-block"> 最后,郑颖老师做了本次读书汇报的总结:好书,能使我们畅游瑰丽多彩的海洋;好书,能使我们明辨是非,指出生活方向;好书,能使我们悟出教育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积极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体会他们遇到的学习困难,才能去解决这些困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