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燥 石 山 </span></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七琴镇燥石村,距离县城40余公里,坐落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3日,我们一行两部小车早上7:30从南昌出发,由于路途不熟,上午接近11:00到达燥石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上山的路比较险,一般的小轿车很难开上去,我们选择徒步登山。</span></p><p class="ql-block"> 从小广场边的“石垄”指示路标,穿过燥石村慢慢上行,我们得以近距离认识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高山原生态古村。据说,这座村落由吉水辗转迁来的李姓族人而建,他们在此盘谷而居,已繁衍了四百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燥石山与一山之隔的新干黎山同属于玉华山的支脉,其怪石盘踞的山体地貌是由远古世纪的冰川造山运动以及地壳抬升后的自然风化作用行成。</p><p class="ql-block"> 这是燥石村的四世纪冰川遗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燥石村独特的村落布局形式,整个村庄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散落在高低不平的群山之间。依托天赐奇石,村民们就地取材,围牛栏、架小桥、铺巷道、垒田埂、搭院墙,无一不是采用山上的石头。就连房屋也是以石头为基础,辅以土砖或条石为墙体,房屋不设窗户,只在大梁挑檐处留气窗与各卧室相通,虽然光线昏暗,却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燥石山以石出众,这里的石皆隐映在浓郁之间。山沟内的巨石在林间绵延数里,颇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山腰中绿色坡面夹着条条石垄沟壑,无数块状岩石向下倾泻。石垄是由于亿万年前小火山喷口积水,熔岩奔流凝结而行成的“巨石川”。一块块巨石,自上而下沿着一条固体河流犹如波涛滚下。或龟、或狮、或刀……神态各异。</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石垄沟壑,抬头往上看,可见上方还有一个石垄沟壑。</p> <p class="ql-block"> 老年人不敢攀爬怪石,只能在较平坦的巨石上作乐。</p> <p class="ql-block"> 羡慕那些能乘车到达山顶的人们。网图</p> <p class="ql-block"> 燥石山杜鹃占地面积4000多亩,其中以海拔1082米的才地岩山最为集中,达2000多亩。燥石杜鹃花属于野生高山杜鹃,植株多为1米左右,它们与岩石为伴,有的长在石峰间,有的开在悬崖上,蔚为壮观。才地岩山属于火山遗迹,有断地山构造与峰崖地貌景观,其中单体花岗岩大面积蜿蜒行成祥龙形状,当地人称为石垄。</p><p class="ql-block"> 每年4月20日至5月10日为杜鹃花盛开期,花的艳美与岩石的刚硬行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四方游客来此赏花观景。 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 凌顶瞭望,雄阔万丈,群山莽莽,起伏连绵,气象万千。 </p><p class="ql-block"> 风,是燥石山、玉华山一带的特产。国家电网江西新能源择此架设风车,风力发电。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樟 树 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古樟树林,古樟总数树2907棵,其中国家一级古树288棵,二级古树1056棵。牛田古樟树林以其面积之广,古樟之多,树龄之长,在全国实为罕见。2016年,成功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被认定为“规模最大的古樟林一一中国第一古樟树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其实这片樟树林是流坑村董氏一族的风水林,它沿着乌江绵延5公里与有着“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相依相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走近这片古樟树林,樟树特有的芳香扑鼻而来,这里不收门票,游人可以随意在林中漫步,享受樟树林带来好心情。</span></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宋代的流坑村已经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透出董氏家族文化的大村落,耕读传家,历朝不变,登科入仕人才倍出。</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元代,流坑经历了近百年的动荡和劫难,流坑村也成为一片丘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明代,流坑董氏复开登科之例,精英辈出。流坑董氏二十二世南京刑部郎中董燧,为重振流坑昔日雄风,亲自主持设计了一座规划完整的新流坑。</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董燧是一位哲学家,有理政治世之才,他本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吸收了堪舆大师杨筠松的风水文化,注重天与万物、与人的生理状态的合一,把家园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放在整个生态大系统中考虑,整个流坑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span></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董燧带领族人不仅在村边的东北处种植了一片樟树林,在乌江江水经常冲刷的沿岸还种植了绵延十里的古樟树群,形成大片绿化带,对流坑村起到有效的生态保护。</span></h1> <p class="ql-block"> 古树蕴风水,名木有灵魂。樟树为高大的乔木,它的根系非常发达,樟树如果长到30米高的时候,它的根系至少应该往下扎15米以上。樟树根系的重量与上面树干的重量几乎相等,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根系,把土壤牢牢抓住。当樟树成片或成林的时候,就能把一大片的河岸都保护住。乌江河岸边的樟树林,仿佛是一道厚厚的墙壁守护着河流两岸的田地。</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静下心来仔细观瞧,所有的樟树都尽情地伸展着,遒劲的如男人的臂,柔美的如女人的腰。时值盛春,樟树上嫩叶、新绿,郁郁葱葱,油光发亮。仰首望去,视线很随意便能缠绕住一段百年、千年的历史。阳光透过密匝层叠的细叶,迷朦地透射下来,婆娑树影顿时斑驳得如同那飘渺的云烟,在光影间忽隐忽现。树梢间鸟儿在嬉戏,时而发出欢快的鸣叫。地上枯黄的落叶渗入泥土,为樟树林的繁茂奉献着自己。沁人心脾的负氧离子,瞬间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心灵归于平静。这里生机盎然,带着几分原始、质朴和野性,来一次就忘不了。</span></h1> <p class="ql-block"> 夏爷爷导演、摄影、编辑的《十送红军》情景剧小视屏,记录了我们此行的欢乐,“演员们”都很配合,激情演绎。棒!棒!棒!</p><p class="ql-block"> 老伴们聚在一起就是开心😁</p>